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写一份观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千万不能认为观后感随便应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孔子电影观后感10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孔子电影观后感篇1
这部片子在前部分都是讲孔子投身政治与教育,使用“仁义礼治”来治理鲁国,取得了一系列辉煌的成就,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然而,在后部分却峰回路转,即从孔子推翻三桓失败和齐国大兵压境之后,孔子便开始里颠沛流离的苦难生活,最后到老的时候回到鲁国投身教育。孔子一辈子也没有将“仁义礼治”推行成功。
电影几乎没有涉及到孔子在学术上的成就和“仁义礼治”的思想,只是从一个很普通的角度来描述孔子的一生。片子的前半部分和孔子的面孔一样,看起来一切都是那么的平和。然而,前半部分也为孔子的命运埋下了伏笔,即该部分实际上是危机四伏。同样的,平和的孔子,背后是其经受了一般人没有经历的痛苦以及在痛苦中体验的境界和对信念的执着。
这部片子有几个情节让我记忆尤深。
第一个情节是孔子推翻三桓失败后,孔子和鲁王的对话以及孔子和老子的对话。孔子以一腔充满“仁义”的热血誓以推翻三桓以维护“君臣之纲”。鲁王便说了,“仁义只是一个说辞,如果失败了,谁还在乎你仁义与否”,“我们应该‘无为方能无不为’”。于是,孔子便回忆起和老子的对话,老子提了一句话,如果做不到便索性放弃吧,这非常符合老子“无为”的思想。老子的“无为”,即无违,不要违反规律,也就是如果你真的做不到的话,证明条件还不成熟,无需勉强硬来。孔子眼见马上得以成功推行“仁义”,却在这一时刻失败了,要放弃以前所做的所有的努力,这真是一般人难以接受的。于是,孔子便离开鲁国,颠沛流离到周朝列国,每到一个地方便开始“仁义”的教育。
第二个情节是孔子和卫国君夫人南子的对话。南子对孔子说的一句话,“世人也许容易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体会的意境”。南子在电影出现的第一幕是,她拿着一卷书,趴在草上读书,从这一幕可以看出南子是一个有知识知礼节的人,当然也是一个美丽性感的女人。同样的,从她与卫君和太子等人的对话中,你也会发现,南子是一个聪慧、做事强硬果断的女强人。她对孔子充满一种“惺惺相惜”的敬仰与钦佩,他和夫子两个人在对话的那一刻都能够深深体会到对方的痛苦和境界。南子的出现,让我能够进一步理解孔子的内心和执着。
第三个情节是颜回之死。这个情节是让我最无法忘记的情节。我对颜回的体会是,他在片子是一个非常帅气、有才和忠诚的人。在这一个情节,一方面是颜回为了挽救孔子流离各国谱写的书籍而一次又一次的深潜到冰冷的水里,捞起一卷又一卷的竹简;另一方面是夫子恸哭的说道“回,你给我回来”,夫子只想颜回安全的爬出水面,而不是要他去捞那些花费了无数心血编写的书籍。颜回对夫子和夫子对颜回间的这种感情,真是让人无法言表。
第四个情节是孔子回到鲁国。他和弟子们经历了诸国战火,颠沛流离的回来后,在城墙底下哭着喊,我回来了。
在这个片子,孔子给我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世人也许能够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夫子在痛苦中体会的境界”。孔子内心的痛苦和对信念的执着让我久久不能忘记。这是一部非常有内涵的国产片。该片弘扬传统文化中国古圣先贤几千年的经验、智慧的结晶,其核心就是道德教育。能把这样的题材拍成优秀的电影,在当前文化缺失、物欲横流的大环境下,有不少人误认道德是限制人们行为的条条框框。其实,有道德的生活才是真正正常、幸福的生活。
孔子电影观后感篇2
不论它拍得怎么样,注定都少不了一场口水战。实际上,自从传出胡玫要拍《孔子》得消息后,这种口水战始终就没消停过。影片上映没几天,关于《孔子》得新闻也不少。王菲复出,选择了以《孔子》为平台,献唱一曲《幽兰操》;有人炮轰《孔子》得史实和台词错得离谱,胡玫、何燕江都有激烈回应;其中还穿插着周润发颇有些雷人得感言,据说看《孔子》如果不哭就不是人。不过,我是真得哭了…
在这场喧嚣、混乱得闹剧中,其实人们恰恰忘记了一个很严肃,也很重要得问题:这究竟是一部怎样得影片?其自身得魅力是否可以吸引观众走进影院?难道只有靠这些炒作得娱乐八卦才能引起人们观看得兴趣?
