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忆昔》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诗词名句 2025-04-10 09:06: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忆昔  陆游 〔宋代〕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译文  回忆往日曾随军强渡渭水,在马背上看着遗民提着酒浆对我们哭诉......

  忆昔

  陆游 〔宋代〕

  忆昔从戎出渭滨,壶浆马首泣遗民。

  夜栖高冢占星象,昼上巢车望虏尘。

  共道功名方迫逐,岂知老病只逡巡。

  灯前抚卷空流涕,何限人间失意人。

  译文

  回忆往日曾随军强渡渭水,在马背上看着遗民提着酒浆对我们哭诉。

  夜里躺在高山上看着繁星,白天又在战车上眺望着胡虏逃跑的烟尘。

  都认为功名屈指可得,谁知道老了病了只能独自徘徊。

  一盏青灯下握着书卷徒然痛哭,怎会想到竟是这世上的失意之人。

  创作背景

  乾道八年(1172),陆游接受四川宣抚使王炎的邀请,赴南郑(汉中)襄赞军务,遂在当时的抗金重地南郑过了一段令他毕生难忘的军旅生活。诗人晚年,写了相当多的诗词回忆他这段军旅生活,这首诗就是其中一首。此诗写于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当时诗人处于闲职,以中奉大夫衔提举冲祐观。

  赏析

  “忆昔”这个题目,一般地说都应该包括两方面内容:对昔日生活的回顾和由此产生的感想。这首诗即分两部分来写。

  前两句写初到南郑。从南郑跨越秦岭,出大散关,即临渭河,所以说“出渭滨”。首句写作者当年曾随军强渡渭水,次句写关中百姓慰问宋军,并向他们泣诉在被占区所受到的屈辱,言外之意就是殷切期望宋军收复失地。三四句写在南郑的活动。这两句用“昼”“夜”概括全天活动,从中可以体会到作者以全部精力投入到北伐准备工作的炽烈感情。

  后四句是忆后的悲愤心情。“共道功名方迫逐”,用“大家都认为”功名屈指可待来展示诗人当年的壮志。“岂知老病只逡巡”,用“没有料到”作转折,使前面句句之意急转直下,至末二句则与前半首形成鲜明对比。如今他一边抚摸书卷,一边流泪。诗人灯下披览史书,联想自己,不由得悲从中来。

  此诗在章法上,每两句构成一个小的意群,再由这四个链条组成全篇,结构天成,思路精密。语言运用上,作者深于锤炼,比如“壶浆马首泣遗民”,一句三意,写尽了北方遗民的心情。第六句用“逡巡”写眼前,不仅表现了一个“老病”者的行动特征,而且刻画出一个有志之士无法施展抱负的彷徨心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5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