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术论文是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理论文章。教育论文是学术论文的一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范文六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1
蒙台梭利有一个精彩论断:儿童拥有一份吸收性心智。儿童出生后4—6年,是形成健康的独立意识的关键时期。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习得的是与成人直接接触中感受最为真切、最为深刻的社会性行为。在这一时期,如果成人能积极鼓励儿童的独创性和想象力,就有助于培养其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的目的的勇气。反之,儿童就会缺乏自信心,产生内疚感。“健康”除了指生理正常无病痛外,还包括心理健康。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教师和家长一般比较重视幼儿的身体健康,却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幼儿园教师有必要重视幼儿心理健康这一问题。要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孩子真正“健康”,我认为教师应做到如下几点:
> 一、热爱幼儿
教师对幼儿的爱是教育中最宝贵的营养。只有沐浴在爱的甘霖下的幼儿才会有安全感,才能适应幼儿园环境,学会与同伴、教师交往,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幼儿总是先感受到成人对自己的爱,进而才能发展到爱周围的人。如果教师不爱幼儿,幼儿就无法适应冷漠的幼儿园环境与温馨的家庭环境间的巨大反差,就会怕上幼儿园,怕老师,患“幼儿园恐惧症”。
> 二、尊重幼儿
马斯洛有一句著名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的。”尊重儿童是幼儿心理健康成长的前提,是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保证。尊重幼儿,主要表现在平等、民主地对待幼儿,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让幼儿主动地发展。幼儿有其独立存在的价值,教师要尊重其权利和地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往往以长者自居,要幼儿听命于自己,否则就批评惩罚或斥责,要么不准参加游戏,要么罚站……其实,幼儿出现“对抗”行为一定事出有因,且这正是其独立意识和自主性萌发的表现。因而遇到冲突,教师要研究其原因,再作处理。“听话的孩子才是乖孩子”的陈旧观念一定要剔除。另外教师要尊重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给予其充分活动和自我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如果成人的言行中处处体现着对幼儿的尊重,就会使幼儿意识到他们在这个世界上是有价值、有能力和必不可少的,从而帮助他们获得积极的自我概念;如果幼儿发现自己是被忽视的,又经常为做错事遭到责备,幼儿会逐渐在心里确认自己是无能的,进而导致幼儿丧失最基本的自尊与自信,建立起消极的自我概念。作为一种稳固的心理特征,幼儿的自我概念一经确立,便会相对持久地保持下去。我们无法相信,一个整天要服从于成人指令或是不时遭成人指责的幼儿会构建出活泼开朗、宽容友善的人格特征。因而“尊重幼儿”这一行为本身所内含的潜在教育价值是不该也不能被忽视的。
>三、创设一个适合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环境
首先,教师应注意自身的心理健康。有的教师情绪沮丧时,态度粗暴生硬;情绪愉快时,就无原则地迁就容忍。教师的情绪波动最易导致孩子产生心理障碍,所以教师应始终保持平和愉快的心境,使幼儿生活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之中。其次,要为幼儿提供充满生机、能陶冶心灵的自然环境,让孩子多接触大自然,陶冶他们的情操,培养其审美情趣。
最后,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一个自由活动的游戏场所,以及有吸引力的玩具,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游戏。儿童只有在自己选择的有兴趣的活动中,才能达到专注和自主,此时,他们的困扰将会消失,梦魇不再出现,行为问题会逐渐减少,食欲与健康也会恢复如常。如艺术教育活动就能充分发挥幼儿的爱美天性,使幼儿的人格变得高尚、精神生活变得丰富多彩。
> 四、参与并引导幼儿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
同伴关系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同伴中受欢迎的幼儿会有安全感、归属感;反之,会产生孤独感、自卑感。现在,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建立良好同伴关系对其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教师要以“大朋友”的身份参与到幼儿的交往中,如引导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学会合作;教育幼儿助人为乐;鼓励小朋友在父母带领下彼此串门等。在这种开放环境中,幼儿交往机会多,更利于其健康心理的形成。
> 五、加强家园合作
近些年来,幼儿产生情绪和心理问题的人数比例在升高。究其原因,大多由社会和家庭生活紧张、家庭变化、家庭教养态度和方式不当、家庭人际交往缺乏等原因引起。所以,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在思想及行为上必须保持一致。出现问题,教师们要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取得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共同采取行动,消除幼儿心理健康障碍,这样才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2
>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原由分析
在了解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及其必要性之后,我们要对孩子们的心理进行必要的分析,从而了解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接触到的层面,来更好的对幼儿心理健康进行教育。幼儿心理问题的形成主要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独生子女
这类孩子缺少一起玩耍的同伴,与同龄的孩子交流较少,经常独自一人或与长辈玩耍,进入幼儿园后会比较内向胆小,与同学们的互动交流缺乏,从而导致孩子性格孤僻内向,缺乏交流能力与团结合作精神。
2.隔代教育
