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夷陵之战蜀汉和东吴交战的时候 曹丕为何没有趁机下手

历史趣闻 2024-05-22 22:21: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引言当三方势力处于相对平衡之时,任意一方发生了大的“变故”都会让这种平衡关系瞬间崩塌。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势力最为平衡的时候应该是在襄樊战役...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曹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引言

当三方势力处于相对平衡之时,任意一方发生了大的“变故”都会让这种平衡关系瞬间崩塌。

在三国时期,魏、蜀、吴三方势力最为平衡的时候应该是在襄樊战役之前。那个时候三方势力以曹魏集团最为强大,占据中国北方和荆州部分地区,刘备集团占据了益州、汉中以及荆州部分地区,孙吴集团占据交州、广州、扬州和荆州部分地区。

此时,三方势力的战略触角都能延及到荆州。而如果说到谁对荆州需求最大,那应该是孙吴集团。所以,夺取荆州全境就成了孙吴集团当时的战略目标。

为了能够夺取荆州,孙吴集团不惜破坏孙刘联盟,联合曹魏集团,对关羽进行一次“绞杀”战。此战之后,刘备集团失去荆州,平衡态势崩塌,刘备集团也再无力量争天下。

分析

襄樊战役结束后,刘备集团对孙吴集团发动了夷陵之战。

从政治上而言,夷陵之战是刘备称帝后,向天下释放的信号,表面上剑指孙吴,是为了给关羽报仇,泄失荆州之愤,可事实上,这是刘备在称帝后必须有的动作。

刘备的称帝是在曹丕篡汉之后,此时的汉献帝已经被“软禁”了。所以,刘备的这一次军事行动,从根本上来讲,是为自己称帝找一个“合法性”。

之所以选择孙吴集团,也并非刘备不想对曹魏集团发动进攻,但从实力上看,刘备集团远远不及曹魏集团。权衡利弊之后,攻打孙吴就成了刘备最佳的“政治战歌”。

夷陵之战爆发,刘备集团和孙吴集团基本上都把全部兵力投放到了这片战场。而彼时,最为强大的曹魏集团却没有对他们双方有什么动作。

这是曹丕无能,不知道此时是曹魏集团的一个重要机会,还是另有别的事情束缚住了曹丕的手脚,让他无法有什么动作呢?

再看夷陵之战。

公元221年,刘备集团举着给关羽复仇的旗号,要对孙吴集团进行征讨。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集结大军,但就在这个过程中,另一个噩耗传来,张飞死了:

先主伐吴,飞当率兵万人,自阆中会江州。临发,其帐下将张达、范强杀飞,持其首,顺流而奔孙权。

此时,刘备集团与孙吴集团已经到了无法缓和的程度,大战一触即发。刘备为了能够在兵力上有一定的优势,除了调集了所有可以用来伐吴的本集团兵力外,还联络了少数民族首领沙摩柯,希望能得到他的帮助。

同年7月,沙摩柯与刘备集团兵合一处,兵力共计8万以上。就这样,夷陵之战打响了。

战斗初期,刘备集团极具气势,孙权在求和不成的情况下,一面向曹丕称臣,希望可以得到曹魏集团的帮助,另一方面任命陆逊为大都督,组织力量抵抗刘备。

陆逊上任后,决定以“托”为主,用时间换取空间,并一步步把刘备集团的兵力战线拉长,最后在第二年的八月,以火攻反击刘备集团。

因为战线过长,而且部队又都分散在丛林密布的山道上。加之又因为前期突进的过快,后方的补给无法跟进。刘备所率领的部队被陆逊“拖垮”了。

一场火攻反击之后,刘备这次的伐吴大军基本上全军覆没:

”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尔势成,通率诸军,同时俱攻,斩张南、冯习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馀营。汉将杜路、刘宁等穷逼请降。汉主升马鞍山,陈兵自绕,逊督促诸军,四面蹙之,土崩瓦解,死者万数。汉主夜遁,驿人自担烧铙铠断后,仅得入白帝城,其舟船、器械,水、步军资,一时略尽,尸骸塞江而下。

