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齐桓公——姜小白饿死,尸肉生蛆67天。在位41年,享年60——70岁。
春秋五霸之首齐桓公,名叫小白,借被管仲射中带钩装死,终于及时赶回国接了王位。小白“尊王攘夷”,大会诸侯当上盟主,手下有贤臣管仲鲍叔牙。姜小白还同意了管仲的法令,允许开办公立妓院。看起来,识见卓越,能让诸侯心服口服,当上春秋首任盟主,可见形象也是很不错的。小白有个爱好,好美食,易牙为了讨好小白,把自己的儿子煮了给小白吃。由此,齐桓公大为宠信易牙。可惜,齐桓公最后就是被这个易牙封住了宫门,活活饿死,死后67天后新君才宣布发丧,其尸体上的蛆虫已经爬出窗户之外,恶臭数里。
2、秦始皇嬴政,巡视途中病死于沙丘(一说被胡亥、赵高害死)。享年49岁。
灭六国、车同轨、书同文、郡县制,建中国2000余年大一统基业,万世不出的千古一帝。死后一路秘不发丧,尸体臭不可闻,车队只能用咸鱼车来掩盖臭味。秦始皇高鼻梁、细长眼睛、鸡胸加严重的声带支气管疾病,身材应该非常高(《太平御览》载八尺六寸,合今天1.98米),武功也可以。秦王为人残忍,母亲赵姬与嫪毐通奸,生了两个弟弟。他亲自把两个弟弟摔死,把通奸的嫪毐车裂(五马分尸),把疑似老爹吕不韦放逐巴蜀,逼得吕不韦自尽。
3、汉成帝刘骜,于留宿合德宫暴卒。后世认为,他与赵合德同房时,死于中风或心脏病,享年46岁。
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但不善表达感情,自己的异母兄弟夭亡之后,去吊唁毫无悲痛之情,险些被父亲废掉太子之位;别的妃子生了孩子,赵合德大哭大闹,强迫成帝亲手掐死了自己的孩子,成帝终无子嗣。成帝一朝留名千古的是赵飞燕姐妹,环肥燕瘦说的就是赵飞燕。成帝留宿于赵合德床上暴毙,群臣及太后追索死因,合德不能答,自尽。成帝还宠幸张放,是名副其实的双性恋。
4、魏武王曹操,死于脑血管瘤。享年65岁。
魏武王曹操,死于脑血管瘤,现代人常以为曹丞相是文人,实则不然,曹操一直是职业军人,最早是洛阳北部尉,升迁为骑都尉,典军校尉,还曾经潜入张让家,被发现后拄着长戟跳墙跑了(就是撑杆跳);曾经带着刀想去刺杀董卓。可见身怀武功,与马龙。白兰度演的教父很相似。
5、北魏孝文帝拓拔宏,锐意改革,平城迁都,堪称大帝,却被老婆戴了绿帽子生生气死。享年33岁。
拓拔宏长年征战,皇后冯润不甘寂寞,与假太监通奸。拓跋宏因为征途劳累,病倒在军中,听到这件事后,心情可想而知。他到底是经过大风大浪考验的人,在处理家务事之前,他先把仗有条不紊地了结了。然后,才班师回朝。这次打击对拓跋宏伤害太大,身体状况越来越差,三十三岁时,终于病死于南征途中。临去世前,他对彭城王嘱咐,在其死后将冯润赐死,但仍然以皇后身份厚葬,不要败坏了冯家的名声。
6、北齐后主高纬,投降北周,后被北周武帝宇文邕赐死,享年22岁。
北齐后主高纬,投降北周,后被北周武帝宇文邕赐死荒淫,宠幸冯小怜。为了让冯小怜察看攻城盛况,等了她化妆两个小时。北周部队迅速堵上漏洞,完成反击。“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说的就是他俩。国亡后,母亲胡太后与高纬皇后做了妓 女,说“为娼乐,甚于皇后多矣”。北齐高家一门往往如此,与母亲搞、与姑母堂姐妹搞,杀父杀弟杀侄子杀亲叔,司空见惯,高家一门堪称禽兽王朝。
7、隋炀帝杨广,被宇文化及用白绫缢死,享年50岁,死后床板做棺材,被草草葬于扬州。
善骑射,作战勇猛,作诗词赋可臻一流境界,流传有‘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是借鉴隋炀帝的)等名篇,开中国科举制度。隋伐陈国时担任总司令官,开辟京杭大运河,至今作用不可替代。隋炀帝杨广汉族皇帝中少有的喜欢侵略,西平吐谷浑(今西藏青海新疆),北败契丹,南收安南(越南),他的军功基本上只有亚历山大可比。其后隋军远征辽东(朝鲜)造成了国内动荡,给了高级军官李渊以机会。
8、宋太祖赵匡胤,北征契丹途中,与弟弟赵光义饮酒后暴卒,享年49岁。
绝大多数证据表明赵光义乘醉调戏哥哥老婆花蕊夫人,被告状。赵光义一不作二不休,以利斧劈死亲兄。赵宋传位系统由此改为太宗,直到宋孝宗时才回到了太祖系。赵匡胤陈桥兵变黄袍加身,号称一条杆棒打出四百座军州,他开创两宋三百年基业,起宋词华丽,两宋之繁华似锦。宋太祖赵匡胤相貌:太祖形象参阅现有图册可知,为一身材高大之胖子,或为晚年图像。太祖职业军人,武功盖世,太祖长拳太祖盘龙棍法流传至今,年轻时应该是矫捷有力吧。
皇帝险被杀:30万禁卫军如何葬于蒙古刀下?
公元1449年7月,23岁的明英宗亲征蒙古瓦剌部落。虽然这场亲征的行动显得草率,但明王朝的禁卫军毕竟是经营了70年的王者之师,这场亲征无异于是对禁卫军的一场总的实战考核。
事实是无情的。这场亲征的结果是,明王朝的禁卫军败得一塌涂地。虽然明军是主动出征,但每一场交兵都是被动挨打,一路落败,30万大军有去无还,英宗皇帝被蒙古瓦剌军俘获,明王朝的虚弱本质彻底暴露。如果不是瓦剌人缺乏问鼎中原的实力准备,那么明王朝的灾难将与北宋灭亡相雷同。
自明成祖开创了授予内臣提督禁卫军的先例,明朝在制度上便确认了宦官的统兵权。在特定意义上说,皇帝将宦官视为他的私人代表,因而尽管知晓宦官掌权会带来很多危害,但明代历任皇帝都自认为,没有比任用宦官更有利于维护皇权的。明代第五任皇帝明英宗即位时只有10岁,陪伴他长大的宦官首领王振,就成了代理皇帝管理禁卫军当然人选。王振的职位是内衙总提督,其侄王山历任锦衣卫千户、指挥同知。王振借助皇帝的幼稚、软弱和轻信,大肆扩张自己的权势,以至于成了朝廷政务的实际决策人。当时朝廷风气空前恶劣,正直官员难以立身,朝野百官无论是为了投机得利还是为了苟全官位,几乎全部倾倒于王振的权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