没有人回答这个问题。也许是不屑于回答,也许是觉得回答这个问题有许多不便,事实上,很长时间以来,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得态度都显得有一点暧昧。说起来有点"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得味道。
20年前,说到电影得娱乐性、商业性、趣味性,以及市场票房、赢利、圈钱之类,大家还是很不情愿得,要找很多理由给自己壮胆儿,当时得社会风气还有点耻于言利得意思。
现在似乎不必这样了,大家可以很坦然、很欣然地言利了,这当然是一种进步。
但是,一种倾向往往掩盖着另一种倾向,事物在发展中有时也会走到自己得反面。这些年,言利得变得理直气壮起来,言精神、理想、信仰得,倒显得理屈词穷,低声下气,有时还露出一点羞涩。
我们都经历过耳提面命得、灌输式得教育,至今,这样得教育也还没有绝迹,于是大家对涉嫌要教育我们得东西都很敏感,身体会自动生成一
种抗体,进行排斥,或者采取放纵自己得方式,以为我们只需要娱乐。这种自轻自贱其实是自己骗自己,自己麻醉自己。 夜深人静得时候,我们扪心自问,这种随波逐流、没心没肺、几乎完全物质化、只求一时快乐得日子,真得是我们所需要得吗? 过去讲反潮流,现在讲顺应潮流,与时俱进,但无论如何,有些东西该坚持得还是应该坚持。我看《孔子》最感动我得地方,就是他终其一生对自己得信念始终矢志不渝地坚持。不被人理解,不被人接受又如何呢?只要有机会,还是要宣扬自己所信奉得精神、理想和信仰。拍《孔子》得,更应该学习孔子得这种精神。
说到底,理直气壮地宣扬一种精神并不难,难得是你是不是真得拥有这样一种精神,并准备用它指导自己得行动!
《孔子》中,孔子来到卫国,卫国国君问孔子:"卫国人多,该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让人们富裕起来。"卫国国君继而问:"可是一部分已经富裕起来了,国家还是乱,怎么办?"孔子说:"教化人们!"这一段,也许是对当今中国得折射吧。
在《阿凡达》美国文化和电脑特技得强烈攻势下,《孔子》仍然自信地屹立在影院得上映期内,也许正体现了某些国人得良苦用心:重拾传统文化,提倡仁义道德!
孔子电影观后感篇3
第一次看此片可能是去年的五六月份,当时是一种泛泛的感觉,中规中矩,里面的政局、人物让我有点混乱。这之后,论语断断续续读了半年多,最近井上靖的小说也看了,于是对孔子及其弟子多了许多粗浅的认识,今日翻来重看,果然又是另一种感觉,至少里面的众人物、各个场景、孔子的很多话已经比较熟悉和明了了。片子其实不算太差,比如孔子各个弟子的基本性格和作用都是刻画出来了,能有亲切之感,演员选的大体还是比较合适的。但对于只是对孔子如雷贯耳,对其生平、学说只是有些符号化了解的人来说,这片确实平淡了,这只不过是一个稍有成就的古代人物的传记片而已,换个人也可以有差不多的感觉。
周游列国是最能体现孔子精神的地方,但片中给的比重很小,比例有点失调,孔子与季氏的恩怨成了一条主线,本片的孔子只是一个失意受排挤而被迫出走的政治家。孔子的政治、军事上的表现涉及过多,或者说并不是这方面着墨过多了,而是作为思想家、教育家的孔子刻画太不够,人格魅力表现的不够,他的很多行为、言论,在片中一闪而过,对于很多观众来说,这只是一句话,难以理解其背后的意义。比较遗憾的是,这次刻意注意了下在陈绝粮一段,片中居然没加入子路“君子亦有穷乎”一句,孔子“君子故穷小人穷斯滥”的回答是非常能体现孔子的品格。
