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我们的常规生活,让我们的教学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历了疫情的我们也应避免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遵循新课标的要求,吸收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以及社会发展特点的语文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特点,让学生在语文世界里翱翔。本文主要根据疫情期间的语文教学实践经验,浅谈语文教学方法。
关键词:疫情教学 小学语文 教学方法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运用的主要阵地,也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摇篮。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离不开无数奋战在一线教师们的实践与创新,也离不开学生们的积极配合与反馈。特别是疫情期间教学方式从课堂转到了线上教学,教学方法也相应发生了改变。国家号召的“停课不停学”给教师们提供了一个改变教学方式创新教学方法的平台。疫情期间不一样的语文教学方法也给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实践提供了不一样的思路,让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新方法,不断思考到底应该教给孩子们什么。
一、让阅读融入学生的生活
著名诗人大作家普希金说过:“读书是最好的学习。”疫情期间,结合学生们在家上完规定时间的网课后有了大量的自主时间的特点,我让学生们充分利用好这个时间来阅读,扩大阅读量,丰富她们的视野。
1、关注时事,关注国家发展不仅能为写作积累素材,同时也属于小学生综合发展的一部分。我经常让他们阅读电视、手机以及报刊上的新闻,了解国内外疫情的形势。结合三年级语文复述课文内容这一要求,让学生们把自己感兴趣的新闻记下来并用简洁的语言复述出来。这样不仅能拓宽他们的视野,还能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
2、阅读寓言故事与人物传记故事。结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二的阅读要求,要求孩子们查找并阅读国内外有名的寓言故事和人物传记。利用微信班级小管家让学生阅读打卡,督促学生每天阅读并保证有一定的阅读量,并采用小组交流分享的方式来了解不同故事与人物。通过阅读能让他们了解国家的文化以及其中蕴含的道理,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书中找到正确的榜样。
阅读是孩子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通过阅读孩子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世界,无论是疫情期间还是疫情结束后都应该加强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培养,让阅读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在复课后,我们依然能够运用微信、QQ等线上学习工具来布置阅读任务并打卡,让学生们在放学完成作业后花15分钟来阅读一段文字或者一个小故事,培养每日阅读的好习惯,让生活变成一本深不可测的书。例如,三年级教师可以布置《安徒生童话》、《稻草人》、《格林童话》三本童话故事书的阅读任务。先在微信班级小管家上建立一个阅读打卡任务,家长们加入并每天督促孩子们阅读一个童话故事,拍视频上传打卡。这样不仅能丰富学生们的课外生活,还能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读完三本童话故事书,增加学生们的阅读量。
二、合理利用线上资源,为学习提供保障
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很明显的一个优点就是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完完全全地融合到了一起。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这个优点,加强利用网络在线课程资源让教学更好的完成。由于面临教学方式的改变,部分老师在疫情期间不能很好的驾驭线上教学模式,不能很好地让学生参与语文课程的学习。针对这种现象,教师应该转变观念,不断学习,创新与改进线上教学形式,提高在线教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率。
在如今这样一个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网络上的资源层出不穷,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也要进行筛选甄别,选出最适合本班学习特点的在线学习平台与教学方法,这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疫情的特殊背景,教师和学生只能通过屏幕上课,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家利用网络资源和语文教材进行自主学习,还可以邀请家长对学生进行监督并将作业完成情况拍照发到群里,通过语文学习微信群来进行远程辅导和在线答疑,促进学生有效率地学习。
学校复课后,为了能够及时地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中的疑惑,教师也可以利用好网络资源,引导学生利用空余时间进行自主地学习,可以适当地建立利用学生答疑群,来实现教师对学生的远程辅导教育,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在家进行学习,有利于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前,教师可以使用“梅语文”公众号上的微课资源,在布置预习任务时,让学生们在家先看预习微课,完成预习练习,这样的自主学习使学生们能提前熟悉课文内容与知识点,为以后的课堂学习打下基础。特别是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们通过微课学习,了解到诗歌的背景与作者简介,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意境,领会诗人的情感,学生们的学习效率更高,教师的教学效果更好。例如,教师在上古诗《山行》这一课时,可以先从网上搜集《山行》微课资料,重点收集关于《山行》写作背景与杜牧简介的资料并通过学习群呈现给孩子们,让他们提前预习。这些视频与资料能给学生们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他们直观了解古诗中所写的景色,感受秋天的美景,进而体会到诗人对秋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注重学生的说话训练
说话能力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语文教育家叶圣陶说过:“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最为基本,说的功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 满元祥. 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说话训练[J]. 甘肃农业, 2011, 000(005):44-45.
]由此可以看来,说话能力需要从小就开始培养。语文要素中“说”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小学教学的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小学生的说话能力,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注重对学生说话能力的训练,要注意发挥听、说对思维、读、写的带动作用,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1、精心设计教案,让学生敢说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设计好要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并设计好问题的难易程度,那些容易回答的问题,让胆子小的,不善言谈的,学习困难的同学来回答,让他们也能体会回答问题的喜悦,通过经常锻炼,他们也能勇敢地回答问题了。当学生回答问题错误之后,教师要正确引导、提示,不能批评甚至羞辱学生,如若在课堂上对答错问题的学生严厉训斥或者讽刺,我们的课堂就会变成教师一个人的舞台。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保护学生想要说话的欲望,在备课时精心设计问题,教学中有意识地提问,并对学生们微小的进步加以鼓励表扬,采用激励手段及时巩固,就会远胜于平常教师上课时的苦口婆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不仅能逐步提高,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也会更加和谐融洽。
2、创造说话机会,让学生乐说
说话训练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说什么”,这也是写话、习作的保障。我们教师要创造说话的机会,给学生们展示的舞台,比如,定期举行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等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创设情景,让学生有话可说,有想说话的欲望,乐于说话。比如,利用语文课本中形象生动的插图进行说话训练,能培养学生们的观察想象能力。出示一副插图,先让学生们用自己的话来描述这幅图的内容,然后再看文中是怎样描述的,与自己的描述有何不同。课文插图不仅为学生学习课文提供了方便,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想象的空间。
比如,我在上三年级《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这一课时,先出示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们描绘出图片内容,学生们的答案很直接“图片中有一个小孩子正走在掉满黄色落叶的路上。”或者是“我看到了一个背着书包的孩子,树和落叶。”随着深入讲解,学生们会逐步了解到作者是如何描述这幅图片的,“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通过学习对比就可以看出自己的描述与文中的描述之间有何差别,从而学习文中运用比喻句形象生动的表达方法。
能力的形成,需要反复不断地训练,从备课到上课,从作业到辅导,要让说话训练贯穿到每一个教学环节中。
总之,教育教学要跟上时代的变化,审时度势。疫情过后,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固步自封,要理性深入追寻教育的本质,不断反思研究,研究自己、改革教学方法,改进教学,让学生们以更快的脚步适应课堂学习,也让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高效率地学习,更快乐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