由于孩子家长忙于事业,将孩子交与老人看管,缺少了与孩子的交流,而老人们对孩子疼爱较多,孩子们在心理情感上的交流就出现了空缺,而且也剥夺了孩子们自我发展的空间,使孩子们在独立自主能力方面出现欠缺。
3.溺爱过多
由于现阶段家庭条件普遍较为富足,所以家长们对孩子的要求基本上都能满足,这样一来,孩子们的眼光也越来越高,造成孩子们都想当然的认为需求应该得到满足,致使孩子对什么事都满不在乎,且要求也越来越高。
4.家长期望值太高
家长的高期望值,会导致家长对待孩子的方式的错误,使孩子遭到压迫,而到幼儿园之后,难免产生解放的感觉,从而使孩子们在幼儿园更加调皮任性。这些方面往往是大人们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教育造成了忽视,从而导致孩子们心理上的问题,甚至导致孩子性格的扭曲。所以我们要抓住孩子们的心理,有目的的去了解并引导孩子们的心理状态,给予孩子们良好的心理教育。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建议
良好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使得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顺利进行,为了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施行,这里有一些很不错的建议:
1.组织活动
组织活动指的是多多组织一些学生们之间的互动交流活动,例如“找朋友”、“猫抓老鼠”之类的游戏,让同学们都参与进去,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并且可以培养孩子们团结合作,互帮互助的良好品质。
2.以身作则
孩子们常常会将大人们的做法看在眼里,并且会模仿,所以这就需要大人们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在孩子们面前注意言行举止,并且要尊重孩子们。这样,孩子们才会学会尊重他人,与他人相处的也会更加友好和谐。
3.建立关系
不管是家长与孩子之间还是老师与孩子之间都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不能够盲目的去对孩子进行管教,应该与孩子之间建立充满爱意的亲子或师生情谊。大人们的一些善意的言语或者举动,都能够使孩子们感到亲切和温暖,特别是那些内向孤僻的孩子,会使他们拾起自信,变得开朗活泼。对于一些调皮的的孩子,当他们犯错之后,不能进行严厉的教训或者体罚,大人们应该多一些宽容和体谅,应该善意的去引导孩子们,多些鼓励,为孩子们建议一个和谐、健康的心理成长环境。
4.利用榜样
当孩子们在生活或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不能只是灌输一些解决困难和挫折的方法。其他的一些孩子们也一定会在学习或生活中遇到挫折,应该给孩子们说一些其他孩子们解决难题的事情,在孩子们的心中建立一些榜样,让孩子们能够拥有克服困难的决心,让孩子们变得自强。一些挫折也会很好的去教育孩子们,给孩子们一些人生启示,让孩子们更好的成长和面对以后的生活。能够做到这些,孩子们在成长的道路上想必会更加的健康和快乐。能够使孩子们的心里成长更加的健康和良好。
>三、总结
总之,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与孩子们成长的周边环境息息相关的。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而是关乎孩子们未来甚至民族未来的大事。大人们都应该对孩子们更加的尊重和重视,让所有的孩子们在温暖健康的环境下快乐的成长。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3
心理健康关系着孩子们的成长和发展,因此,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长大后在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更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心理健康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
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
(二)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
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有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
(三)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四)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
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
>二、现今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缺乏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二)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
(三)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实施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如何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以及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
(四)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有些幼儿教师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对幼儿心理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本是一件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能使幼儿园的努力付诸东流。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发生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而在某些幼儿园中,幼儿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教师就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
>三、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问题的途径
(一)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应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地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二)重视知行统一,把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日常教育活动中
