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赋得秋日悬清光》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诗词名句 2025-04-18 19:18: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赋得秋日悬清光  王维 〔唐代〕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译文  天空寥廓环境清凉幽静,秋天的太阳特别......

  赋得秋日悬清光

  王维 〔唐代〕

  寥廓凉天静,晶明白日秋。圆光含万象,碎影入闲流。

  迥与青冥合,遥同江甸浮。昼阴殊众木,斜影下危楼。

  宋玉登高怨,张衡望远愁。馀辉如可托,云路岂悠悠。

  译文

  天空寥廓环境清凉幽静,秋天的太阳特别明亮。

  太阳光包罗万象,光影倒映在安静的河中。

  秋光原阔与青天相合,远远望去同江湖同沉浮。

  白昼里阴气远离众树木,夕阳的斜影投向高楼。

  宋玉登高埋怨秋气,张衡望远产生秋愁。

  太阳余辉如果可寄托,仕宦之云路怎会遥远?

  简析

  此诗为命题写景之作。首联上句“寥廓”、“凉天”皆点出物候变化,暗指试题中的“秋”。下句更是明点“白日”、“秋”,直接破题。二联上句正面写日光,下句以水中之倒影暗指日光,且一“碎”字形容出水波摇动,更显动感。三联从远处落笔,更分“青冥”、“江甸”上、下两个层次来写秋光。且“合”字可见上句为静态之描写,下句“浮”字为动态之描写。四联从近处落笔,以“昼阴”、“斜影”衬写日光,“殊”、“斜”二字又写出季节变化,点出诗题之“秋”字。五联用典,渲染一种悲凉的气氛,古人以悲秋为传统,故此联亦有点题之意。然末联突起,一反上联之悲凉情调,代之以对仕宦之向往,表达了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创作背景

  此诗《文苑英华》卷一八一编入“省试”类,是王维应科举考试而作的试律诗。此诗不见于王维别集,载于赵殿成注本外编及《全唐诗》。赵殿成曰:“《诗隽类函》、《唐诗类苑》俱作王维诗,《唐诗品汇》作无名氏诗。”其作年不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5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