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宫影视剧中,我们不难看到这样的画面,百姓击鼓鸣冤,请求官员重新审判自己的案件,更有极端者事先打听好皇帝出游的路线,在皇帝出宫私访时拦截皇帝的撵轿,将自己的冤情上报给皇帝,请求皇帝为自己做主,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呢?
这还要从清朝的规矩说起,清朝是建立在明朝之后的朝代,清初时,清朝有自己的规章制度,但是并不完善,随着清朝的稳定发展,清朝在明朝法律的基础上,对其深化改革,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法律体系,被大家熟知的《大清律令》就相当于现在我国《宪法》的地位,《大清律令》规定了大体内容,一些小律令是它的延伸,将其细化。
清朝是我国进入现代史以来的最后一个朝代,在处理人事纠纷的问题上,清朝设立了衙门,双方的事情不能私了时,就会上报给衙门,请官员为自己做主,熟称打官司,那么在清朝,穷人和富人之间打官司,谁赢的几率大呢?一位外国人说出了答案
人和则国和,只有百姓稳定,国家才能稳定。人是群居动物,时间长了难免会发生纠纷,清朝皇帝为了保正事情的公正,设立了层层组织,小的事情,会交由当地的政府来处理,比如牲畜问题,田地问题;涉及范围较广、与性命相关的事情,会交由上级部门来处理。
皇帝认为,经过这样的一套程序下来,必定会将百姓的琐事稳妥解决,但是这些都只是理想状态下的结果,皇帝似乎未将人性考虑在问题之中,平常百姓之间的纠纷,清朝的法律或许能给予一些帮助,但是若发生纠纷双方的本身存在不公平性,就很难保证案件的结果。
比如穷人和富人,两者有较大的经济实力差距,当富人犯罪时,富人为了避免牢狱之灾,会利用自己的人脉以及钱财使事情朝着对自己有利的方向进行,富人暗地里将钱塞给审判人,暗示审判人偏袒自己,金钱代表了荣华富贵,代表无尽的享乐,是很多人的一辈子的追求。
所以当人类面对巨额的财富时,很少有人会保持自己的本性,做出违背自己良心的举动。这种行为在古代被称为打点关系,在现代则被称为贿赂,这种行为更是在一位英国人的笔记中被展现的淋漓尽致。
随着社会的发展,清朝时期涌入了大量的外国人,其中英国的殖民者居多,人们将这些金发碧眼的外国人统称为洋人,洋人被中国华丽的服饰和悠久的民族文化所吸引,大批量的外国人来华造访学习经验。
在一位英国人的笔记中,曾经对清朝时期潜移默化形成的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作出评价,笔记中写道:“在中国,人们为了办事便捷,常常会选用上礼的方式,办事者将钱财或是一些名贵的字画暗地里送给执行者,称为上礼。”
收了贿赂的官员自然倾向着富人,对穷人的说辞置之不理,造成了大量的冤案错案,这种行为在清朝末期尤甚,当穷人的存在阻碍了富人的利益时,富人甚至会虚构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联合官员将地位低下的百姓关押进监狱,一关就是数十年。
这也是造成清朝末期犯人众多,监狱爆满现象的主要原因,民间百姓苦不堪言,而处于庙堂之高的皇帝,竟毫不知情,生活在官员为自己编造的太平盛世的假象下沾沾自喜,这为大清的灭亡结局埋下了伏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