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近年来,江苏农产品出口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 但从总体情况看,农产品出口的总量仍然较少, 与邻省山东相比差距还很大。本文阐述了山东省潍坊市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做法和经验。
在此基础上,对如何提升江苏农业国际竞争力,扩大农产品出口提出了对策。 【论文关键词】 江苏 农产品出口 对策 近年来,江苏农产品出口工作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从总体情况看,农产品出口的总量仍然较少。
2007年1~11月份农产品出口值为147,825.4万美元,而邻省山东农产品出口值为823,743万美元,这与江苏农业大省与外向型经济强省的地位很不相称。面对新的形势,如何促进我省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扩大农产品出口,提升我省农业国际竞争力,是需要当前研究的重大课题。
笔者认为山东省潍坊市促进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做法及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一、山东省潍坊市促进农产品出口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1.创新观念,产业链条呈现一体化。山东省潍坊市的农业产业化能够走在全国前列,关键在于其思想观念的不断创新。
潍坊市从规模种植到标准化生产,从龙头带动到现代化加工,从市场建设到国际化出口,已构筑出较为完整的产业化链条,形成了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发展格局。寿光是潍坊的一县级市,“蔬菜之乡”的美誉早已闻名,经过近20年的发展,寿光的蔬菜生产已成规模化和特色化。
全市耕地面积135万亩,仅蔬菜种植面积就达80万亩,年产量达到40亿斤,年产值约38亿元。依靠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中介组织等多元化市场主体带动,寿光蔬菜上接国际国内市场,下连千家万户,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突出特色,农业结构呈现板块化。近10年来,潍坊市各县(区市)坚持结构调整不动摇,各走各的特色路,各打各的优势牌,已开发出一批闻名全国的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农业产业结构向板块经济、规模经济发展。
潍坊农业基本形成了以诸城、安丘、高密为主的禽肉、花生生产区;以安丘、寿光为主的蔬菜生产区;以“三北”地区为主的水产品生产区;以青州、临朐为主的干鲜果品生产区;以潍城、寿光、青州为主的花卉生产区等五大农产品出口基地,全市农副产品出口59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品种达100多个,年出口额达4亿多美元。主业突出,特色鲜明,全市基本实现了“一县一品”目标,创造了“一业富全县”的奇迹。
3.重点扶持,产业龙头呈现集团化。潍坊市把培育壮大龙头企业作为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中之重,采取招商引资、兼并联合、改造转化、引导扶持等多种途径,对市场前景好、发展潜力大、辐射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在资金、土地、信贷、税收等方面给予倾斜支持,促其快速发展。
经过多年滚动发展和规模扩张,一批龙头企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目前纷纷在本行业独占熬头,有的已成为全国知名的企业集团。在总人口仅有105万人的诸城市,每年出口几千万只分割鸡,就是靠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千家万户农民养鸡的。
4.健全体系,农产品质量呈现标准化。潍坊市针对近几年国际贸易中的“绿色壁垒”,以及对农副产品严格的质量卫生要求,建立健全农业质量标准、农业质量监督检测和农业标准化技术推广“三大体系”,把农产品质量安全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
强化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强化绿色食品认定工作,强化市场准入制度建设,将农业标准化纳入了法制化、规范化轨道。现已形成市有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县(市)区有质量检测站,乡镇和重点产地批发市场有速测站的较为完善的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体系。
潍坊市制订了84个农产品地方标准,建立了国家级标准化生产示范区3个,被认定为山东省“无农药残留放心瓜菜(果、肉)基地”。
二、加快发展江苏农产品生产和出口的对策
(1) 江苏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值在20世纪90年代前一直处于全国前列,而如今农业发展的速度、规模、档次与邻省已存在不小的差距。正视国际市场技术壁垒形成的压力,针对农产品生产出口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江苏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利用我省开放型经济和农业生产水平较高的优势,扩大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和出口,并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投入和发展力度,提升农产品质量水平,做大做强龙头企业,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实现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促进我省农业产业升级,构筑现代农业发展高地,认真学习借鉴兄弟省份的先进经验,积极应对,迎头赶上。
重点寻求以下几个方面的突破。 1.结合区域特点,大力发展优势产业。
江苏省不同区域的自然环境和资源条件丰富多样。平原辽阔,水网稠密,湖泊众多,同时还有一定面积的沿海滩涂和丘陵山地。
