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农家叹》该如何理解?创作背景是什么?

诗词名句 2025-04-10 08:30: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农家叹  陆游 〔宋代〕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傥得食,......

  农家叹

  陆游 〔宋代〕

  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

  牛领疮见骨,叱叱犹夜耕。

  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

  门前谁剥啄?县吏征租声。

  一身入县庭,日夜穷笞搒。

  人孰不惮死?自计无由生。

  还家欲具说,恐伤父母情。

  老人傥得食,妻子鸿毛轻。

  译文

  所有的山坡都种上了麦子,所有的水田都种上了水稻。

  牛的颈部被磨破成疮,露出骨头,仍大声呵斥它连夜耕地。

  用尽全力耕田种地,只想要过上安稳快乐的日子。

  门前是谁在急促的敲门呀?是县吏一声声催促着把租税交。

  我被抓进那县府衙门,倍受刑杖拷打之苦。

  普天之下有谁不惧怕死亡呢?心中估量我怕是性命难保。

  放还家中想向家人详细说出,又怕伤害父母之情。

  唉!如果老人们能吃饱,妻子儿女的生命也只好视作鸿毛。

  赏析

  本诗以白描手法,站在一位农民的角度,反映他如何日夜劳动,向往过太平日子,但又受到官府滥征暴敛,以致无以维生的血泪遭遇。本诗一共可以分为三个部分。

  前六句为第一部分,写出农民辛勤劳作、心盼安慰的生活要求。农民只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因地制宜地耕种庄稼。犁牛颈背被日夜轭住,以致磨烂成疮,露出骨头。马、牛等家畜是农民的重要生产资料,农家视为至宝而百般爱护,何以伤害至此,联系“妻子鸿毛轻”句可知,父子、夫妇尚且不能相保,更何况是牲畜于此可见生存之艰难。前四句从空间(“有山皆种麦,有水皆种秔”)、时间(“叱叱犹夜耕”)两个角度说明靠耕地为生的农民的生存之艰难。“竭力事本业,所愿乐太平”,这两句说出农民的心愿。这里的“太平”,显然不是古代“三世”中的“太平盛世”,当取其平安、安稳之意。古代社会里,口腹之需有时尚难以满足,更何敢奢望太平盛世。

  中间六句为第二部分,写出农民在县衙遭受严刑拷打,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爱民如子”的道德伦理荡然无存。作者陆游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他对农民的艰辛不可能有深入的体会与认识,但是如果能睁开眼睛看现实,看着农民被捆绑着投进官衙、听着他们夜半三更传来的哀求哭嚎声,也就能冲破阶级局限,发出内心的声音。

  最后四句为第三部分,写出农民心中的巨大悲愤与对现实的无奈。

  作该诗时,作者陆游已经是退休在家、颐养天年的七十一岁老人,儒家“为生民立命”的民间情怀和诗人“不平则鸣”的使命感,使其突破阶级局限,记录了“农家之口义”,也是对现实政治无奈的“一声叹息”。

  创作背景

  该诗作于公元1195年(宋宁宗庆元元年)暮春时节,当时陆游已71岁,在山阴三山别业。作者在农村生活多年,又亲自参加农业劳动,对农民疾苦怀有深刻同情。于是作者便借农民口吻,创作了该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5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