在高度重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尊重幼儿,关注幼儿,把在心理上对教育理念的重视落实到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当中。
(三)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水平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幼儿教师根据幼儿年龄及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适合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技巧和方法,以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们良好的情绪、性格、意志品质。
(四)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教师的心理维护,提高教师心理素质
幼儿园应关注教师心理健康,加强对教师的心理维护。工作中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工作氛围,以“情”管人,以“情”感人,尊重教师,激发教师们工作的积极性,让每位教师都能够体验成功,激发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和职业幸福感;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有利的平台,让他们体会成长的快乐,体会被尊重和被需要的心理满足感。
(五)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注重家园教育的一致性
利用多种形式对家长加强心理健康系统知识的培训,普及幼儿心理健康知识,对家长来说更显重要。
总之,加强幼儿园、家庭、社会教育的联系,广泛利用园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幼儿园、社会、家庭合一的教育环境,是培养幼儿健康心理的重要途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4
> 一、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含义
从字面意思来看它是指对幼儿进行辅导式的系统的可以提高其心理健康的教育式行为。幼儿处于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成长阶段,不仅包括外在体型的变化,心理、性格等内在的变化也是相当迅速,并且外部环境对内在的变化影响极大。外部环境大致可以归总为遗传与环境和教育两大类。幼儿的心理行为即精神活动,指幼儿内心世界的一种行为活动,包括情绪、性格、意志等。心理学家们经过长时间的研究总结发现,幼儿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最重要时期,即人们所讲的黄金时期。作为主要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必须结合幼儿发展时期的特点进行有方法、有技巧、有规律的正面教育。
>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一)幼儿教师教育意识浅薄,教育责任淡漠
多数人都非常重视和关注幼儿的健康,然而他们关注的只是可以用肉眼看见的身体的健康,对于幼儿心理健康的问题上很多人并不能看的很清楚。幼儿教师们相对也是比较重视幼儿在日常饮食与环境卫生方面,虽然文件规定要重视其心理健康,但是在教学中多数人都认为而又心理健康的教育属于父母或专业心理教育工作者,自己对其无能为力,这种心态经常导致幼儿教师们在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引导时忽略心理健康教育。同时,目前国内二胎政策虽说开放但迫于经济压力,许多家庭结构仍然比较单一,独生子女为主,一般父母均是上班族,白天辛劳工作晚上很少有精力陪孩子,学校的群体生活则成了幼儿的主要生存环境,教师对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责任直接关系到幼儿的健康成长发育。
(二)幼儿教师知识体系有待完善
由于幼儿教师队伍中良莠不齐,许多幼儿教师在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时候,并没有将知识体系系统化,知识概念清晰化。每每幼儿遇到心理问题的时候,仅仅只是进行简单的劝解,并为对其进行专业性的教育。或者在解决幼儿心理问题的时候由于自身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的匮乏、遗忘,而没有及时的适当的对幼儿进行正当的引导和教育。又或者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致使在实际生活中幼儿频频出现心理问题,等等现象都会影响幼儿心理的健康发育成长。
(三)幼儿教师自身素质有待提高
我们将关注点都侧重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却忽略了施教者本身的心理素质条件。‘言行身教’历来都是教育行业的行为标准,幼儿教师的言行举止、思想素质对幼儿的影响尤其大。它们作为教师的外在形象,同时也是面对广大幼儿的最直接形象对促进形成幼儿自己的行为准则影响很是直观,在幼儿的内心世界对教师是报以崇拜模仿心理的,所以教师的言行不容忽视。诚然,教师也是平凡的普通人,他们也会有失恋、悲伤、快乐、忧愁等等由家庭、社会造成的负面情绪,但是作为教师他们必须得有强大的心理素质去应对、掩埋这些记忆影响到孩子健康成长的负面信息。同时,前段时间红黄蓝教育机构事件等一系列侵犯幼儿身体、心理的行为更是让人悚然,令人发指,这种社会行为现象更加直接的告诉我们应该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剔除思想败坏、行为失常的糟粕,还教育届一片净土,抓教育方法的同时注重教育者才能更好的提高教育质量。
(四)家庭教育环境有待完善
时代的进步与科技的发展每个家庭经济条件也都得到了相应的改善。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很多的家庭都还是独生子女,家长们对孩子的宠爱已经达到负值,对孩子提出的合理的不合理的要求都应允,许多的家长都会不择手段的去满足自己孩子的物质要求,可是在孩子心理健康的教育问题上很多家长都因为不了解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导致孩子在这方面缺乏正确的指引,这就造成了身体和心理的天平一边倒的状态。幼儿在学校里被规章制度暂时束缚,一旦回到温暖的家中,脾气得到释放,愿望得到满足,人性得到解放,思想得到自由,家长对于孩子的溺爱也间接导致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更有些家长直接在孩子面前说老师管理的过于严格,要求太过苛刻等等,这又是制约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发挥功效的重要影响因素。
(五)社会外借环境有待净化
如今的社会科技发达,信息爆炸,并且来源众多,孩子们在多元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接触到不良信息,如:色情、暴力等,这些对于判别能力都处于成长阶段的幼儿来说都是诱惑,一旦迷恋后果万劫不复,心理的健康教育更是望尘莫及。
