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趣历史!
对于地动仪,大家第一个想起应该就是张衡了,张衡地动仪大名鼎鼎无人不知,它是中国古代科技的代表,入选中小学历史课本,被中国地震局当作标志沿用几十年,是联合国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总部中的陈列品,与美国人从月球带来的岩石并列展出。
历史教科书上的张衡,是一张瘦骨嶙峋、长须飞扬的侧面。画像旁边,介绍着他发明的浑天仪和地动仪——当然,还有画有两个仪器的图画。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在这里认识了张衡和他的伟大发明,并对此引以为傲。然而,多数人并不了解,国内外学术界曾对地动仪的可靠性、科学性、历史面貌以及它在科学史上的地位争吵过半个多世纪。
很多人并不知道,张衡地动仪从来就没有出土过,课本上的照片只是考古学者王振铎(1912-1992年)于1951年设计的模型,设计所依据的是仅仅是《后汉书·张衡传》中196个字的描述。现在的课本已经增加了“模型”两字,可当年我们是当了真的啊~
说到这里你是不是开始惊讶了呢?由于张衡的地动仪早已失传,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地动仪模型都是后人根据史籍复原的。
其中现在最常见的老模型,即1951年的王振铎模型,近年已被证明从外形到原理均错误。
另一种模型由中国地震局冯锐(2005年)提出,即“都柱”是悬垂摆,摆下方有一个小球,球位于“米”字形滑道交汇处(即《后汉书·张衡传》中所说的“关”),地震时,“都柱”拨动小球,小球击发控制龙口的机关,使龙口张开。
另外,冯锐模型还把蛤蟆由面向樽体改为背向樽体并充当仪器的脚。该模型经模拟测试,圆柱子灵敏度高,在地震发生的时候能做出很好的响应,但无法感知地震发生的方位,试验结果与历史记载(张衡地动仪预测陇西地震这件事情)部分吻合。
因此,冯锐等人重现的张衡地动仪模型,要想预测地震的方位,还需要更先进的仪器设备,这对东汉时代的张衡来说,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一千多年前的张衡,他不可能懂地震横波和纵波等科学概念,不可能懂“倒立摆”“悬垂摆”等科学原理,他独自就能造出比冯锐科学团队更加有效的验震器,您相信吗?
据统计,张衡有4篇涉及日食地震的文章,全部是用“妖星见于上,震裂着于下,天诫详矣”的占卜观进行解释的,为此主张“明烽火,远斥候,深藏固闭,无令谷畜外露”以“取媚神祇,自求多福”。
《甄嬛传》58集中有个桥段,钦天监副史通过对所谓天象异动的解释,直接影响了皇帝的决定,聪明的甄嬛利用他把安陵容拉下了马,并稳住了她的位置。
一千多年前的张衡就是个类似天监官的角色,地动仪问世后,张衡多次上书借“上天惩诫”之凶兆议论朝纲,强调对地震要遵从礼制、祭天祀地,迫使顺帝京师地震后的次日首次下罪已诏,并且连续两年罢免了四位高官
张衡对地震的权威解读权和对皇帝的巨大影响力,令朝廷官员对他非常恐惧和嫉恨,张衡后来被排挤最终失势。
有的网友会生气,认为此文把张衡暗喻成了神汉,诋毁了祖先的智慧,数典忘祖大逆不道,他们相信张衡当年就有超越现代科技的方法,只不过是失传罢了。还会有人相信鲁班真的造出了违反空气动力学的能飞三天三夜的木鸟,诸葛亮造出了违反能量守恒的自动运输粮草的木牛流马,这种认知属于祖先信仰,而信仰是没法讨论的。
张衡地动仪是真是假?至今仍给不出答案,但我们的祖先智慧勤劳,留下了璀璨的文明和历史,张衡无疑是他所在年代非常智慧的人,后人既不能跨越时空去嘲讽古人,也不必对古人盲目崇拜,就让时间去证明一切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