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十四岁即为武则天执掌诏命的上官婉儿才气究竟如何?希望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上官婉儿是有唐一代顶尖才女,她出身高贵,是高宗朝著名宰相及诗人上官仪的孙女,后上官仪及儿子上官廷芝为武则天所杀,婉儿随母没入掖庭,成为戴罪执劳役的犯官家属。上官婉儿的一生是传奇的,她十四岁即为武则天执掌诏命,中宗曾封她九嫔之一的昭容,所以也称她为上官昭容。
上官婉儿才华横溢,《全唐诗》收录其诗32首。唐朝时候,宫廷喜欢开诗会。上官婉儿常代皇帝皇后公主们作诗,又常常代朝廷品评诗文。
(二)唐中宗上官婉儿品评沈佺期与宋之问的诗
唐中宗年间,有一年正月三十,中宗与群臣到昆明池(在今天的西安市)游玩赋诗,众臣唱和诗歌一百多首。于是中宗命在帐殿前扎了彩楼,令上官昭容登彩楼评诗。
于是臣子们聚集在彩楼之下,静等评诗结果。一会儿,只见楼上纸片飘飞坠落下来,静候在楼下的臣子纷纷找到了自己的诗作。这时,只有两个人的诗作没有扔下楼来。一个是沈佺期,一个是宋之问。又过了一会儿,一张纸片飘飞下来,众人捡起来一看,是沈佺期的。
上官婉儿宣告结果:沈佺期与宋之问的这两首诗,功力不相上下。但是宋之问的诗结尾要胜过沈佺期的,所以这一轮比拼,宋之问赢了!
沈佺期与宋之问都是中宗时期的著名宫廷诗人,在当时名气不分伯仲,对唐代近体诗格律诗体制的成熟与完备都做出了极大贡献。但这两个人都自负诗才,互不服气。所以这种情况下,要对他们的诗进行评判,还要让彼此心服口服,实非易事。
更何况,这一次的诗,两个人写的诗都题为《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都是五言六韵排律依韵诗,内容都是即兴写景,歌功颂德,甚至开头都差不多。
宋诗开篇:“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春天我有幸参加皇上在昆明池举行的诗会,只见浩渺波涛旁边帐殿千门打开),沈诗开篇:“法驾乘春转,神池象汉回。”(皇上车驾趁着大好春光游转,昆明池像银河似地浩渺回环),两首诗的开篇都是由中宗皇帝在昆明池边举行赛诗盛会,池波浩渺的壮丽景色起笔。
(三)沈佺期与宋之问心服口服
在这种情况下,上官婉儿抓住两首诗的结尾进行评判。
沈诗结尾:“微臣雕朽质,羞睹豫章材。”宋诗结尾:“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沈佺期的诗结尾是自谦写法。微臣,是谦称。雕朽质,出自《论语.公治长》:“朽木不可雕也”,本意是指孔门弟子宰予才质低下不堪造就。豫章材,豫为枕木,章为樟木,都是优秀木材。又,汉武帝曾在昆明池建豫章观,池中设豫章台。沈佺期这两句诗是自谦之词。
而宋之问诗的结尾“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意思是:不必担心今晚没有明月,因为皇上游幸昆明池,夜明珠将照耀得如同白昼,昆明池的景色也将会更美妙。
结尾两相比较,婉儿的结论是:沈诗“词气已竭”,宋诗“犹陟健举”。意思是:沈佺期的诗结尾意竭气尽,没有余味,读起来感觉境界不高,不能震撼激动人心,谦恭是够了,却未免有垂头丧气之感。而宋之问的诗结尾境界开阔,有高举旗帜意气风发,豪情满怀之感。如此一比,宋优沈劣自见。在场诸君俱心服口服。
正因为上官婉儿的出众才华,“一时辞臣多集其门下。”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还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张说《昭容文集序》里说她:“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可惜旷世才女,红颜绝代,最后死于宫斗,不禁令人唏嘘,一叹千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