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大海之所以广博,就体现在它能不拘一格地接纳来自江河湖泊的每一支细流,它的大智慧源于它的度量。可见,智慧就在包容之中。
古今中外真正成大事者,他们的大智慧不仅体现在对平常人的大度,更体现在对敌人的包容中。
春秋时期的齐桓公,不计前嫌,重用曾差点将自己一箭射死的管仲,在管仲的辅佐下,齐桓公终于得以称霸中原。唐太宗李世民亲自将昔日的死对头、几欲杀害自己的魏征请下囚车,当面任命他为谏议大夫,终于在魏征的辅佐下开创“贞观之治”。美国前总统林肯,在南北战争胜利之后,对南方的议员和政敌,主张不予以惩罚,他说:“如果我们能将每一位敌人都变成朋友,那么我们将不存在任何敌人。”历史证明了他的智慧,这一做法,稳定了当时的政局,为日后美国的繁荣打下基础。
事实上,在对对手甚至敌人包容的同时,对手或敌人的内心都荡漾着很强烈的感情波澜在人性中,每个人都是不想受屈辱的,当你包容了他们时,他们的心中必定怀有感激,或许就从此立志,日后定要报答你。仅仅是一个包容,换来一颗拥护你的心,何乐而不为?这便是大智慧所在。
然而,自古许多名士,到死也不明白这个道理。他们只知道去猜忌、屠杀,鲜血浸满了他们的手,刀刃都打卷了……
秦末起义的陈胜,虽少有凌云之志,可在建国后猜忌成性,滥杀良臣,就连最开始同他一道起义的吴广也被他杀害了,陈胜最终众叛亲离,在孤寂中战死。二战期间,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后又连连失利,一方面西线受到苏联红军的猛烈反攻,另一方面东线盟军从诺曼底登陆;然而希特勒不自我反省,反而把手下大将统统骂了一顿,撤的撤,杀的杀,整个纳粹德国人心惶惶,不战而自乱阵脚。最终在盟军攻进柏林时,希特勒无奈自杀了。
这些人也都堪称是一代枭雄,可是最终都落得惨败的下场,就因为他们不懂这大智慧就在对他人的包容之中,这是历史的必然,他们的死又有什么值得惋惜的呢?
人自己的力量永远是渺小的,只有懂得去包容他人的过错或曾经对自己的伤害,我们才能为人所支持、所拥戴,成就自己的事业。人生的大智慧就在包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