> 三、解决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对策
(一)强化教育观念和教育责任
加强对幼儿教师思想观念的教育,提高其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并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贯彻落实,多观察幼儿的心理行为,然后给予正确的指导,同时学会尊重幼儿的个性,根据不同幼儿的具体不同情况,针对性进行教育,制定符合实际、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符合心理学教育计划的心理学健康教育课程。在此基础上,结合趣味性教学进行教育,并且关注幼儿日常生活中的相关因素,进行全面的教育。
(二)提高教师团队的综合素质
从教师团队的专业素养、心理素质等多方面对幼儿教师进行提高。有计划有目的有成效的对幼儿教师进行专业培训,促使其完整、科学的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面对生活中一些心理问题,教师应该将专业知识转化成幼儿易懂的形象的言语精确表达出来,这样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另外,在教师们的日常生活中应该被人尊敬,被人关心,只有教师地位得到提升,教师待遇得到改善,才能有效的缓解教师本身不良情绪对幼儿的影响,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才有可能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茁壮成长。同时,提升教师自身的道德素质进和思想素质,清理教师团队中的败类,避免再次出现侵犯、毒打等不良事件。
(三)完善家庭教育条件
常言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对幼儿的影响是非常重要的,对每一个幼儿来说,家庭都是他们认识外界的第一个场所,父母及家庭成员的行为与言谈都关系到幼儿的成长,作为父母应该做到对孩子不过分宠爱、不过分娇惯,该教育的时候一定得教育,不该教育的时候也不能破坏老师的一番苦心。因此,家长父母应该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育方式,改善自己的教育观念,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成长环境。
(四)净化社会环境,爱护幼儿人人有责
在信息爆炸的裸露时代,我们需要共同携手为每一个幼儿的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和谐的社会外界环境,想尽一切办法抵制不良信息的侵入,制止不良信息的传播,创建绿色安全的群体氛围,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正常发育。
> 四、总结
幼儿心理健康的教育是每个成年人后期长成心理健康的先决条件,同时也是教育拨正的黄金时期,良好的心理健康素质不仅有利于优良品质性格的形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总体而言,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在社会和国家的调控下具有一定得成绩,但对于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积极正面去面对,并及时解决,以期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更好的发展。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5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说到幼儿心理健康的发展我就不得不说说我认为的心理健康的意义了。
> 一:幼儿心理健康的含义
在谈到幼儿心理健康这个定义的同时,我们不可回避的就是心理健康这个概念。
究竟怎样才算是心理健康呢?心理健康,一般是指人的智力正常,情绪良好,个性健全,能适应环境,人际关系协调,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标准的心理状态。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客观的评价。心理健康的人,对自己的长处、短处,自己的个性特点,都有一个现实的、正确的认识。知道自己能干什么,适合干什么;对于办不到的事,也不会苛求自己。
②有自信自立精神,有自我发展的心理动力。心理健康的人,一般都明确的生活目标,有自我发展的驱动力。因此,在困难和逆境面前能调整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冷静对待和处理各种复杂的问题,并不断前进。
③能和他人友好相处,善于协调人际关系。心理健康的人,对人对事都能采取和睦相处、友好对待、克已让人的态度;对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能采取友好宽容的、公平的、有理有节的方式处理,容易与他人合作和相处。
④主动适应环境,顺应社会需要。心理健康的人,能够自觉地调整个人和环境的关系,不是环境顺应自己,而是使自己适应环境。在任何复杂的环境中,一方面保持自己人格、个性上的特点;另一方面,又有扬长避短、适应环境需要的应变能力,无论是在艰苦的逆境中,还是在顺利环境中,都能很好地发展自己。
判断一个人是否心理健康,很难用一个统一标准来衡量,所以一般学者认为,应以整个行为的适应情况为基准,而不要过分看重个别症状的有无。了解了心理健康的基本内涵,就可以帮助判断自己的心理健康善状况,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卫生保健措施,从而达到身心全面健康。
>二:幼儿心理健康的分析
幼儿心理教育是以"幼儿为本",也就是把孩子当成与大人有着平等人格的人来关照,老师在关心与爱护孩子的同时,切莫丢掉"尊重"与"平等",这两种当代人文意识,老师不仅仅是蹲下来与孩子交流,更是真正地将大人的架子放下来,用心同孩子交流。孩子虽小,但却完全可以感受到这一种来自老师"母爱"般的关照,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老师的温情关照下健康的成长。
>三:如何关注幼儿心理健康
幼儿的心理健康是幼儿人格完善的必要条件,是幼儿的精神与发展的内在基础。有了心理的健康,幼儿就可能有充分的发展。反之,若是缺少了心理健康,那么幼儿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在其以后的发展就有可能出现人格障碍或心理疾患。目前,在幼儿中存在着一些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挫折容忍力低,经不起磕磕碰碰,稍有不顺心就会哭闹、发脾气。第二、缺乏与人交往和应付人际事件的能力。对于大多数孩子来说,在家庭中凡事以他们为中心,而在集体中他们却必须考虑到别的同伴的喜好和意见,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越来越多的幼儿少有与外界接触的机会,导致在人际关系中无所适从,正如我国心理学家丁瓒教授所说:"人类的心理教育最主要的就是对人际交往的适应,所以,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而来的"。所以作为幼儿教师的我们更应该抓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
