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战国时期的合纵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秦国崛起后,其他六国决定采用合纵策略共同对抗秦国。后来多次发生五国攻秦的战争,例如函谷关之战、五国攻秦之战等。当时这些战役几乎都选择从函谷关下手,这个地方究竟有何特别之处呢?公元前241年,魏、赵、韩、楚、燕五国决定一起伐秦,结果联军好不容易攻至函谷关,最后却被秦军击败,此后再也没有诸侯国能阻挡秦国的崛起。函谷关对于秦国来说是不能丢掉的重要领地,一旦函谷关失守秦国便危矣。
战国时期在赵国明明有第二条路,由北方的河套地区南下突击,攻入秦国关中,后来的匈奴和突厥都是从此南下,直逼中原王朝的首都长安,为何六国每次都是耗力去围攻坚固的函谷关呢?
六国伐秦之时,秦国虎狼之势已经形成,东夺河西故地重创魏国,南下收服巴蜀以充实粮仓,驱逐楚国势力出江汉以安东南,此时的韩魏都成了弹丸小国苟延残喘!而作为六国中国力最为强盛的齐赵两国却各有自己的算盘,赵国毗邻秦国,伐秦所得的土地赵国可以开疆扩土,但对于齐国而言,几乎没有任何价值,而当时燕国则被齐赵两强国压制下时运艰难!
因而五国伐秦不过是一群各怀鬼胎的乌合之众罢了,魏韩楚希望借助齐赵的军事力量消耗秦国,收复被秦国占领的土地,唯独赵国可以过的明确的利益,因而也仅仅是赵国提出北线攻击线路,而实际上北线攻击线路也仅仅只有赵国可以操作,也是赵国一家获利!如此以来五国有那一个国家愿意倾尽全力?
这座号称“榆塞秦关咽喉要地”的金锁关仅仅是从陕北通往西安咸阳等地的上诸多关隘的一个,仅像金锁关那样的峡谷路段在铜川市就有十几公里,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拱卫长安在后面的险地上修建了要塞仁智宫(后更名玉华宫),再往南,还有后世长安驻军的大本营耀州,可以说一路上尽是艰难险阻。
在这条路上玩突袭,只能成功,一旦失败,肯定全军覆没。
所以,这种大开脑洞的突袭,只有赵武灵王这种军事天才敢于规划,但后来,就算是赵武灵王,依然没敢实施,那么对比之下,其他人还是脸撞函谷关比较划算,最起码输了还能跑。
五国合纵攻秦,都走函谷关并不是五国傻乎乎的,而是攻破函谷关后五国大军可以长驱直入咸阳,沿途再无险关;并且函谷关离各国都近,有利于粮草运输,有利于步骑车兵前进。如果从赵国境内攻入秦国,那是走的北部的九原郡及云中郡,路途遥远不利长途行军,且要渡过黄河天险,攻破秦长城、再攻破离石要塞,最后穿越秦国北部广大的领土,才能直逼咸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