孙吴集团虽然是取得了战争的胜利,但刘备前期的攻势也对其造成了极大的伤害。毫无疑问,这是一次两败俱伤的战争,没有真正的赢家,要说赢家只有在一旁做壁上观的曹魏集团。

曹丕为何没有动作。

从后人的角度来看,孙吴集团和刘备集团在此战中几乎都是倾全国之兵力。此时的曹丕无论是对谁动手,都能获得一定的好处。但偏偏曹丕没有动手。

按理说,以曹丕的智慧,不难看出来这是他的一个机会,可他为什么就没有动手呢?

从东吴集团而言,孙权为了避免两线作战,而主动向曹丕称臣。虽然说,这些东西都是“虚妄”的,但对于曹丕而言,这个东西很珍贵。

孙权的称臣,是在承认他篡汉的合法性。这样一来,他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自己的政治号召力。如果曹丕无视孙权称臣,而向孙权发动进攻,那无疑是在破坏这一来之不易的“篡位合法性”。

所以,在夷陵之战进行时,曹丕没有理由去攻打孙权。他不仅不能攻打孙权,他还要从某种程度上对孙权有所照顾:

太常邢贞持节拜权为大将军,封吴王,加九锡。

既然对孙权集团动手不合适,那么对刘备集团动手可以么?

在襄樊战役之前,如果曹魏集团想进攻刘备集团,有两个战线。一个是三方触角所在地的荆州,另一个就是绕道汉中。

襄樊战役结束后,荆州就只剩下孙吴集团和曹魏集团了。曹魏集团要是想对刘备集团发动进攻,要么然借道荆州,直接去攻打益州。

可这并不现实,孙吴集团虽然向曹魏集团称臣,但也不会借道的。况且,即便是借道了,益州也是易守难攻,没有长期的战略部署很难夺取。

那么走汉中一路可行么?要知道,汉中是刘备集团的大本营所在地。虽然从某种程度上看,夷陵之战时,刘备是倾全国之力在作战。

但他也不会真的把所有兵力全部投入到战场,老家还是要有人防守的,最关键的是镇守老家的人是诸葛亮。

所以,仅从军事角度而言,无论是攻打益州,还是取道汉中,对曹丕而言都非易事。他都要派遣大军去作战,而且所要消耗的时间也很长。

可那个时候的曹丕刚刚称帝不久,内部政权还没有完全稳固。他根本没有条件这么做。

另一方面,彼时的曹魏集团可以用的人才也不那么多了。很多可信的,有能力的统兵大将都故去了。曹丕最能倚重的人只剩下曹真、曹休、曹仁、张郃寥寥数人。

而如果把这些可以信任的人派出去,对于刚刚篡汉的曹丕来说,内部政权很有可能出现崩塌。那些支持汉献帝的人,极有可能趁此作乱,这对曹丕而言是得不偿失的。

再说,夷陵之战无论是刘备集团、孙吴集团谁取得胜利,那都是一场两败俱伤的战斗。曹丕只需要坐山观虎斗就好,反正曹魏集团底子厚,只要不出意外,耗也能耗垮了那两家。

结语

作为三国三大战役的“夷陵之战”,虽然最终以孙权的胜利而告终,但孙权受到的伤害也不小。

此战,对于原本就实力不济的孙、刘双方而言,是一次两败俱伤的军事行动。真正获利者,只有一旁按兵不动的曹丕。

至于曹丕为何按兵不动,一方面是因为曹魏集团内部的不稳定因素让他不能轻举妄动。曹丕的篡汉行为本身就存在政治危机。而且在曹操死后,青州兵还有过数次的骚乱,而曹丕对这些人也只能采取安抚的方式。所以,这种内部的危机让曹丕必须先以内部为主,不能轻易地出兵。

况且,本来曹魏集团实力就最强,曹丕在这个时候就坐在一边看戏就好,没有必要去主动进攻。如果他真的去发动战争了,倒又可能让孙刘重新联盟,这样对他也更不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