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宁锦防线
明末,孙承宗主辽东,便建关宁锦防线,甚至于想从建堡垒的方式一直把努尔哈赤逼走收复失地,至袁崇焕宁远大捷,打死努尔哈赤,似乎更加证明这个战略是正确的,正如法国第一次世界大战以阵地战获胜后对坚固工事的迷信一掉,法国把大事资源投入马奇诺防线,造成装甲部队,火炮编制严重不足,结果德国绕开马奇诺防线进攻时,号称世界第一陆军的法国是那样的不堪一击。
明朝这个吸干了大明赋税的关宁锦防线一样,当敌人看清本质不予理睬时,它真的毫无作用,这种僵死的防御堡垒群,把自己本来就不占优势的步兵分散到各个地点,被敌人各个击破,对干最大的主干,宁远,想围则围,想走则走,一切主动权都在敌手,只要敌人头脑不一根筋拼面子,你一点办法都没有,同时耗银五六百万两超过朝廷岁入,屡次被毁被抢夺物质而后又建,前后耗银可能几千万两都有了吧。
那么皇太极绕道长城进关时,它即不能机动的去攻盛京,也不能回到北京城与八旗兵一战,历史上已经有很多相同的战例证明了,这种机械呆扳的防御工事如乌龟壳,纵然真的坚不可破,也不可就让乌龟成为强者,很多时候也不能保命。
当时辽东巡抚王在晋建议放弃山海关以外,另在八里浦建城守山海关,这个对吗?我以为天启年间,由于天启很睿智的通过使用魏忠贤这样的人收拾了东林党,国家税收尚好,接正常状况,天启正在壮年,按他的默许,进一步收拾东林党一干官商资本是肯定的,这个问题估计袁崇焕和孙承宗肯定有预期,那么随着国家财政的进一步好转,这个堡垒群可以坚固建成的同时,在训练大量步骑也是不难的,事实上宁锦大捷时,新练成的关宁铁骑也已初显威力。所以最初这个构想是以此为进攻的稳门固后方,而非死阵。
虽然如此,但我以为,建此防线时,投入过大了,当时应该强化了宁远即可,国家接下来多投入的上千万两银子应该全部投入到建立骑兵上去,二战时对付坦克唯一的办法是坦克,冷兵器时代也一样,对付骑兵真正的王道是骑兵,所以走这条路的秦,汉,唐都无比强大,反之的宋就总是被动。
有人说野战是明之短,所以不可大量投入骑兵,我说,各种空洞的理论辨驳没有意义,北京广渠门一战,关宁铁骑以九千众击溃八旗兵四万就已经证明了一切,事实上袁崇焕二次上任就已经走这条思路,不到一年已购马六万匹。若不生变,估计几年后关宁铁骑将有七八万之众,足够在任何场合对付八旗兵了。
我想说的是,棋是双方走的,人家也是看到这一点,甚至进攻北京的原始意图就是围点打援消灭成长中的关宁铁骑。
如果当时不要大痴迷于堡垒群,早几年强化骑兵,如果广渠门之战时,关宁铁骑已发展有五六万,那皇太极能否全身而退。换个思路,他还敢不敢绕道进关。所以,当初全部资金投入建城买火炮是不对的,应该以三分之二的钱建立扩大骑兵,城就建到宁远,骑兵强后,以不断的作战消耗清,满人就那么点人,死一个少一个,他能经得起消耗战吗?
如清灭大小金川的莎罗奔,他如此善战,又能如何,袁崇焕无奇谋,但几次作战证明,打呆仗是个好手,和曾国藩差不多。当初的思路若是迅速发展骑兵并铺以坚城的话,我认为,明胜率九成以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