相比井上靖的小说就不错,重点全在周游列国,写出了夫子的人格魅力,论语上很多死板的话顿时鲜活了,让我感动,电影比之就平淡了,当然电影光拍周游可能也不行,这样没了很多背景,人们会更加不理解,怎么一直这么落魄。而且,对于孔子这样的人,以及许多在文献中只有几十个字乃至几个字的场景,要将之视觉化,要能让男女老少都能看进去,太难了。拍成这样已经不错了。
孔子电影观后感篇4
孔子是个伟人,名人。他在我们心目中光环无数。我们最了解他的便是他作为教育家的身份,有72名出色的学生。看这部电影之前,对他政治家的身份知之甚少。。。甚至也有误解,他只是一介有着深邃思想却始终不得志儒士,更不懂射箭之类的武术。毕竟我不是专门研究历史或者电影的人。孔子这个人难拍,原因是放在短短两个小时内如何能展示他的一生。这个地方就得有详有略,有轻有重。
电影的脉络很清晰:出任大司寇—齐鲁会盟—隳三都—周游列国—返回故土。同时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从政,展示了孔子的政治与军事手腕与抱负;第二个是遭佞臣排挤周游列国,传道授业的辛酸流亡生涯。如果从梦想的角度来看,就是由造梦—挫折—顿悟的人生经历,表现了政治家思想家对理想的执着。
从政的那一段很精彩,让我看到一个很有才辩与谋略的孔子。在年祭大会上公然挑战三桓之首的季桓子,巧辩公孙氏,要求废除奴隶殉葬的恶俗;齐鲁夹谷会面时面对齐大军的威势,公然上演类似的“空城计”。正当孔子下猛药“隳三都”,不料计谋却被孔子的车夫给听了去,使得季氏早有防备,其后齐国鲁公害怕三桓与齐国的强大势力,放弃了削减三桓的好机会。我看到孔子政治蓝图失败后的痛,是君王放弃了与他一起坚持筑梦的痛。
他有点理解“上善若水”了。虽然鲁国容不下他,但他的政治理想还在,为此,他是不惜和家人分离,与弟子们开始了颠沛流离的游说生涯。一走就是十几年。那可是个战乱的年代,兵戈相对,哪个君王会重用他所说的礼?卫王骂他书呆子,宋王驱逐他,连传道授业的位置也不给。而生活又是如此的艰辛,一碗汤都要分一群人喝。最让我心酸的就是颜回与子路的死,一个为了捡掉进冰窟窿里的竹简活活冻死,一个在乱枪刺穿至死时都记得师傅所言的礼。而孔子不言不发,内心却悲痛万分,难以言喻。
当季桓子的儿子找到他,恳请他回归故土,他郑重的说出专心教书授人的话。他确实领悟了,当今的世界知音难觅,他的理想抱负很难在这辈子施展。白发苍苍的老人在立书授业中安祥晚年,内心却又形单影只。
这部戏所反映的是孔子一生在追求以礼平天下的大梦,虽败犹荣。而我们追求的,不过是个人的小梦。我想,不管是大梦还是小梦,有梦想,敢坚持的人就是勇敢的人,就是令人钦佩的人。像甜蜜蜜里那对来香港寻觅赚钱机遇的内地男女,女的对男的说过:你的理想呢就是娶小婷结婚,而我的就是挣钱买房子,在香港闯出自己的一片天。无论理想多么渺小,他们总归努力过实现过。在战争年代,人连家都没有了,还谈什么理想?孔子这样的先知,真的很难能可贵;在这个和平年代,人最怕的,恐怕还是没有方向的活着。
我无所谓戏的可信度与拍摄的艺术性,因为电影所反映的人物与真实的史实总会有差别的。但我觉得这个剧情不错,一个镜头颇令我感动:孔子面对公孙氏的反叛,命将士用火攻从城墙上推下无数燃烧的汽油桶,他不停的打鼓,打鼓,直到筋疲力竭。望着城下一片火海中,无数士兵在地上痛得翻滚,死去活来,他的眼神是复杂的,坚定而又怜悯。战斗总是残酷的,无辜士兵的牺牲让他于心不忍,这更加坚定了他以礼治国的决心。
所以,我相信,以平常心对待这部电影,必然会看出点点滴滴的感悟。坚持梦想。。。最让我感动了。。。还有,庆幸自己生活在和平年代。
孔子电影观后感篇5
