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过腊八,家家户户都淘糯米,包豆包,做年糕。乡里人还会杀猪,做豆腐,让人们闻到了年味。
过了小年,人们便争着购买年货,一些人会到集市上购买鞭炮烟花,挑选春联;一些人会到市场上购买一些水果蔬菜,留着过年时招待客人;另一些人会到商店中挑选衣服,送给亲朋好友。年味愈加浓厚。
春节一大早,人们便起来贴春联,挂红灯,孩子们穿着棉大衣在楼下兴高采烈地放鞭炮。各大单位的门前挂上了大红灯笼,有的单位还在楼体边缘挂上了色彩斑斓的霓虹灯。街道中央隔离带中四季常青的松树也被缠绕上五颜六色的小彩灯,远看像一件色彩缤纷的纱衣。街道两旁的路灯也被人们用绳子连了起来,上面挂满了一个个红灯笼,美丽极了。春节让人们充分品尝年味。
除夕夜里,家家户户都围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中央电视台主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晚会从内容到形式,每年都有很大的变化,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让全世界的华人华侨尽情享受这顿丰盛的文化大餐。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交通的便利,一些人不再呆在家中过年,而是利用过年这段时间外出旅游,欣赏祖国的名山大川。一些白领由于工作忙,便会同全家人到饭店吃年夜饭,真是别有一番风趣。年味在悄悄变化着。
虽然年味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永不改变的是亲情。
年味儿:热闹。
昨天回老家看望爷爷奶奶,一进门儿,一股香喷喷的味道扑鼻而来,不用说,一定是爷爷奶奶做了饺子、包子、丸子——等我们回家过年。这可是难得的团聚,全家老老少少一个不差,都回老家过年了。
大人正忙着做饭,我们几个孩子也在“忙碌”——绞尽脑汁思考玩儿什么好呢?要玩儿点关于过年的,过年嘛,必须玩儿鞭炮啊!可我胆子又不大,不敢放烟花,只能放点儿比较安全的炮,比如“7寸电光花”,放出来好看、玩起来安全。我们立马“采购”回好多“电光花”,在院子里玩,大人们看见了,也“童心大发”,加入我们的“电光花大队”。
顿时,院子里热闹了起来,这就是年味儿——热闹。
年味儿:喜庆。
说到过年,就会联想到“红色”。灯笼是红的,新衣服是红的,春联是红的……整个中国都好像穿上了“红色大衣”。
前几天,家门口、超市、公园、广场、马路就有几串红灯笼在“随风摇曳”了,这鲜艳的红色,让城市焕然一新,平添了几分喜庆。
今天下午,有好多“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在我们的耳边响起,我就意识到,大家一定都换了新对联。我出门一看,城市的红色更加多了,每个商铺门上都换上了新的春联。
看着红灯笼、红对联,听着鞭炮声、烟花声,我不禁想起了王安石的诗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这就是年味儿——喜庆。
在此,雨溪祝大家一马平川,万马奔腾,天马行空,快马加鞭,马到成功,老马识途,车水马龙,龙马精神,在新的一年开心幸福每一天!
又到了年底,大街、小巷又飘满了年味儿。有年糕的糯味,鞭炮的硝味、春联的墨味……
鞭炮颂
过年,没有鞭炮可不行。鞭炮不但是驱祸纳福的工具,也是一个好玩具:“狗尾草”可谓火树银花,而在深蓝的天幕之上看见一朵朵绚丽鲜艳、红红绿绿的“出水芙蓉”可谓大饱眼福。虽有人短鞭炮曰:“因不冷静而自毁一生。”,道理是有,可鞭炮不是用自己昙花一现的生命制造了一条美丽的风景线以给人们带来欢乐吗?牺牲自己,贡献一生,多么可贵的鞭炮精神!
吟对联
就在鞭炮喧天之时,与它旗鼓相当的春联也上市了。它们可是“无声更胜有声”,一幅幅各不相同:有的字迹龙飞凤舞、入木三分;有的笔调行云流水,炉火纯青。一看就使人忍不住要买下几幅这神州大地上独有的文化。“左右工整,能简能详。既便言志,又供观赏”,人们只能在这样的词句中流连,赞叹创造对联的先人的智慧。
送灶官
旧历的廿三——小年,,似乎是大年初一的“彩排”。旧社会时,人们给纸像上的灶神嘴巴涂糖,企图粘住这位“管理员”之嘴使他不将家中恶事禀给玉帝,随后烧化纸像,名曰“辞灶”。现在仍有糖贩子,卖糖却只为大家品尝果腹,不再粘灶神嘴了。但老人们还会备些糖:脆香坚硬的花生糖,松软弹滑的牛皮糖,甜中带辣的姜糖……这是一个小型糖展览会。
年味儿,年味儿,它那么与众不同,引领我们踏着新年钟声来到新的一年!
