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晟(551-609年),字季晟,小名鹅王,河南洛阳人,鲜卑族。隋朝著名军事将领、外交家,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唐朝文德皇后和太尉长孙无忌的父亲。下面趣历史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生性聪慧,涉猎文史。擅长骑射,一箭双雕。初仕北周,起家司卫上士,迁奉车都尉。隋朝建立后,历任仪同三司、左勋卫骠骑将军,迁左领军将军、右骁卫将军等职。颇有谋略,深受隋文帝和隋炀帝父子重用,多次出使突厥,在同突厥交往的二十余年中,设计瓦解突厥,为保持隋朝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业五年(609年),去世,时年五十八岁,获赠金紫光禄大夫、扬州大都督。唐太宗即位后,凭借女儿册封皇后,获赠上柱国、司空公、齐郡王,谥号为献。《全隋文》辑有其文章。
早年经历
长孙晟,小字鹅王,为北魏太师、上党文宣王长孙稚曾孙,北周开府仪同三司长孙兕第三子。
生性通达聪慧,略涉书史,善于骑射,矫捷过人。当时北周崇尚武艺,贵族子弟都因有武艺而觉得了不起。但每次与长孙晟骑马射箭,那些贵族子弟都在他之下。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十八岁的长孙晟任司卫上士。他起初没有名气,别人也不知其才能,唯有随国公杨坚深赞其异才。
人物评价
长孙晟性情至孝,居父母之丧时哀毁过度,受到朝臣的称赞。史称其“好奇计,务立功名。”在他同突厥交往的二十余年中,虽未指挥过大的作战,但凭其出众的谋略,为分化瓦解突厥、保持隋朝北境安宁,促进民族融合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代评价
杨坚:长孙郎武艺逸群,适与其言,又多奇略。后之名将,非此子邪?(《隋书》引)
突厥贵族:突厥之内,大畏长孙总管,闻其弓声,谓为霹雳,见其走马,称为闪电。(《隋书》引)
杨广:将军震怒,威行域外,遂与雷霆为此,一何壮哉!(《隋书》引)
魏徵等:①性通敏,略涉书记,善弹工射,趫捷过人。(《隋书》)②好奇计,务功名。性至孝,居忧毁瘠,为朝士所称。(《隋书》)③晟体资英武,兼包奇略,因机制变,怀彼戎夷。倾巢尽落,屈膝稽颡,塞垣绝鸣镝之旅,渭桥有单于之拜。惠流边朔,功光王府,保兹爵禄,不亦宜乎!(《隋书》)
张预:孙子曰:“亲而离之。”晟离间摄图,因以破之。又曰:“饵兵勿食。”晟以毒药置上流,而达头饮之多死是也。(《十七史百将传》)
叶适:长孙晟终隋世,能以计縻突厥,开阖盛衰,无不如志,卒弱其势,以成北方之功,过于卫霍用百万师矣。(《习学记言》)
黄道周:长孙工射,一箭双雕。处罗有识,密与之交。山川形势,银耳昭昭。隋有天下,摄图牢骚。南侵合众,势盛难消。隋主大惧,筑城阻挠。晟因书启,胡众最豪。兵力难制,离间易挑。上悦其计,赐矗以骄。再引使上,疑贰以牢。铁勒反告,能不惊逃。染干婚后,警辄奏朝。赐射鸢落,获赍独饶。毒留破敌,声比雷高。受降再出,早死于劳。若使长在,许谁咆哮。(《广名将传》)
蔡东藩:以夷攻夷,为中国制夷之上策,汉班超之所以制匈奴者在此,隋长孙晟之所以制突厥者亦在此。盖夷人无亲,又无信义,诱之以利,怵之以威,未有不为人所欺,而自相残杀者。晟上书计事,不过寥寥数语,而夷虏已在目中,厥后依策施行,无不获效,乃知制夷不难,难在无制夷之策,与制夷之人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