孔端友南渡衢州行使衍圣公权力期间,曲阜早已沦入金兵之手。在宋高宗帮助孔氏家族在衢州定居之后不久,与南宋政权对峙的金熙宗于南宋绍兴八年将孔端友胞弟之子封为衍圣公。自此,孔子世家内有了两个衍圣公,形成南北两宗的局面。也有资料记载,当时崛起的蒙古族为了笼络人心,也册封了孔子第51代孙孔元为衍圣公。这样看来,当时中国有3位衍圣公,而正宗实在衢州。元初,衢州第六代衍圣公、孔子第53代孙孔洙重修家庙于衢州城南(今道贯巷南端崇文坊内)。元世祖忽必烈统一中国之后,认为孔氏南北二宗也应统一于一个衍圣公,便召孔洙赴京载爵去曲阜奉祀。孔洙以先祖庐墓在衢,且衢州已建家庙,不忍举家北上为由,让爵于曲阜族弟孔治。这就是历来被人们传颂的“孔洙让爵”。孔洙南归衢州侍奉老母,南宗自此失去了爵位。后来史料记载,元世祖赞孔洙“宁遣荣而不违道,真圣人后也”,便改封他为国子监祭酒并提举浙东学校,从而结束了孔氏南宗与北宗两个衍圣公的局面。南宗从此断爵中衰,这也是孔氏南宗如今远比北宗沉寂的重要原因。失去爵位是孔氏南宗命运的一个重大转折。南宗族人之前享受朝廷赐予的各种免赋役的特权,但失爵后形同平民,服役,纳税,导致子弟出仕的机会大大减少,后又遇元末兵火不断,家庙甚至圮坏不治。南宗的政治经济地位逐渐衰落。
孔子电影观后感篇6
看过的人都不至于只打一星,这个故事桥段本身是完整的,扣帽子加光环这种事没人扛得起,所以静静的叙事静静的抒情周游列国无信仰欺男霸女说教狂小人物赌欢一场罢了没必要与什么真正的孔子历史上的孔子造次比对吧,真正的孔子也无非是他分裂了才圆满了私心对政治幻想的期待.导演用紊乱的第一人称思路来表达无乡之人固然不对至于什么"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种儿戏话语,可爱之极,勿施于人又怎样,出于职责和符合职责实际上可能是两码事,敢说救人救火此行完全能排除掉私利吗,就算是杀人放火那你事后也能找一座山那么多相对的善,当然康和孔二人都是出于善心并深谙普遍化和最大最小化原则,因此两边都是一经提出即惊世骇俗,然而非质料性的道德原则毕竟迟早缺乏一个善的采纳理由对不对?为了维护以目的为价值本身的纯洁性不得不牺牲普遍适用性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话真心不假是个crap,大街上没人愿意捡垃圾,精神正常的人也不会去故意施为让别人捡垃圾,除非垃圾堆到胁迫人类生存了,这又与人的最大利益是自我保存相违背那会推动新的契约形式出现所以问题不大,大街上全是珠宝你自己清心寡欲不去捡那也谈不上什么道德,但是你以寡欲为欲,以不拾金为欲的高尚行为首先1.极有可能是出于私心且卑下的考虑,于是这套说辞顺利避开了道德考量的公共理性尺度,孔也是道德主体为自身立法,康德也是道德主体为自身立法,但孔所理想的人造人格无法保持对这个社会的始终的修正心态,如果不是性本趋之于自利,谁需要从一而终的审慎啊
2又有什么资格否决别人朝富又不犯法的本能欲望呢,己所不欲尽是一条消极的做人底线,它却未能像差别原则那样提供一个保底的理性安全网
3只要金子够多不至于拾到打起来那么拾金和拾垃圾是同一回事不牵扯德性界定,
4于是你的国家只要通过适当催眠政策来错位金钱粪土的辨析能力,那么拾金和拾垃圾仍然还是一回事,内外皆缺乏主张权的公民们无理由能在基本益品的选择上达成共识
5为己所欲之人必丛而欲之并且是"善欲"的强权逻辑提供又一个循环论证
6悲剧的是当你以不欲为欲的当下便优先选择了一个善,而康孔二人的善论都是需要推而广之能够被永恒地普遍化的,纯程序性的逻辑检验无法不扯进利害关系否则.至贵至富可爱可求者从并不是异于彼者,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不难一眼看到己所不欲论的尽头-它终将走向自己的反面大局不改依然是allagainst all
