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庄襄王,本名异人,后改名为楚(一作子楚),是秦昭公的孙子,老太子安国君的儿子,秦王嬴政的父亲,母亲夏姬。由于后期夏姬失宠,再加上异人在安国君的儿子中处于一个不上不下的地位(安国君有二十多个儿子,异人在他的众多兄弟的排行中,属于中间位置),而且才华并不出众,因此被当作质子,派往赵国,维持秦与赵的表面和平。自此异人兄台就开启了他的质子生涯,如果不出意外的话,异人便会这样淡出历史的舞台,王位那是连想都别想,就算异人的老爹安国君还没立继承人,但一名远在他国的质子,肯定不在各方势力范围的思考范围之内,估计他的老爹都忘了在赵国还有一个儿子。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有一个人盯上了他。
吕不韦,濮阳人,父亲是当时富甲一方的富商,极具经营手段,有很强的经商才能,而吕不韦,也是虎父无犬子,运用贱买贵卖的手段,也是成为了商界的精英人才,如果吕不韦,继续走其父的老路,富甲一方是不成为问题的,前有商界精英的老爹照应,后有丰厚的家底作为其资本,只要吕不韦不傻,一生衣食无忧是肯定的,更别提他不仅不傻,反而吕不韦这人智慧超群,很有有远见卓识。就是这样一人,在去邯郸做生意时,盯上了异人。吕不韦不是一个普通的商人,他不仅追求金钱上的富有,还追求社会地位的提升。大家都知道,在战国时期,商人的地位极低,甚至比不上家徒四壁的农民,再加上工商食官政策的实施,商人身份在当时是不被人尊重的。而且当时出现了一个群特殊的人——游士。这群人不紧在游说各国时获得了政治地位,而且也获得了钱财,这给吕不韦了一个启示——商人只富不贵,从政既富且贵。异人的出现,无疑给吕不韦从政打开了一扇大门,吕不韦从一名商人的角度得出了一个结论——异人就像一件奇货,可以囤积居奇,以待高价售出(成语“奇货可居”的出典)。但参与政治毕竟是一件极具风险的事情,吕不韦一时还下不了决心,因此按老规矩,问爹吧!也因此产生了历史上一段著名的对话:
“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
“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
“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
“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呵以遗世。愿往事之。”(《战国策.秦策》)
与父亲的一席话,更加坚定了吕不韦扶植异人的决心。来到邯郸见到异人,一见面便说“吾能大子之门”,但异人是谁啊,他虽为质子,那也是皇亲贵胄,我乃是秦君之孙,太子之子,换句话说那就是,我爷爷是国君,我父亲未来也是国君,你一个小小商人之子说大吾门,简直笑话,异人心里虽这样想,但表面还是谦虚地说“且能大君之门,而乃大吾门”,意思是说,啥时候你把你自己的门楣壮大了再说吧,但吕不韦好不容易找到他通往政界的门路,岂会因为他的这句话就放弃,“子不知也,吾门待子门而大”,这句话可能会有点绕口,但这句话清晰地表明了吕不韦这次拜见异人的目的——我要扶植你当秦君,只要你成功了,那我的门庭自然会壮大。异人这时才正视起眼前的这位狂妄的年轻人,与之长谈,结束后对他说“必如君策,请得分秦国与君共之。”吕不韦认为异人当君主的突破口是华阳夫人,在当时华阳夫人是最受安国君宠幸的,达到了对其言听必从的地步,被立为正妻,但可惜的是,她没有儿子,这也为异人成为国君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吕不韦虽有万贯家财,但见到华阳夫人还是不可能的,于是他找到了华阳夫人的弟弟,姐姐,带上重金,晓以利弊,说服其认为让异人记在华阳夫人的名下,是在当时最好的维持家族兴旺的办法。于是认异人为子,并赐名楚。于是在华阳夫人枕头风的作用下,安国君就和夫人刻下玉符,又给远在赵国的异人很多礼物,并请吕不韦教导他,异人在诸侯中的名声越来越大。成为嫡子,回到秦国,吕不韦的细心谋划、重新获得的安国君的宠爱、异人本身的政治才能逐渐展现……这一切都帮助他一步步走向帝国继承人的地位。秦孝文王(前250年),孝文王(安国君)正式即位三天后突然暴薨,子楚(异人)即位,为秦楚襄王。异人即位后,尊奉华阳王后为华阳太后,生母夏姬被尊称为夏太后。公元前249年(庄襄王元年)任命吕不韦为丞相,封为文信侯,河南洛阳十万户作为他的食邑,吕不韦家有奴仆万人,真正实现了“吾门待子门而大”。而异人,也就是庄襄王,幸遇贵人,从质子,摇身一变,成为强国之君,此后,庄襄王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大秦国,为其子嬴政一统天下打下了基础。被其子追封为太上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