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东晋、南宋与南明都承载王朝延续的重任,为何命运如此不同?

历史趣闻 2024-11-01 20:03: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东晋、南宋、南明命运不同的原因,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刘聪派遣军队攻陷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汴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  崇祯十七年(公元16......

  东晋、南宋、南明命运不同的原因,今天小编给你们带来全新的解读~

  建兴四年(公元316年),刘聪派遣军队攻陷长安,晋愍帝被俘,西晋灭亡。

  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军攻陷汴梁,宋徽宗、宋钦宗被俘,北宋灭亡。

  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闯军占领京师,皇帝朱由检于煤山自缢身亡,大明灭亡。

  分属不同时代的西晋、北宋和南明,灭亡的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灭亡后的境遇却很相同——南方半壁江山还在手中。

  得益于长江这道天然屏障,南方半壁江山足以承载王朝延续的重任,所以西晋灭亡后,宗室司马睿在建康建立了东晋;北宋灭亡后,宗室赵构在临安建立了南宋;大明灭亡后,福王朱由崧在南京建立了南明。

  东晋、南宋、南明建立后,并没有因为同在南方半壁江山而拥有相同的命运,东晋国祚103年(317——420)、南宋国祚152年(1127——1279)、南明国祚18年(从1644年弘光政权建立开始,至1662年永历帝被吴三桂绞杀结束)。

  探寻东晋、南宋、南明命运不同的原因,我们既可以从当时的历史背景、政治环境、军力对比中找到部分因素,也可以说是五胡十六国的分裂与混乱、岳飞的精忠报国、八旗军的强悍战力。只是在我个人看来,这些统统都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因为最重要的因素只有可能是两个字——利益。

  东晋

  永嘉元年(公元307年)九月,司马睿从遍地狼烟的北方渡(长)江南逃至建康。

  建武二年(公元318年)四月二十三日,晋愍帝被刘聪谋害的消息传至建康。四月二十六日,司马睿正式即皇帝位,改元太兴,东晋建立。

  司马睿继位之初,皇位很不稳固,除了王导之外,几乎没有多少世家大族支持他,并且建康之外的其它江南州郡也未明确表态支持司马睿。

  这种情况的出现,其实也怨不得别人,主要还是西晋王朝造的孽。西晋攻灭东吴后,一直刻意压制吴地的世家大族,结果导致吴地的世家大族乘晋末动荡之机接连发动了三次意图复吴的叛乱,所以从北方前来的王导和司马睿想以吴地为主体延续晋朝统治的难度可想而知。

  不仅如此,当时吴地的世家大族还分成了三派:

  1、以周、沈两家为首的不想再被晋朝打压的世家大族;

  2、从北方迁徙而来的世家大族,他们虽然心向晋朝,但对于无名无望的司马睿毫不感冒;

  3、处于观望状态的吴地世家大族。

  这三派中的前两派是司马睿和王导能不能建立东晋的决定性力量,周、沈等家世居吴地,掌控着丰富的资源,只有获得他们的支持,东晋朝廷才能获得钱、粮等维持统治的基础;北方迁徙来的世家大族,对南方半壁江山的州郡官吏、将领有着很强的影响力,只有获得他们的支持,东晋朝廷才能取得那些州郡官吏和将领们的支持。

  根据《晋书·王导传》中的记载,司马睿在王导的谋划下,先取得了周、沈等家的支持,继而又取得了北方迁徙来的世家大族的支持,然后那些处于观望状态的世家大族就主动前来归附。

  那么这里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司马睿和王导凭什么能同时取得他们的支持?要知道,从北方迁徙而来的世家大族同世居吴地的周、沈等家之间有着深深的矛盾(由西晋刻意打压吴地的世家大族所造成的),所以同时获得这两派的支持几乎不可能。