7一个无条件的善在康德实践理性理论里有,但是在孔子里并没有,一个人对他人的消极理性尊重度很可能在他人眼中是积极地干涉了他人的理性能动性
8孔子如若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作为君子立人的标准,那么光是己所不欲这一项只能培养出"了无牵挂的个人",与其德性界定的立人初衷南辕北辙,与其什么光耀千古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还不如"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一句流行歌词,这是真的,献出爱也就献出了宽恕献出让步现出空间根除稀缺这一千古第一难题因为说到底,孔家首先盗取了你作为一个消费者的自由,空留一副选择障碍尸身,再醍醐灌顶般指定一个空间容你实现潜能,这不是坑爹么?还动用你自由意志了有没有?死神好吗,从一个不爱政治的人口中说出天好的善理想,这件言说(说教)行为道德吗.勿施于人正是最后一道游戏规则,这就是孔子的思路,物质缺乏与利己主义同时被人格克服,于是只有在孔子设计的历史初始状态才发生这样的奇景:每一个人理性自律却不自决内务,没有人能为一个公正的占有原则提出理智辩护,每个人越往历史的正轴迈进一步就越是发自良心自愿重回财产无占有状态,然后在教化的力量彻底来临的前夜,启蒙之光照亮每一个无能为力运用自己的理智的人之前,期之以实落之不空把那至善来实现,那将是一个了无牵挂的共产共出的社会,这样的社会不再唯恐终不得孔颜真乐何在。
孔子电影观后感篇7
电影《孔子》是很早之前就有了,为什么今天我还是要写观后感呢?因为我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应该有自己的文化信仰。谈到文化信仰我们想到的那首当其冲的就是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因其母祷告于你丘山而得名。电影中孔子的出场已经是一个大夫的身份了。但是孔子的身世是不幸的,早失双亲,所以孔子对下层百姓的疾苦特别的关注,回到电影上来。电影中的周润发给我们很好的诠释了孔子的许多东西,让你不得不佩服他的演技。电影《孔子》里面有很多与史书记载不一样的地方,首先就是前面的孔子擂鼓为战士壮威,接着是孔子与鲁公一起出面说服齐王收复失地然后就是孔子最喜欢的弟子颜回的死,都与历史不符。史书上没有记载孔子与鲁公一起去谈判的,而记载的是孔子从天而降前来护驾的,这样一改似乎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历史上也没有类似于有沉书入水然后颜回去捞的事情。颜回史书里面的记载是穷死的,不免有些窝囊,这样一改反倒显得他对书籍和老师的热爱,真正热爱书的人确实会不顾自己的性命去救书的,没有什么迂腐之处!
电影中孔子会见南子的绯闻也被大肆渲染,让人觉得孔子不再是一个高不可碰的圣人而是一个有感情有思想的凡人,孔子也有七情六欲,有一句台词是“吾未见如此好色如好德者”,这是我觉得全片中最妙的台词,面对一个风情万种母仪天下的女子,就算是孔子也会动容的吧!
全篇最感人的一幕我觉得是孔子和一群弟子一起回到鲁国以后,孔子跪在城门下,磕头行礼口中反复念叨着:“我的祖国,我终于回来了!”这个时候孔子已经年过半百了,但是还是不能忘记自己的祖国,尽管曾经别人赶他走,但是当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还是选择了回国。这种胸襟不愧是我们的圣人,这里看得出孔子的伟大!