> 四:心理健康教育要从小抓起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心理健康问题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关注个人的心理健康已成为现代文明人的一个重要标志。具有文明意识的人都知道,对正常人来说心理健康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到个人的生活质量,而且直接影响其劳动效率及对社会的贡献,而如果一个人患有精神和心理疾患则会成为社会的一种负担。古今中外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健健康康的成长。关注孩子长大后未来社会中是否具有生存能力的家长,不能不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一个心理健康的孩子,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呢?我们认为至少应包括下面这五条:
(1)有正常的智力,有求知欲;
(2)能逐渐学会调控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向上的心境;
(3)能学会与周围人正常的交往,懂得分享与合作、尊重别人、乐于助人;
(4)能自我接纳,有自制力,能积极面对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困难,适应环境;
(5)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健全的人格。
这五条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要靠大人的培养,如何培养呢?我们不要忘记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应渗透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学校教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对不同年龄的孩子提出不同的要求,把"学会认知、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做事、学会生存"作为对孩子的终生教育的目标,点点滴滴、持之以恒,我们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适应新世纪社会生活的栋梁之材。
而在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问题出现我总结了以下几点:
> 一、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重视不够、认识不足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77年就提出了健康"应是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完备状态",将心理与社会适应这两个重要内容作为了健康的基本要素。但是,在相当多的幼儿园中,目前对健康的认识仍然停留在生物--医学模式的水平上,还没有实现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新模式的转变,因此,明显存在着重生理保健轻心理保健的现象。这种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不够,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普遍存在对幼儿心理健康知识的匮乏,在于对幼儿身心关系的认识模糊,在于没有认识到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许多人将幼儿心理的一些异常表现看成为孩子成长中的自然现象,不去加以关注。
>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缺乏严密的系统性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形成自己完整的理论体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迄今为止,全国除了少量的幼儿心理卫生、行为与情绪问题等方面的书籍之外,尚未见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著;二是在全国为数不多的开设有学前教育专业的高校中,开设有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课程的极少;三是无论高校,还是幼儿师范,都没有一本全国通用的幼儿心理健康的教材;四是尽管《幼儿园工作规程》提出了应做好幼儿的心理保健工作,但内容分散、零乱,大多体现在其他内容之中,如培养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引导幼儿个性的健康发展等。这些内容之间没有一个内在的联系系统和统一的观念,而且还有许多有关幼儿心理健康及教育的内容没有纳入到教育之中或没有引起教育者的重视。这导致我们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大多只能借鉴其他相邻学科或中小学、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与经验,而且整合不够。
>三、理论与实践的脱离
近年来,注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幼儿园日益增多,他们在实践中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而高校中不少教师也开始重视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研究成果日渐增多。但是,有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值得引起注意,那就是理论与实践的脱离。一方面,高校中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科研工作者较少深入到幼儿园中去进行指导,更少去建立几个点长期进行实验;另一方面,幼儿园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又只能是停留在一种对表面现象的认识,不能由现象认识其实质,因此,在很多时候,其工作的最终结果,只能是一种经验的总结,而难以使之得到更深的发展,主题难以深化,妨碍了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深入进行。
>四、教师缺乏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
