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从大庸到长沙的火车,一个小时的路程,就到了猛洞河站,出了车站,天已经很黑了,带着旅途的疲劳,糊里糊涂被带上了一艘可以坐十多个人的机船,借助微弱的灯光,知道船是从罗依溪开往王村的。在十分吵人的马达声中,远远地,看到岸边的灯火,船家说,芙蓉镇到了。
在中国的地图上,哪怕是在湖南省的地图上,要找芙蓉镇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为,根本就没有这个地方,芙蓉镇就是眼前这个交通不便的王村。
王村不是一个村,它是湖南永顺县下辖的一个小镇。1986年,谢晋执导的电影《芙蓉镇》结束了王村沉寂的历史,传媒的力量一下子将文化气息赋予了这个拥有土家吊脚楼,拥有正宗桐油以及小背篓的小镇——于是,王村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并不存在又被人们所向往的芙蓉镇。
夜晚的芙蓉镇睡得很早,8点多钟街上已经漆黑一片了。这里是旅游点,但和一般的旅游点又有很多不同之处,少了人群的走动,少了外乡人的口音,少了旅游商品交易的热闹,有的只是一个西南小镇该有的一切:寂寥、本分和安逸。
好吧,让我们冒着湘西山区的密密细雨,走进王村的小巷深处吧。
电影中刘晓庆扮演的苦命女人胡玉音当年卖的米豆腐,现在仍然是王村的当家小吃,来到这里的人都要去尝一尝。米豆腐是一种混合着油盐酱醋辣的家常小吃,可惜吃起来感觉并不出色,往往是到了王村没有吃米豆腐觉得遗憾,吃了之后同样遗憾。每条街上都有打着正宗刘晓庆米豆腐的店铺,游客不多,生意不太好。倒是小镇上的房屋建筑极有特色,或新或旧、或临水或临街的吊脚楼为小镇平添了几许风韵。
然而,愿意住吊脚楼的王村人是越来越少了,真正住在老旧的吊脚楼里的人大多是没有办法的老人,条件稍微好一点的便会把吊脚楼用桐油认认真真地刷一遍,泛出很漂亮的老黄色,而外墙则用牢固的混凝土做好,然后用白线勾成青砖的样子,本来想修旧如旧却最终弄得个刺眼的新。剩下的吊脚楼要么被废弃,成了画者写生的最佳素材,要么被毁于不久前的一场大火,已经成为灰烬或者是残垣断壁,房屋的拥有者看来并不想去修复它们,大家希望能住进坚固明亮而且有卫生设施的新式楼房,在王村,我们能不时地看到当地人高兴地在自己的新楼房前忙碌着。
密织如针的雨悄然地落在古镇的水面上,水塘边是洗衣服的女人。镇里的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女人和老人们维持着家里家外的一切,顽强地继承着王村的历史,这样的努力从他们的婚丧嫁娶习俗中能清晰地感受得到。这户人家刚刚有老人去世,上联“严父永别千载去”,下联“子孙泪洒何时干”,横批是“噙泪切思”,多么悲伤的文字,好像每个字都饱含着伤心的眼泪和对亡父的追忆。而新婚更是不能马虎,虽然小辈们早早地围坐在一起打扑克等待喜宴的开始,但老辈们在程序上是一个都不能少的,谁是礼官、执事,谁又负责接新人、打喜把、放鞭炮、洗菜切菜,酒席上哪些菜,需要些什么原料等等都要用红纸黑字写得明明白白,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巧借三秋吉日良辰迎淑女,善将九月芙蓉吐艳贺新郎”——够喜庆,用最时髦的话形容可以这样说:很中国!可是,老人们这样做能给年轻人起到示范作用么?恐怕不会,小孩子留下的印象可能只有痛快地吃肉,新人们更顾不到复杂的礼节了,他们需要赶到州府所在地吉首,拍一组婚纱摄影照挂在墙上,那才叫流行。于是,渐渐地,王村只剩下了一个躯壳,在吊脚楼和小背篓的里面,装着的是大同的经济和文化。
哦!王村,开满木芙蓉的王村,充满欲望的王村,是芙蓉镇帮助你打开了一扇窗户,透过这扇窗户,你醒来了,还是这扇窗户让你再次迷失了自己,我们应该送给你怎样的祝福呢?但愿岁月留痕,把王村还给芙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