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不了解刘备托孤的事情,接下来跟着趣历史小编一起欣赏。
(一)刘备逞最后的虎威
刘备这一生非常励志,从草根起家,百折不挠、越挫越奋,终成一代帝王。公元221年,已60岁的刘备,在当上蜀汉皇帝后,还没三个月呢,便不顾年事已高,执意发起了著名的“夷陵之战”,刘备御驾亲征,讨伐东吴,却大败而归……
刘备为何要发起夷陵之战,至今还众说纷纭,但其中比较公认的是:此战是刘备拼死而做的最后一搏,因为丢失荆州,是蜀汉不可承受的损失,等于宣布蜀汉势力被封死在西川!这对于一心想恢复汉室荣光的刘备来言,是绝不可接受的。所以刘备此战的最低目标,是要拿回荆州,至于替关羽报仇,其实更多的算是借口。
但刘备却败了,且败的非常惨,但出人意料的却是,刘备虽惨败,却兵退到永安后,竟然决不后退了!
永安(今奉节县),位于益州东部,离东吴非常近,此刻东吴气盛正盛,为何刘备败退这里后,就决不后撤了?显然这里也是危险异常的。除了因为有赵云的援军到来后,其实,更要赞一下刘备!
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一位性格刚烈的人,非《三国演义》中,动不动就哭鼻子的形象,之所以他到达永安后就不再后退,是因为刘备清楚,自己若再败退下去,就等于是引领着吴兵全面进攻蜀汉,如此一来,蜀汉就危险了。
而他身在永安,相当于发出这样一个信号:君王誓死守边界。自然整个蜀汉的力量,会跟随着他集结在边界,即可避免全面溃败,又能对吴国起到威慑、遏制作用。
果然,正是由于刘备在永安,使得整个蜀汉的力量,再次集结在蜀、吴边界附近,再加上曹魏趁机袭击东吴,让孙权惊恐了,这种态势对东吴来言也是难以承受的,所以连忙修书刘备,派特使前来,表示两家应再次结盟,共同对付曹魏。
由胜利方,且是完胜方,向惨败方首先提出议和,这种现象在历史上是很罕见的,究其原因,既是当时魏、蜀、吴,三国间彼此克制,又环环相扣的历史大背景所致,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备于惨败中,以君王身份,守备边界的虎威所致。
刘备终于长出一口气,表示可以考虑,先两家停战吧。刘备最后的虎威,终于镇住了局势,但此刻的刘备,也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
(二)刘备托孤遗言
公元223年,诸葛亮跪在刘备的床榻前。其实在诸葛亮到来前,即公元222年,已经有一位蜀汉重臣到过这里,他就是李严,当时是被刘备封为“尚书令”。诸葛亮是第二个,来到这里的蜀汉重臣。
但这一次却跟李严那次完全不同,因为李严那次是属于,朝政的人事任命等,而这次却是托孤。史载:章武三年(223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即,刘备清清楚楚地对诸葛亮说:你的才华、能力,胜过曹丕十倍,有你在,必能使我蜀汉国泰民安,完成恢复汉室荣耀的历史责任,要是我儿子刘禅能否辅佐,就尽心辅佐,要是他不成器,你就自己定夺,选取对蜀汉最有利的方案!
其中:取并非是让诸葛亮取代刘禅,自己当皇上。因为近来,这种荒谬的说法大行其道,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一则是不负责者为博眼球,二来便是没搞清楚,此话的逻辑关系。
(三)刘备托孤遗言的逻辑关系
其一,肯定诸葛亮的才能,之所以拿曹丕来说事,不是“敲打或试探诸葛亮,是不是想学习曹丕”,因为后面还有“终成大事”这四个字跟着。对刘备来言,什么是终成大事?显然就是恢复汉朝的荣光!而曹丕对刘备来言,就是篡汉的逆臣!他不说曹丕,说谁?
其二,对诸葛亮的终极信任。所谓知子莫若父,刘备这一生惊涛骇浪,什么场面没见过?自然清楚刘禅的才德和缺点等。刘禅就不是一个敢于进取、搏击的人,故而“终成大事”这等任务,刘禅是完成不了的,这点刘备清楚。
所以刘备才对诸葛亮说“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这个“可辅”和“不才”,都是围绕着“终成大事,即恢复汉朝的荣光”来言,那么这个“取”,怎么就变成了“诸葛亮可以取得刘禅,当皇上了”?所谓刘汉,刘汉——刘邦开创的汉朝江湖,自然皇上必定姓刘!
其三,通过前面两点可以清楚看出,刘备这句话的中心,是“终成大事”这四个字,一切都要围绕这四个字来分析。因为,刘备他的身份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蜀汉皇帝。
从他不顾年高,执意发动夷陵之战,要夺回荆州,兵败后逞虎威,以君主的身份守备蜀汉边界,全都是围绕着这个“终成大事”,自然临死前也念念不忘这事,这是刘备一生的“主题”。
刘备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致力于“兴汉室”,这是他的旗帜!无论关羽、张飞、赵云,还是诸葛亮等,都因认同他这面旗帜,才聚集在他身边,才致死奋斗!所以刘备死前,他怎么可能,丢下这个主题,砍倒这面旗帜呢?
这也是为何蜀汉灭亡时,蜀汉出现的誓死不屈的英雄,比魏和吴都要多许多的真正原因,虽蜀汉最弱小,但若论为信念而战,蜀汉却又是最坚定的,因为他们认同自己代表的是“汉”!
(四)为何成为难解的“历史谜团”
那么为何,刘备清清楚楚的这句话,却成了难解的“历史谜团”,各种奇谈怪论层出不穷呢?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因为任何一位熟知历史的人,都不会被这些奇谈怪论影响,因为他们清楚,在三国时期,东吴的孙策在临死前,也曾对张昭说过这等话。
在《三国志》裴松之所注引《吴历》中,孙策临死前对张昭这样说:若仲谋不任事者,君便自取之。
那么问题来了,那些发出奇谈怪论者,为何不对孙策的这句托孤遗言,来几句,说道说道?同样是“君便自取之”!想来,一则是刘备和诸葛亮在历史中的名望,要高出孙策和张昭。
第二,其实也是最重要的,谁让刘备的儿子是说出“此间乐不思蜀”的刘禅?而不是曹操所言的:生子当如孙仲谋!这才是关键!
由于蜀汉代表着汉的正统(曹丕篡汉后),可却出了一位功盖三国、鞠躬尽瘁的诸葛亮和一位“此间乐不思蜀”的刘禅,在这种奇妙的组合下,自然便会产生出一种假想,要是诸葛亮当了皇上,也许蜀汉就会一统江湖了……
偏偏刘备托孤中,又出现了这句“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故而出于有心也好,无心也罢的进行歪曲,尤其是加上《三国演义》的渲染,这种情绪便成为了一种现象,故而形成了这种“历史谜团”的假象。当然也不排除有些人的别有用心,这就是另一个话题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