  直到我看到了《晋书·周玘传》中关于周、沈两家被灭的记载,我才明白了司马睿和王导的秘诀——利益。

  1、司马睿和王导向周、沈等家承诺不再打压吴地的世家大族,并在朝堂上扶持他们的政治势力,以此让他们获得更多的利益;

  2、司马睿和王导向北方迁徙而来的世家大族承诺:“保证他们在西晋时享有的利益,并通过打击周、沈两家来给予他们更多的利益”;

  3、最后司马睿和王导又找到仅次于周、沈两家的朱、张、顾、陆四家,用灭掉周、沈两家就可以获得更多的利益为由劝说他们支持灭周、灭沈的行动。

  于是,我们可以看到司马睿在取得了所有世家大族的支持后,先撺掇沈氏灭掉了周氏,又用北方世家大族中的桓氏灭掉了沈氏,最后司马睿坐稳了皇位、桓氏迅速成为了南迁北方世家大族中的首领,唯独只有周、沈两家成为了牺牲品。

  南宋

  电视剧《精忠岳飞》中宋高宗赵构在处死岳飞后说了这样一句话:“非卿不忠,非朕不明。”

  第一次听到这句话,感到很是迷惑,既然是这样,你为何还要杀掉岳飞,难道是想自断臂膀?可是,只有当我们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来分析时,才能发现这句话说得一点都不矛盾。

  由于世家大族在南北朝的争斗与杀伐中先后凋零,又加之隋唐时期科举制的施行,所以到了宋代,文官集团就成了帝国中的主要利益集团。并且,宋高宗赵构的皇位不是宋徽宗或者宋钦宗任命的,而是从金国封的伪皇帝张邦昌那里得来的,所以宋高宗为了证明自己继位的合法性,断然不能更改北宋重文抑武的国策。

  明白了这两点,我们再来看看岳飞。以岳飞为首的中兴四将不断在战场上取得胜利,这些胜利让人们看到了恢复中原、为靖康之耻报仇的希望,而恢复中原、为靖康之耻报仇势必要全面重用武将,一旦重用武将就意味着违背了重文抑武的国策和文官集团地位的下降,所以我们才会看到宋高宗一早打的就是以战促和的主意。

  据此,我们不难发现,绍兴和议后,以岳飞为首的中兴四将立即受到全面打压的主要原因就是为了保证文官集团的利益。

  当宋高宗赵构确保了文官集团的利益后,虽然无法恢复中原、为靖康之耻报仇,但却能坐稳皇位。

  南明

  清朝入关后,立即宣布自己出兵的目的是围剿李自成和张献忠,并且还向官僚、地主阶层承诺会保证他们的利益。

  反观此时的南明,忙着搞党争什么都顾不上,不仅没有采取措施争取官僚、地主阶层的支持,反而还在朝中掀起“顺案”,打击那些从北方前来的明朝官吏。

  这种情况下,官僚、地主阶层一看,闯军打败明军后占领了京师,而清军又将闯军打的打败,所以只有清朝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干脆就归顺清朝算了,不过是皇帝换了个姓氏而已。

  当官僚、地主阶层中的大部分人都明白这一点后,南明的崩溃速度就得按照清军的进军速度来定了。如果不是多尔衮贸然颁布了剃发易服令,相信南明的国祚会更短。

  清初大学士范文程曾说:“取天下在于得民心,士为秀民,士心得,则民心得矣。”这句话可谓是道出了千百年来王朝更替的本质,说直白一点就是“士心得,则天下得”,因为“士”的背后是人才、兵马、钱粮和话语权。

  士心如何得?答案很简单,保证他们的利益就行了。

  以东晋、南宋、南明为例,“士”在东晋时期是世家大族、在南宋时期是文官集团、在南明时期是官僚、地主阶层,东晋、南宋都因满足了“士”的利益而获得了“士心”,所以它们才能分别延续一百多年的国祚;南明则因失去了“士心”,所以只能存在十几年。由此,我们就可以得到结论——利益才是决定东晋、南宋、南明命运的关键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