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拓跋宏是献文帝拓跋弘长子,天安二年(公元467年)八月生于平城(今山西大同),皇兴二年(公元469年)六月被立为皇太子。拓跋宏的母亲李夫人在他被立为太子时被赐死。拓跋宏由祖母冯太后抚养。皇兴五年(公元471年)八月,拓跋宏刚长到5岁,父亲献文帝拔跋弘便把皇位让给了他,是为孝文帝。
拓跋宏继位后,由陆香发等诸大臣辅政,父亲作为太上皇亦过问军国大事。5年后,献文帝被冯太后毒死,冯太后以太皇太后的身份,临朝称制。
冯太后是长乐信都(今河北冀县)人。她的祖父冯弘和伯父冯跋是北燕王国的国君。父亲冯朗投降北魏,做秦、雍二州的刺史,后来被杀。冯太后生于长安,父亲被杀后便投奔姑母。她的姑母是魏太武帝的妃子。故冯太后能在宫中接受教育,知书达理。14岁时,文成帝即位,她被选为妃子,后来成为皇后。文成帝死后,献文帝拓跋弘即位,她就成了皇太后。和平六年(公元465年),文成帝死后,丞相乙浑乘机专权,任意杀害异己,决断国事。这时献文帝还只有12岁,冯太后24岁,她果断杀死了丞相乙浑,掌握了国家大权,临朝称制。一年后拓跋宏出生,她将拓跋宏收入自己宫中,亲加抚养,把政权交给献文帝。献文帝死后,拓跋宏幼年继位,冯太后便再次临朝称制。
冯太后自己粗通文墨,十分注意对拓跋宏的培养教育,专门给他安排了汉族士人做师傅,学习儒家经典。拓跋宏聪明勤奋,喜好读书,有很高的汉文化修养。拓跋宏秉性孝谨,因3岁时母亲便被赐死,他始终不知生母是谁。他从小跟着冯太后,便将冯太后看做亲生母亲一样。冯太后开始并不喜欢拓跋宏,因为他早熟、机灵,太后担心他长大了对自己不利,曾在严寒时候,把他关在一间空屋子里面,只让他穿着单衣,并且三天没给他饭吃,打算将他废掉。幸而大臣上疏力争,方才把他放出。后来又有一个太监向冯太后讲拓跋宏的坏话,冯太后大为生气,用杖把拓跋宏打了一顿,拓跋宏无故受杖,却毫无怨恨,也没有加以申辩。自父亲献文帝死后,拓跋宏越发孝顺冯太后,无论大小事情,都要报知冯太后。冯太后逐渐开始指导年少的拓跋宏处理国家大事。
北魏建国后,对文武百官一直不设俸禄。在战争时期,将士以掳掠为生;统一中原后,官吏便靠贪污盘剥百姓过日子。北魏统治者逐渐认识到了贪污给政府造成的危机。远在太武帝时,便开始了对贪污的惩罚,之后北魏各代帝王也都分别下令严禁贪污,但因始终没有解决官吏的俸禄问题,所以贪污现象屡禁不止,并且越来越严重,引起了人民不断的反抗。太和八年(公元484年),在冯太后的辅助下,拓跋宏正式下令实行俸禄制,规定犯赃绢一匹以上的处死刑,枉法者一律处死。自太和八年六月正式班禄,到这一年的九月,刺史以下的官吏因犯赃被发觉的40多人,都处了死罪。其中有一人叫李洪的,是拓跋宏的舅公,任秦、益二州刺史,既是显宦,又是贵戚,地方官员不敢给他定罪。拓跋宏便令将他从任所押到平城,召集了众大臣,自己亲自审问,然后赐死,以显示自己班禄及禁绝贪污行为的决心。一时间,受禄的官吏人人自警,北魏的吏治也出现了比较清明的气象。
自西晋末年以来,北方连年混战,田园荒芜,人口锐减。豪强地主趁机兼并土地,农民为了逃避繁重的徭役,往往荫附于豪强之家,或逃亡流徙,使北魏政权直接控制的耕地和人口减少,大量荒地无人耕种,严重影响政府的财政收入。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保证国家的财政来源,冯太后、拓跋宏不顾豪强大族守旧势力的反对,决心限制豪强势力,同他们争夺耕地和农民。太和九年(公元485年)十月,大臣李安世向拓跋宏上书,提出均田建议。拓跋宏马上采纳了这一建议,在全国实行均田。规定凡15岁以上的男子和妇女,都可以得到政府授予的土地,露田男子每人40亩,妇人20亩,到了年老不能劳动或死后,再把土地还给政府。男子每人还可有桑田20亩,用为种植桑、榆、枣树,不种桑的地方,则给麻田,男子10亩,妇人5亩。桑、麻田均可世代相传,不用交还。奴婢和一般百姓同样受田,耕牛也可受田,每头牛受露田30亩,每户限4头牛。又规定了新的租调制度,一夫一妇每年帛一匹、粟二石,这个数量比原来要少。这样有利于吸引原来的荫户和流浪者,重新成为国家的编户。由于耕者有其田,对生产的发展和政府收入的增加大为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