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古代大臣下班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古代大臣下班之后做什么?当大臣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轻松。
说起大臣,人们心中可能会浮现这样一幅场景:外面太阳高照,太监在皇帝身旁高喊:"有事启奏,无事退朝!"然后底下的大臣纷纷出列,一边躬腰,嘴里一边说:"臣有本要奏!"假如您的心理浮现出来的也是这幅场景的话,那么很不幸地告诉你,你和我一样,被无良电视剧洗脑了。
假如这些古代的大臣了解我们是这样想他们的,估计会气得从坟墓里跳出来用象牙笏狠狠地打我们的脑袋。可能嘴里还要愤愤不平地大喊:"要是为人臣这么轻松就好了,跟你换,你换不换!"开个玩笑。其实当大臣真的没有我们想象中的轻松。
朝五晚五
早朝时,大臣必须午夜起床,穿越半个京城前往午门。凌晨3点,大臣到达午门外等候。当午门城楼上的鼓敲响时,大臣就要排好队伍;到凌晨5点左右钟声响起时,宫门开启。百官依次进入,过金水桥在广场整队。官员中若有咳嗽、吐痰或步履不稳重的都会被负责纠察的御史记录下来,听候处理。通常,皇帝驾临太和门或者太和殿,百官行一跪三叩头礼。四品以上的官员才有机会与皇上对话,大臣向皇帝报告政务,皇帝则提出问题或者做出答复。这就是"朝五"了。
而大臣们下朝的时间换算成现在用的北京时间,大概就是下午四五点的样子。有不少住得远的大臣在下朝之后还要急匆匆去赶车回家。这也就是"晚五"。
现代人已经习惯了"朝九晚五"这种不算悠闲但也不算紧张的生活节奏,古代大臣的生活对我们来说那是非常悲催的生活了。
低薪却忙碌
以明代举例。明代官员的俸禄是制定得很低的,很多低级官员靠官俸很难维持生活,而高级官员则根本不可能靠官俸维持其豪华生活。所以地方官的实际收入大多来自地方税收的截流(俗称"火耗"),而京官的很多收入来自地方官馈赠。举例来说,一个县官,正七品,年俸90石米,也就是6372公斤米,每人1年就能吃掉180公斤米(在这个时候不可能那么少),这些米也只够35个人吃一年。更可怕的是,有40%的米他是拿不到的,那一部分就光明正大地被皇帝折换成别的东西,例如绢布、棉布,甚至一些零碎的小东西。
关于明代的帝薪,还有一个趣闻。
当初洪武年间,宏文馆学士罗复仁过得很清廉,因为没钱买不起房子因此只能住在郊外一座破房子里,朱元璋有次跑到他家里去看,看见两间破瓦房外一个民工正在提着桶刷墙,他就问了,罗复仁在哪里?没想到这位仁兄一见皇帝大惊失色,跪下来说道:"臣就是罗复仁!" 这令朱元璋也感觉到尴尬和惊讶。可想而知,如果都按照明代制订的官俸标准,十个大臣有十个吃不饱穿不暖。所以大多数官员不得不去靠以权谋私来混点吃喝的银子。
在薪资如此低的情况下,古代大臣的工作节奏却十分地高。就连皇帝都不能幸免。明代最勤奋的皇帝应该是亡国君崇祯皇帝了,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崇祯雄心壮志,立志做个中兴之主,每日批改各地奏折到凌晨1、2点是很常见的,每日早朝必到,比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还要勤政。但这也没能改变明亡的命运。
小结:虽然在外人看来,大臣们权利在握,再没有比这更舒爽的事了。但为人臣的心酸,却只有他们自己才懂。
【参考文献:《万历十五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