看电影孔子,我们用平常心看他的可爱,用恭敬心看他的伟大:原来这就是我们的圣人孔子传奇的一生!
孔子电影观后感篇8
春秋割据,各国战乱,孔子的年代就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中。他和他的弟子们颠沛流离,周游列国十几年。一直未曾放弃的是礼义仁和。我带着并不是很高的期望去看这部影片。两个多小时,和场内的观众一起,很安静地看完。正如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但孔子带给我的,不仅是故事和情节那么简单。他留下的,是一个形象,一种精神,连同他身后的弟子一起,或许大多是文文弱弱的读书人。但你感觉到的必定是如海涛般的千军万马,统领着一个时代。
电影中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懈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孔子力主禁止活人献祭的戏,十分精彩。朝堂之上发哥舌战群儒,圆形的会场,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这样的,整个场景很像古罗马元老院或者现在英国议会,呵呵,对待公山狃这种小人,最经典的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给个话啊”,展现了孔子的从容和智慧,更大是幽默。
另外就是老子和孔子那段仙境般的对话,也可在历史上找到印证,史书中有关于孔子向老子请教学问的记载,而电影中编剧为了剧情的需要,让孔子去回忆他和老子的对话,此情节并无不妥,反而可以从他们的对话中表现了儒道两家思想的同异。
颜回、子路、冉求,性格各异,但爱师如命,遵循礼仪仁和的精神如命。子路助卫国,冉求回鲁国效命。最牵动人心的是颜回,颜回是孔子最钟爱的弟子,外表文文弱弱却机智灵活、意志坚定。他死得那一幕,有很多人给出了负面的评价:矫情、假、搞笑。但我被感动了,我相信颜回不顾生命,甚至都没有想到生命,反复潜入水中挽救竹简的那一刻,很多观众也落泪了,我也相信当孔子一直抱着死去的颜回不肯放手的那个场面,震撼了万千人。
给我印象较深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之死,颜回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颜回为了抢救夫子的书简,放弃了自己的生命,这点让我很感动,在颜回的眼中,孔子的书简比自己的命都重要,仔细想想,正因为后来有着无数个颜回,我们现在才可以领悟到孔子的精神。当我看到孔子抱着颜回的尸体大哭,弟子们劝他:已经三个时辰了,已经缓不过来了。可是夫子依旧抱着,那个场面真的和悲惨。还有就是子路之死,子路其实是一个有勇无谋的人,但是他始终记着夫子的教诲,直到死的那一刻,仍记着夫子说过的:“君子正其衣冠”。夫子得知子路的死后,丧徒如丧子,但是夫子没有让泪流下,夫子依然很欣慰,欣慰的是自己的弟子虽然没有如偿所愿,但已得为仁。
我从电影《孔子》中感受到,我们应当学习孔子钻研学问的严谨态度,以及“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的学习精神,秉承孔子“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的做人格言,努力学习,提高自己的素质,成为一个有学问、正直、光明磊落、对国家有用的人。
孔子电影观后感篇9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此时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光,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和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和平,难道不就应吗?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此时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和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孔子电影观后感篇10
看了电影《孔子》后,我知道了孔子出生在鲁国,也就是现在的山东,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
那时侯人的打扮与现在的人不一样,男人都梳着一个发髻,穿着用粗布做成的衣服。那时侯的字都写在竹简上,非常麻烦,碰到水,字会慢慢消失。而且竹简很重,要用车子来搬运。比较起来,我们现在写字读书都方便多了。
孔子是个文武双全的人。他在鲁国当官的时候,打了很多胜仗,敌人都非常怕他。他的很多弟子也非常能干。
在孔子带着他的弟子们周游列国的路上,他们受冷受饿,非常艰苦,但是他们仍然保护好自己的书。在回鲁国的路上,地冻天寒、大雪纷飞,装满书的车子突然翻进了冰窟窿,弟子颜回不顾寒冷,跳进了进去,书被救回来了,颜回却失去了生命。
孔子还教育他的弟子,做人自己先要懂礼。所以他的`弟子子路在战场上被敌人围困的情况下,还要先整理好自己的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