回想起去年过年的情景,仍然记忆犹新。
我的外公在广州打工,因为那边天气温暖,我们全家一起到广州去过年。妈妈说,广州是一个开放的大都市,更是一个美丽的地方。果然,花红树绿,一派生气勃勃的景象。繁华的街道人流如潮,高耸入云的大厦鳞次栉比,笔直的公路车水马龙……到了晚上,耀眼的灯光一闪一闪,好像点点碎金,真是迷人。
过年那一天,就更热闹了。家家户户摆放着金桔,果实累累,黄煞枝头,象征着人们对来年吉祥如意的祈愿,大红的春联迎头可见,门联上的财神更是光彩耀人。到处都喜气洋洋的。不知不觉,到了黄昏,天边一片金黄,晚霞铺在天空,连雪白的云朵也镶嵌上了金边,白天的喧闹也渐渐平静了下来。
夜幕降临了,黑夜如一层黑纱笼罩着天空。年夜饭已经烧好了,一桌美味可口的菜,让我的口水“滚滚而来”。饭桌上外公喝着小酒,外婆一脸通红,爸爸妈妈一个劲的叫我多吃点。吃着吃着,外公忽然叹息起来,说,在外多年了,真想回家呀,回到上饶,那才真正的踏实……
外公的一番话,让我也觉得好像少了什么似的。脑海里浮现起在上饶过年的情景:窗外大雪纷纷,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绝于耳,每一声都显得那么温馨,那么熟悉。快吃年夜饭了,爷爷奶奶忙看时间,什么“8”发呀,“6”顺呀,总之选上一个吉利的钟点,爸爸拿着火红的鞭炮到楼下放,鞭炮声中,大家的祝福不断……
还有“雪花”――冬天的精灵,不知带给了我多少欢乐和回忆……
也许这就是大人们所说的“年味”,家乡的年味儿更甜,更醇,会永远弥漫在我的心里,弥漫在一个小小的城市里。
小时候的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最爱看的节目就是春节联欢晚会。对于我来说,没有什么比这过年七天更乐呵的了:贴春联,挂福字,包饺子,放鞭炮,一个个忙得不亦悦乎。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渐渐对春节失去了兴趣,人们都在忙,亲戚们根本没有时间聚在一起。春联依旧贴,红灯照样挂,鞭炮仍然放,可是总觉得春节不是这么回事,总觉得春节真的是越来越没有意思,越来越没有年味。
我经常想:“如果这样下去,那么再过几年,人们也许就要忘记春节这千年节日的习俗了?忘记了春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真正的味道了?”
不过,今年的除夕夜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今天大年三十,我一大早就和父母去姥姥家,我的亲人都聚到了那里。大家一起贴春联,挂福字,忙碌中隐隐透着一股年味。
中午,大家都聚到一起吃饭,大家畅谈这一年里的趣事和收获。共同畅想美好的未来。大家一个个敞开心胸,开怀大笑,所有的矛盾都在笑声中化解了。这时还有人在楼下放了一串象征辟邪的鞭炮。我从饭的香味中感到了一股浓浓的年味。
下午,大家高兴地架起麻将桌,玩起了麻将。输钱赢钱不重要,重要的是心情。大家一边玩着麻将,一边谈论。我们小孩打开电视,所有的节目都和过年有关,越发让我感到了浓重的年味。
晚上,我们全家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联欢晚会。时不时响起一阵阵笑声,大家笑的前仰后合。趁着过年的钟声还没有到来,我们下楼去放鞭炮,楼下也有人在放鞭炮,我们的和别人的鞭炮在空中交绘出一幅美丽的图画。从鞭炮的火药味中我嗅出一股浓厚的年味。
最令人激动的时刻来了!离新年的钟声只有10秒了!9-8-7-6-5-4-3-2-1!大家互相拜年,给亲友发短信,打电话祝福,一家老小其乐融融。
我很高兴,因为由此可以看出,人们并没有摒弃千年的传统,依然可以感觉到过年的“年味”,那就是一家老小的团团圆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