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读书人,大多都有一腔壮志想要实现,当然空有一腔热血却无处挥洒的情况也并不鲜见。就像杜甫一生都想要在唐朝由盛转衰之际做点什么,但是最终却是一生的漂泊,发出“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的慨叹。而在宋朝也有陆游一生致力于收复中原,至死还告诫后人“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对于这些读书人来说,这就是他们的坚持和抱负,他们想要凭借自己一身所学,为国家和百姓谋福祉,当然读书人大都有自己的风骨,所以很多诗人总是仕途多坎坷。
而笔者今天要为大家所介绍的这首词,是来自“词中之龙”辛弃疾的一首词,这首词被誉为辛弃疾最神的一首词,堪称词中瑰宝,4句就有两句流传千古。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
这首词的大意是:这郁孤台下流过的赣江水,其中夹杂着多少信任的眼泪。我站在这里眺望远在西北的长安,可怜中间隔着无数的山川,什么也看不见。不过青山又怎么能够挡住东流的江水。我在江边傍晚正是满怀愁绪,却听到了深山中鹧鸪的谛鸣。
这首词是辛弃疾赴任江西提点刑狱驻节赣江途中经过造口时所作,当时的辛弃疾想到现状,金兵肆虐,百姓流离失所,很多地方都是一片哀嚎。而中原尚未收复,他心念长安举头眺望却只能看到连绵的群山。但是那又怎么样呢,他心中的信念和热血就像东流的江水一样,哪怕有冲冲阻挡,也是百折不挠。
为什么说这首词神,完全在于其神行一般的气势。全诗一气呵成,清代陈廷焯评这首词时说它:“血泪淋漓,古今让其独步。”这首词中最经典的是后两句,一问世就是流传千古的名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何等豪情,东流水是词人的一腔正气,而青山就是那些天天念叨着要投降的逆臣。 “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为何山中的鸟那么多,辛弃疾偏偏要牵连一只鹧鸪呢?鹧鸪的鸣叫听起来像是“行不得也哥哥”,而在这里有一语双关的意味,即是说自己为国家兴亡愁苦之际鹧鸪打扰自己的思绪,也是说在自己一直致力于抵抗金兵的过程中,那些主和派的官员各种阻拦和唱反调。
辛弃疾所在的年代,正是宋朝风雨飘摇之际,外有金兵肆虐,内里朝堂之上也是党派纷争。一方主战一方主和,大多数时候都是主和派占据优势,偶尔有几次主战派占据上风之时所经历的战争结局又都是颇为惨淡。所以作为主战派的一份子,在那个年代也是备受煎熬,不管是辛弃疾还是陆游,都是积极地主战派,但是纵观他们的一生,大多都是愁苦之作居多,想来也是唏嘘。不过也正是因为那样的飘摇,才让他们写下那么多流传千古的爱国诗词,真可谓幸也不幸。
古之读书人在国家飘摇之际尚且能够保持那样坚定的信念,我们现在身处盛世,又岂能因为生活中的一点小挫折就停滞不前呢?也祝愿每一位读到这篇文章的朋友“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