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古一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可见这种“礼仪文化”深远,那些个前贤先哲们将“知礼”作为个人修身的重大命题,把做一名“君子”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我国传统礼仪称谓各异、形式多样,而其核心价值理念可归为孝、敬、雅三字。
孝行
孝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子女长大成人之后,理应用“孝行”来表达感恩之心。子女对于父母的孝心,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体现了不同的层次。《礼记》说:“父命呼,唯而不诺,手执业则投之,食在口则吐之,走而不趋。”“唯”和“诺”都是应答他人召唤的声音,两者的区别是,前者比较短促,回应的速度比较快,而后者是拉长了腔调的应答,回应的速度也比较慢。很显然,前者的回应比较积极,后者比较怠惰。因此,孝顺的孩子对于父母的召唤,一定是“唯而不诺”。不但如此,如果手上正拿着“业”,就是写着老师传授的学问的木版,一定要先放下;如果正在吃东西,要先把食物吐出来;赶快到父母那里去,也许有急事,怠慢不得。如果内心没有敬意,就不会有这样的表现。
传统文化“孝”
《礼记》又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凡是深深敬爱父母的人,脸上必然会有和气、愉色、婉容,而不会有厌烦之心、恼怒之色。
仅仅做到以上几点,还不是高层次的孝。高层次的孝,不仅要照顾好父母的生活,不让父母无谓地操心,还要为父母增光,不辱没父母的名声。《礼记》说:“善则称亲,过则称己。”有了善行就归功于父母,有了错误则要归咎于自己。
敬尊
《礼记》言:“夫礼者,自卑而尊人。”这里的“自卑”是自我谦卑的意思。“自卑而尊人”,是中国人彼此交往的重要原则,只有所有的人都能做到处处尊重对方,社会才会进入高度和谐的境界,这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平等。
人们所谓的尊敬
这一思想贯穿了古人生活之中的各种行为礼仪。比如,对于人的容貌、神色等方面的要求,古人称之为“礼容”。《礼记·玉藻》中说:“君子之容舒迟,见所尊者齐遬。足容重,手容恭,目容端,口容止,声容静,头容直,气容肃,立容德,色容庄,坐如尸。”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君子居闲的时候,体态舒缓平和。如果要去见自己尊崇的人,立即会整肃仪容,容色谦敬无比。
说到做客,在我国先秦时期的文献中,就有着对带着礼物去见朋友的记载。《仪礼》当中的《士相见礼》中说,士与士初次见面,一定要带着礼物,常见的礼物是雉(野鸡)。原因是,雉一旦被人包围、无法逃脱时,既不会惧怕人的恐吓,也不吃诱饵,而是迅速自杀,所以人很难抓到活的野鸡。用雉作为见面礼,是借此表达彼此要用“守节死义”的精神相互砥砺的意思。在先秦时期的礼仪活动中,礼物常富于道德隐喻,礼物不怕菲薄,礼仪的核心是增进彼此的情谊。
雅言
中国的礼貌用语大多是从经典里面提炼出来的,不仅言简意赅,而且有着跨越时空的永恒魅力。一个有教养的人,在礼仪场合说话,善于使用雅言,不仅得体而且有书卷气。
文明雅言
传统的雅言当中,祝人长寿常用的词语之一是“竹苞松茂”,这个词出自《诗·小雅·斯干》中的“如竹苞矣,如松茂矣”。“苞”是竹根。竹子是连根丛生的植物,一荣俱荣。而松树则能凌寒斗雪,四季常青。后人取此句成“竹苞松茂”一词,比喻人的根基像竹子那样稳固,枝叶像松树那样茂盛。晚辈每每用“竹苞松茂,日月悠长”为长辈祝寿。
古人不仅在面对面的口头交流中处处渗透着“自卑而尊人”的君子气象,在书面交流中也十分注意礼仪规范。比如魏晋时期的书信写法,一般包括称谓语、提称语、思慕语、正文、祝愿语、署名等几个部分。由于收信人年龄、身份的不同,用语会有相应的区别。
比如,《孝经》说:“故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曰严。”所以给父母写信,常把“膝下”一词转化为对父母的提称语。传统书信的落款也大有讲究,一般需要在自己的名字之前注明身份,如儿、学生等。此外,还要根据彼此的关系再缀上“启禀词”,比如对长辈用“叩禀、拜上”,对平辈用“谨启、手书”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