必须充分认识和利用区域多样性特点,根据国际市场需求,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形成符合地方资源和农业基础特点的特色产业,逐步发展成为带动我省农产品出口的优势产业。具体讲,就是要立足我省的传统优势和资源优势,真正把园艺、特粮制品、畜禽、水海产品等四大出口支柱产业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出口农产品品牌,建设一批农产品出口基地,比如建设淮北、沿海、环湖地区根茎类、葱蒜类、食用菌和莲藕等蔬菜出口基地;建设沿江、沿东陇海线地区草莓、黑莓、苹果、梨、黄桃等优质水果出口基地和银杏、板栗等优质干果及加工原料出口生产基地;建设沿东陇海线地区花生、薯类等旱杂粮及特种经济作物出口生产基地;建设猪肉、禽肉、肠衣、猪鬃、蜂蜜及制品、羽绒羽毛等畜禽产品出口基地;建设沿海地区紫菜、贝类(文蛤)及沿江、里下河、洪泽湖地区大闸蟹、小龙虾等水海产品出口基地。
实现全省农产品出口持续快速增长,推动我省现代农业的发展。 2.推行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质量。
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是当今农产品进入市场的通行证。必须尽快制定我省有关出口农产品生产标准和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卫生技术标准。
要根据现有的国际标准、准则和建议,对照出口目标国或地区对产品的质量要求,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建立我省出口农产品的生产标准,具体包括农产品生产、检测、加工、包装等各个环节的技术规范。必须从源头开始抓农产品质量建设,对出口农产品的种养基地进行考核备案,检验机构要牵头对农兽药生产、经营流通、使用环节等进行专项治理,指导企业科学使用农兽药物,控制出口农产品药物残留。
加大投入,运用电子监管和检务远程视频监控手段,实现从种养殖到生产加工直至产品出口的全过程监管,为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供依据、创造条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提高农产品优质化程度。
加强农产品市场监管,搞好农产品质量检测,逐步实行市场准入制度,努力提高我省农业标准化生产水平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3.加大农业领域招商引资,培育和壮大外向型农业龙头企业。
目前江苏农业龙头企业在数量、规模、科技含量、辐射力和出口带动力上均与山东省存在较大的差距。江苏省应根据区域特色,与出口农产品基地建设相结合,通过适当的政策扶持和组织专业性境外招商活动等,引导和鼓励各种不同类型的资本投向我省出口优势产业。
加快外向型农业综合开发区、海洋经济开发区建设,提高园区专业水平,发挥园区资金集聚、企业孵化和出口带动作用。积极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贸易型农产品出口企业通过合资嫁接改造,向贸工农一体化经营转变,逐步形成一批规模化农产品出口龙头企业,特别是要形成一批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特大型农业龙头企业。
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将江苏农业产业向国际市场和生产领域延伸,实现农产品出口的跨越发展。 4.积极开展各种促销活动,扩大农产品出口市场。
加强不同类型农产品出口目标市场的研究,开展以市场促进、外国新兴市场开发等为主要内容的农产品境外促销活动。积极组织我省农产品出口企业参加国际知名的农博会、展销会、展览会和广交会。
调整优化农产品出口市场结构,在巩固扩大欧盟、美国、日本、韩国等传统市场的同时,大力开拓东盟(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东欧(俄罗斯)、大洋洲(澳大利亚)等新兴市场。 5.强化政府组织协调服务功能,努力改善农产品出口环境。
一是切实加强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省农林厅、海洋渔业局、外经贸厅、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海关等部门交流情况,沟通信息,开展协作,及时研究解决农业外经贸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二是建设一批组织化程度高、国际竞争力较强、运作规范的农产品出口行业协会,积极组织企业参与解决国际贸易争端,应对国外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三是组织对农产品国外权威机构论证的申报工作,创建和提高我省优质农产品的国际品牌。四是完善农产品的出口检验检疫服务,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要加快改善农产品出口检验检疫设施条件,增加出口农产品检测点,改进检验检疫办法,尽可能减少检查批次,降低检测收费标准,减少企业出口成本。
同时检验检疫部门还要及时、全面、准确掌握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动植物检疫法规及变化,建立公共预警机制,指导农业生产。五是制订我省农业主导产业的产品发展规划,做到立足资源,合理布局,建立基地,形成特色,培育知名品牌,提高竞争力。
六是加大对农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对农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的技改项目建设贷款予以贴息,并在土地使用、信贷规模、规费减免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优惠。 参考文献: 赵东荣 李岳云:提升江苏农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对策[J].现代金融,2004
(10) 刘继展 李萍萍:江苏农产品出口的现状与促进对策分析[J].江苏商论,2007
(1) http://www.mofcom.gov.cn http://www.shandongbusiness.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