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趣历史!
元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最终引起大规模的红巾军起义,中原大乱。以朱元璋为首的军阀经过十几年的奋战,终于在一次一统天下,建立了大明王朝。朱元璋手下可以说猛将如云,但是他却唯独钦佩一元朝大将,并以未得到此人而抱憾终身。
此人就是王保保,出生于安徽省临泉县。他自幼就成了舅舅察罕帖木儿的养子,后来在1352年跟随舅舅察罕帖木儿转战中原,先后平定了关中,山东等义军。在战争中,他曾多次打败朱元璋领导的起义军,因此获得了朝廷的嘉奖,元顺帝并给他赐了一个蒙古名为扩廓帖木儿。
明朝建立以后,由于北元不甘失败,试图依托广袤的草原和蒙古骑兵的优势,不停地对明朝北边边境进行了各种骚扰。朱元璋因为连年征战,打算和平解决北元问题,于是就派使者去招降朱元璋最看重的王保保。由于当时王保保的势力还非常大,并不想投降大明,因此王保保成了朱元璋心头的一大遗憾。其实在一定程度上将,明朝和北元之战,就是朱元璋和王保保之战。
据说有一次朱元璋宴请群臣,在宴会中朱元璋突然问大家:他说,你们说天下谁能堪称奇男子?众人一番议论后说:常遇春统兵不过万人,却能横行无敌,这是真正的奇男子!但朱元璋略带遗憾地否定说:常遇春虽然是人之豪杰,但毕竟为我所用,成为我的臣子。我始终不能让王保保俯首称臣,他才是真正的奇男子。
长期以来,关于王保保的身世一直有着很多的争议,其中说法最多的就是,王保保父亲是河南人,母亲是蒙古人。所以父亲给他取了一个汉名。在明史记载中,铁定的认为王保保就是汉人,而且还说他是帮助元朝的“汉奸”。
当时明朝为了号召汉人一起推翻元朝统治,赶走中原大地内的蒙古人,发布了一份《谕中原檄》书。在书中说到:王保保“忘中国祖宗之姓,反就胡虏禽兽之名,以为美称”。意思就是说,你王保保虽然有名有才,但是你忘了自己是汉人了吗?居然还以有一个蒙古名沾沾自喜,这不是一个数典忘祖的汉奸吗?随后的几百年,可以说王保保一直是被后人作为汉人看待的。
直到20世纪的1990年,在河南洛阳出土了一块元朝赛因赤答忽的墓志铭,墓志铭中记载着关于王保保家族的发展史和生平事迹。墓志铭中写道:王保保的祖上从元世祖忽必烈时,在河南平乱有功,于是就定居在了河南。后来他的祖上受汉人影响严重,每人都起了汉名。也就是说王保保一开始就是蒙古人,并不是明史中说的汉人。
至此王保保的身世得以澄清,他的父亲是生活在河南的蒙古人,母亲是出身乃蛮部的察罕帖木儿的姐姐,他是正宗的蒙古人,根本不是汉人。他的汉名是“王保保”,可能只是他汉化极深的父亲给他起的一个小名。可见明朝为了赶走蒙古人,也在元史上做了一些篡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