教育活动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教育施行者本身的素质、专业知识的结构及丰富程度。然而,在沿袭已久的幼儿师范教育体系中,知识更新尚未完全跟上形势发展的要求,这直接导致了幼儿园教师有关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的缺乏。而扎实的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是进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与此同时,如何把握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与幼儿科学教育的关系,注意教育内容的整合,也影响到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施。时下,在不少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中所出现的问题,与此都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 五、具体操作中的非科学性
1.违反心理健康教育原则的问题。例如:幼儿出现攻击性行为,本属于品行障碍,对于这一类行为的矫正与教育应当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榜样作用,或采用暂时隔离、减少刺激的方法。但有些幼儿教师在对待这一类孩子时,采用宣泄的方法来加以矫正,为其提供摔打的物品,让其发泄愤怒的情绪。而研究表明,幼儿在宣泄后习得更多的攻击技能,可产生更强的攻击倾向。因此,采用宣泄法违背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有些教师甚至在对待这类孩子时采取体罚的方法,这更加强化了幼儿的攻击性行为,因为,体罚本身对幼儿的攻击性行为起的就是示范作用。
2.家园教育不同步的问题。在幼儿园中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 育本是一件有利幼儿身心健康的好事,但在实施中如未注意与家长的密切配合,则可以使幼儿园的努力付之东流。某幼儿园几年来一直坚持对幼儿进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目的在于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交往、分享与合作、提高其社会适应力。但在具体操作中,他们忽略了与家庭的联系与合作,而有些家庭对其子女一向采用溺爱、放任的教育方式,结果导致幼儿园中所教与家庭所教的冲突,教育未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3.不能区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在部分幼儿身上,说谎这一现象是较为常见的。造成幼儿说谎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幼儿认知发展水平较低,在思维、记忆、想象、判断等方面出现与事实不符时造成的说谎;另一方面,是由于幼儿做错了事,怕受到处罚,或由于老师、家长对幼儿的过分严厉所致。因此,我们对幼儿的说谎问题应全面分析,区别对待。如因认知水平低所致,则为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如因过于严厉的要求所致,则为教育方面的问题,但这些都与成人时期的说谎有本质的区别,无所谓道德不道德。而在某些幼儿园中,防止一旦出现诸如偷窃、说谎等行为时,斥责幼儿品德不好,将心理问题与道德问题混为一谈的现象并不少见。
4.心理健康教育成人化的问题。由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尚未形成自己的理论体系,一些幼儿园在对幼儿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时,常常是借鉴中小学校甚至成人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和模式。这导致了在教育的过程中,对幼儿的实际接受能力的忽视。如对一些有行为问题的幼儿进行心理矫正时,有些幼儿园的老师简单地照搬一些行为治疗的方法,而未考虑这种方法采用后,对幼儿会有什么样的消极影响,结果导致行为问题未矫正,又出现了新的适应问题。
其实,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幼儿素质教育这个系统工程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需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在这里,我们仅仅是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分析,而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一方面有赖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立与完善,另一方面,则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诸方面的共同努力。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小事,而是关乎我们民族未来的大事。在这个方面,我们都要拿出"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气魄和胸怀来投入其中,让我们所有的孩子都沐浴着全社会呵护关爱的阳光下健康而快乐的成长,将来成为身心俱健的合格幼儿。
结束语
时代在发展,教育在改革,孩子在成长,坚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德育教育的标志,是提高幼儿整体素质的关键,是摆在每个教师面前刻不容缓的重大课题。所谓"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我们不可能给予孩子应对一生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动手实践的能力、探求新知和创造的激情与精神、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习惯,才是我们应赋予孩子的珍贵财富。作为教师要用爱拨亮每位幼儿心中的那盏"灯",扬起前进的风帆。只要人人都去关注孩子的成长过程,"一切为了每一位孩子的发展"这一核心问题就能实现,那么教育这朵花会越开越美。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论文6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内容,对幼儿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有着十分很大帮助作用。因此,教师及幼儿家长均应当积极探索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相关问题,通过科学有效措施加强心理健康教学,从而使幼儿能够保持健康良好心理长,促进幼儿全面健康成长发育。本文就幼儿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研究。随着当前社会不断发展,社会上对幼儿心理健康也越来越越关注,同时幼儿心理健康也是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一项重要因素。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是保证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及手段,对保证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有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在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应当积极分析所存在问题,从而采取有效对策加强幼儿心理健康教育。
