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黄庭坚(1045年8月9日——1105年5月24日)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黄庭坚从小就表现出了非于常人的诗歌天赋,七岁时便能作诗:“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岸闻,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八岁作诗送人赴举:“万里云程着祖鞭,送君归去玉阶前,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有“神童”之称!
嘉祐二年(1057年),时年20岁的苏东坡在科举考试中取得榜眼的好成绩!本来他应该是状元,因为被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为是自己的弟子曾巩所写,为避嫌,将其降格为榜眼。他的作品得到了欧阳修大加赞赏,"此人可谓善读书,善用书,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一时苏东坡的名声大振!京城无人不识、无人不晓!此时的黄庭坚只有11岁,他听到了东坡先生的事迹,就开始崇拜苏轼!从此东坡先生在他心里播下了一颗种子!
熙宁四年(1071年),苏东坡34岁,因得罪朝廷权贵,被外放到杭州任通判时,到湖州出差,顺便拜访了孙觉,孙觉顺便把自己女婿黄庭坚(时年25岁)的作品引荐给苏东坡。此时黄庭坚在社会上没有什么名气,希望苏东坡能提点一下。宋史对其有过记载:“苏轼尝见其诗文,以为超轶绝尘,独立万物之表,世久无此作,由是声名始震。”
又过了几年,东坡先生与齐州太守李常交往时,因为李常是黄庭坚的舅舅,李常向东坡先生再次引荐了黄庭坚的作品。此次,东坡先生仔细研读了他的作品,这次黄庭坚的作品深深地打动了东坡先生,他从心眼里甚为佩服,对其作品再次大加赞扬!黄庭坚得到东坡先生的再次肯定,他收获了信心!
黄庭坚收获信心之后,终于鼓足勇气与苏轼写了一封书信《上苏子瞻书》,他们之间的正式交往开始了。他在信中详细介绍了自己,并向东坡先生表达了钦佩之情,希望能得到东坡先生的指点!很快东坡先生就给他回了一封信,表示愿意跟他交往下去。当时收到苏轼寄来回信的黄庭坚一定特别幸福!此后他们两人书信往来不断,诸如:苏轼写《春菜》,他就写《次韵子瞻春菜》;苏轼写《薄薄酒》,他就写《薄薄酒二章》;苏轼写《除夜病中赠段屯田》,他读完后就写了首《见子瞻粲字韵诗和答三人四返不困而愈崛奇辄次韵寄彭门三首》,然后感慨:“公才如洪河,灌注天下半。”和人谈起苏轼,也是同样的赞赏:“君闻苏公诗,疾读思过半。譬如闻韶耳,三月忘味叹。”
虽然两人此时仍然未见过对方,但通过书信交流,二者心灵相通,成为良师益友的关系!黄庭坚也正式拜入苏东坡门下,成为“苏门弟子”,东坡先生成为他人生中重要的导师!
乌台诗案发生后,有一些人赶紧与东坡先生划清界限,把与苏东坡的书信上交朝廷,还火上浇油。也有很多文人力挺苏东坡,黄庭坚就在其列,尽管他人微言轻,依然为拯救自己的恩师呐喊呼吁!
黄庭坚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也不只是学习苏轼,还博采众长。黄庭坚以唐诗的集大成者杜甫为学习对象,开创了崇尚“点铁成金、夺胎换骨”的江西诗派。江西诗派是北宋后期形成了一个以杜甫为祖,黄庭坚、陈师道、陈与义为宗(即“一祖三宗”)的诗歌流派。流派风格多以吟咏书斋生活为主,重视文字的推敲技巧。黄庭坚的诗,以法度严谨,说理细密,影响了整个诗派,也影响了南宋一代诗风,代表了宋诗的特点。
黄庭坚提出诗要讲究炼字,即要有“诗眼”,其次要注重句法,简易而大巧出焉。平淡而山高水深。最后还要有章法,作诗正如作杂剧,初时布置,临了须打浑,方是出场。黄庭坚虽讲诗法,但他并不固守诗法,而是要求最终超越诗法,达到 “不烦绳削而自合”的境界。
黄庭坚擅长行书、草书,而楷书也自成一家。作为“苏门四学士”之一书法受苏轼影响颇多,又以禅悟书当与苏轼互为影响。
黄庭坚能在京口见断崖《瘗鹤铭》之后并不断师法孳乳而自成行楷一法;又能从苏轼评为“险劣”,米芾评为“气势雄健而锋刃交加”的周越草书中悟出其法。足见他的书法天赋。黄庭坚的书法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
但黄庭坚的官场生涯可以说是起起伏伏坎坷不平的一场梦幻之旅,政治的风云突变,让他无辜受累。人心的险恶,让他意冷心灰。最后他也就释然了,“坐对真成被花恼,出门一笑大江横”。从此那山那水才是他最好的寄托。只是苦了他那心系黎民百姓而“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满腔热血!
苏东坡说他“瑰伟之文妙绝当世,孝友之行追配古人。”或许从“若问旧时黄庭坚,谪在人间今八年”,到“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再到“莫笑老翁犹气岸,君看,几人黄菊上华颠?”就是他对自己最好的评价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