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诸葛亮死后魏延真的有反叛之心吗 魏延为什么非要背叛

历史趣闻 2024-05-22 22:45: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延反叛,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魏延,是蜀汉阵营中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其实力和地位仅次于五虎上将。可是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却第一时间反叛了蜀汉,投靠了曹魏,最终被马岱斩杀,身败名裂...

很多人都不了解魏延反叛,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魏延,是蜀汉阵营中一位不可多得的良将,其实力和地位仅次于五虎上将。

可是在诸葛亮死后,魏延却第一时间反叛了蜀汉,投靠了曹魏,最终被马岱斩杀,身败名裂。

按道理说,魏延在蜀国并非没有受到重用。他虽然资历不深,却被刘备任命为镇远将军,全权都督汉中前线军事。在诸葛亮手下,他也同样颇受重任,担任征西大将军,封为南郑侯,多次作为北伐先锋,屡立奇功。

既然如此,魏延为什么非要选择背叛呢?

对此, 《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给出解释是:魏延脑后长有反骨,从面相来看,他天生就是一个背信弃义的小人,诸葛亮活着时尚能服从,诸葛亮一死,他必定会反。

当然,这只是小说中的说法,我们显然无法把一个人的行为归结于他的长相因素。那么,在真实的历史中,魏延反叛蜀汉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事实上,历史上的魏延从来没有打算背叛蜀国,说他是一个背信弃义的乱臣贼子,还真是有点冤枉。

一、子午谷奇谋

魏延反叛蜀汉的原因,首先与他在第一次北伐时期献出过的一个重要计策有关,这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

公元228年,诸葛亮发动了第一次北伐战争,从汉中出兵,向魏国控制的长安发起了进攻。

在汉中和长安之间,隔着一条长长的秦岭山脉。自古以来,想要从汉中打到长安,就必须穿过秦岭。而在秦岭之间,分布着4条崎岖的山道,分别是陈仓道、褒斜道(斜谷)、傥骆道(骆谷)、子午道(子午谷)。

从地图上看,这4条山道虽然距离长安最近,却由于山路崎岖陡峭,非常不利于行军和粮草运输。于是,诸葛亮的第一次北伐并没有选择这4条山路,而是绕了一个远路,从汉中往西北方向行军,出祁山古道,攻打陇西三郡。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路线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稳妥,有利于保证后方的粮草供应,而且可以打曹魏一个措手不及。不过,由于绕了一个远路,无法对关中平原造成太大的威胁。

而魏延提出了另外一个计谋,也就是著名的“子午谷奇谋”。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

魏延认为,蜀军不应该绕道祁山,而是应当兵分两路走秦岭山路。他建议,由诸葛亮率主力从斜谷出兵,吸引曹魏注意力,而他则率领一路五千人的奇兵,兵出子午谷,直接偷袭到长安城下。  当时长安的守将名叫夏侯楙,是一个胆小怕事,怯弱无谋的人。魏延正是基于此点,认为可以出奇制胜,一招制敌。这个计谋效仿了汉初时期韩信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虽然存在一定的风险,但是如果得手,确实可以出奇制胜,一击夺取长安。

这便是魏延提出的“子午谷奇谋”。

显然,魏延的这个计策并没有得到诸葛亮的采纳。原因也很简单,诸葛亮生性谨慎,认为子午谷出兵风险太大,所以选择了更加稳妥的兵出祁山的路线。后来,蜀军的确占领了陇西三郡,打了曹魏一个措手不及,却最终因为马谡大意失街亭,最终被迫撤兵。

在这里,我们不是讨论诸葛亮与魏延谁对谁错。只是想说明,魏延的计策没有被采纳,而且最终北伐以失败告终,所以导致了他的心中一直存有怨念和痛惜。

北宋有一位名叫何去非的学者曾对此作出过点评:

蜀师每出,魏延常请万兵趋他道以为奇。亮每拒之,而延深以愤惋。

这里说到的”愤惋“一词,就充分总结了魏延当时的情绪。他常年驻守汉中,战斗在和曹魏斡旋的最前线。所以他梦想着夺取长安,梦想着建立韩信一样功业。但他的奇谋却总是不被采纳,而北伐又一次次的失败,久而久之,便凝结成了一种愤恨和抱怨的负面情绪。

二、 与杨仪不和

魏延仅仅就因为有些小情绪,就会反叛蜀汉吗?