>一、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对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未能够充分认识。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幼儿园能够对心理健康教育重要性有所认识,然而在心理健康教育实际实施过程中仅仅使幼儿生理方面及基本物质方面需求得到满足,对于幼儿心理健康内在真正需求往往忽略,另外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对幼儿实际接收能力往往忽略,往往选择行为治疗方式进行矫正,未能够对是否真正适合幼儿进行考虑。其次,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系统性。在幼儿心理发展时期,通过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能够使幼儿潜在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得到提高,因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就目前我国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情况来看,其发展时间比较晚,相关理论研究比较少,其所导致结果就是幼儿教育工作者水平比较低。另外,在当期幼儿园教育过程中,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相关课程比较凌乱、分散,缺乏集中性,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实施过程中,大部分都是借鉴其它学科或者较高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这些课程与幼儿实际年龄存在很大差异,不利于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在适当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整合力度。第三,缺乏充足师资力量及家庭支持。当前幼儿园教师未能够准确把握评价心理健康相关标准以及其效果,由于教师知识缺乏系统性,并且教育实践也存在局限性,在实际教育过程中,对于幼儿心理问题往往不知所措,未能够及时正确进行纠正。此外,在家长方面,在日常生活过程中很多家长往往对幼儿心理健康重要性忽视,并且很多家长都不具备相关心理健康知识以及教育能力,造成幼儿有一些不良心理问题出现,由此可见,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目前家长所起到作用明显比较落后,与幼儿园教育之间未能够保证同步进行。
> 二、幼儿心理健康教育有效对策分析
2.1积极创设对幼儿心理健康成长有利环境
在每个人成长发育过程中,环境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过程中,物质环境应当能够对幼儿生理及心理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幼儿园内部整体环境应当保证舒适、安全以及卫生与实用,在幼儿园内对于其材料以及装饰应当对色彩选择进行考虑,应当能够使不同幼儿不同需要整体得到满足,幼儿园应当对自然环境进行合理利用,合理进行布局,幼儿园内装饰应当保证色调柔和,保证与幼儿审美情况相符合。在保证环境舒适、良好基础上,教师应当保持宽容理解态度,对幼儿积极引导,使其能够对周围世界自由主动进行探索,使其身心能够得到良好发展。
2.2积极提升幼儿教育工作者整体素质
幼儿教育是具有较强专业性的一项工作。当前我国幼儿教育工作者大部分都是幼儿教师,另外在幼儿教育过程中保育工作者也具有一定辅助作用,要求这些工作人员不但要求具备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具备道德感以及责任意识,所以,创建高素质幼儿教育人才队伍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幼儿教育工作者自身而言,应当积极提升其专业素养以及法治底线意识,要能够对幼教事业以及幼儿真正热爱。在心理学知识方面应当对幼儿教育工作者进行培训,使其心理卫生方面相关知识水平得到有效提升,将心理咨询以及诊断知识掌握,并且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对相关心理知识进行有效运用,针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使幼儿心理能够保证健康成长。
2.3有效运用家园合作教育模式
对于幼儿生活及学习而言,幼儿园及家庭均占据一定比例,因此,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家庭与幼儿园之间应当积极相互配合。作为幼儿家长,在日常生活中不但要对幼儿身体健康发育关注,同时也应当将基本心理学知识掌握,使其能够将正确儿童发展观能够树立起来,对社区以及幼儿园资源应当充分利用。另外,幼儿园应当积极开设专门讲座,以便于能够为家长提供机会,使其对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加充分认识,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还应当对社区以及社会资源进行充分利用,积极实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庭及幼儿园均能够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积极参与,进而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取得较好效果,使幼儿心理健康得到保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三、结语
在幼儿成长发育过程中,不但身体健康十分重要,同时心理健康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能够保证幼儿心理健康成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也就十分必要,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应当充分清楚认识当前幼儿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且针对所存在问题选择有效对策解决,从而使幼儿心理健康教育能够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有利于幼儿心理更好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