当然不会,他的反叛之举还有另外一个助推剂,那就是他和杨仪之间的矛盾。

杨仪是谁?

杨仪,曾经是荆州的一个小官员,后来投靠了关羽,并被关羽推荐到了成都。诸葛亮北伐时,他已经官至随军长史,是诸葛亮的左膀右臂。

不过,由于杨仪和魏延都性格孤傲强势,因此两人之间素来有非常严重的矛盾,谁也不服谁。两人经常在公共场合进行争吵,甚至还差点在一次宴会上大打出手。

因为诸葛亮从中斡旋协调,两人的矛盾并未激烈的爆发,但是这却为蜀汉的军政大权埋下了一个严重的隐患。诸葛亮一死,这种矛盾就显露出来,酿成了一场严重的内讧事件。

三、 内讧事件

公元234年,诸葛亮在最后一次北伐的途中耗尽了心力,死在了五丈原。

按照陈寿《三国志》记载,诸葛亮临死之前将军队的指挥权临时授予了杨仪,命他率军退回汉中。同时,他还让杨仪命令魏延断后,防止魏军趁机追袭。

诸葛亮是否真的曾经留下这段遗命,我们不得而知。但起码有一点可以确定,魏延在诸葛亮死后不愿意就此撤兵,而是做出了抗拒杨仪军令的举动。

他为何选择这么做?原因无非就在于我们前文中提到的两点:

第一,他的“子午谷奇谋”多次被拒,心中怀有怨念,不甘于北伐大业再一次失败;第二,由于私人之间的矛盾,他不甘位于杨仪之下,不愿意听命于杨仪。

这两点因素叠加起来,促使他做出了抗拒军令的举动,想要留在五丈原,继续和司马懿较量。

而在此时,心胸狭隘的杨仪也恰好抓住了魏延的这个把柄。他上书蜀后主刘禅,诬告魏延不服军令,企图谋反。

于是,在诸葛丞相尸骨未寒之时,他手下的一文一武两个重臣发生了严重的内讧。

而魏延显然成了这场内讧事件的失败一方。他性格中的冲动和鲁莽,成为了葬送他前程的最后一根稻草。他在未得到军令许可的情况下,率领本部军马南下,攻打了杨仪的部队。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魏延从来没有不忠于蜀国,也从来没打算反叛。他只是在错误的时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举动。《三国志》记载:

原延意不北降魏而南还者,但欲除杀仪等。

这说明,陈寿也认为魏延并没有反意,因为他并没有直接北上投靠魏国,而是率军南下攻打杨仪。他的目的只是想杀掉杨仪而已,泄一己私愤而已。

只不过,在当时那种特殊的情况下,诸葛亮刚刚去世,军队大权悬而未决,魏延不仅抗拒军令,而且还率军发动内讧,这造成的后果是非常恶劣的。这使他背上了乱臣贼子的恶名,把话语的主动权拱手让给了他的对手杨仪。最终,他人心尽失,众叛亲离,只能选择向北逃窜,被马岱追上斩杀。

一代名将,因多年前积攒下的一些小情绪,和一些个人之间的小矛盾,最终葬送了前程,陨落于世间。

结束语:

说道这里,或许大家已经清楚,魏延的“反叛”根本与他脑后长没长反骨毫无关系。而千百年来,人们也已经习惯于把魏延当作一个乱臣贼子来看待。

“年少不识魏文长,识懂已是不惑年”。对于魏延来说,或许我们真的冤枉了他。

而对于蜀汉来说,这无疑也是一种“双输”的结局。魏延固然身败名裂,蜀汉也失去了一位能征惯战的名将,最终落得个“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窘境。最终被魏国所灭,又能怨得何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