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生活的鲁国,国君鲁昭公大权旁落,以季平子为首的三桓掌权,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公元前517年,鲁国内部因鲁昭公和三桓争权发生内乱,失败的鲁昭公被迫逃亡。此后的十几年,鲁国没有国君,季平子一人独揽大权。鲁昭公无法回国,最后客死他乡,死在了晋国。
孔子对“三桓”的逐君篡权行为非常愤怒,他曾说:“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位于今天山东中部和东部一带的齐国是大国,和鲁国相接,土地肥沃,农业发达,又因为沿海,富有鱼盐之利,是春秋初期的五霸之一。
在当时齐景公的治理下,齐国国力强盛。
孔子很希望到齐国,一展抱负。
于是,孔子35岁那年,他带领着弟子离开鲁国一路奔波。一天,他们来到了齐鲁交界的泰山脚下。道路也变得崎岖了,羊肠小路边树木茂盛,罕无人迹,走了好长时间也没有看到一户人家。
孔子一行人急急忙忙地赶路,可是当转过一个山坳时,听到了一位女子伤心欲绝的哭声,孔子很是疑惑,在这么一个荒无人烟的地方,怎么会传来啼哭之声呢?就吩咐自己的弟子去看个究竟。
子路上前几步,询问那位啼哭的妇女,那位妇女哽咽地说出了原因:他们一家人背井离乡,来到了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以开荒、打猎为生。可是山中野兽横行,她的公公被老虎咬死了,后来她的丈夫也被老虎吃掉了,现在她是在哭祭他的儿子,前两天也被老虎吃掉了。
大家听完妇人的哭诉,都非常同情她的遭遇,子路问她:“既然这个地方野兽这样厉害,为什么不离开这呢?”
妇人长叹一声:“我们就是从外面逃到这里的。这里虽然是深山老林,可是不用交苛捐杂税啊。山外尽管没有老虎,可是生活苦不堪言,苛捐杂税比老虎还厉害呢!”
一家三代都被老虎吃了,却舍不得离开这个没有苛政的地方,这样的人家惨剧,让孔子紧皱眉头,他对学生们说:“你们一定要记住:苛政猛于虎啊。统治者过分的压迫和剥削老百姓比老虎还可怕。”这就是著名的苛政猛于虎的故事。
孔子还没有到齐国,就对齐景公产生了不好的印象,在他看来,齐国不仅对外国虎视眈眈,对本国的老百姓也是残暴如虎。
到了齐国之后,孔子做了高昭子的家臣,之后通过高昭子见到了齐景公。齐景公向孔子询问治国的根本之道,孔子给了他八个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就是说,做国君的要做好国君应该做好的事情,为大家做出好的榜样,做臣子的也要尽自己的本分,忠于国君,恪尽职守。做父亲的要父亲的威严,疼爱儿子,做儿子的要孝顺父母。
孔子这句话,显然和他当时的感受有关,他在委婉地告诫齐景公做国君要有做国君的样子。
齐景公听了,觉得非常有道理,他说:“说的好啊,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就是米再多,也吃不上饭啊。”
孔子接着说,齐国地临东海,物产丰富,但是财富多了,难免有浪费的行为,一定要控制支出,提倡节约,这样才能使国家富强不衰。
齐景公听了,深深表示赞同。他认识到了孔子的确是个人才,甚至准备把齐国的一块土地分封给孔子,这对孔子来说是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他终于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由草根又变成贵族了,他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曙光。
正在他打算大展拳脚的时候,齐景公的决定却遭到了一个人的反对,他就是齐国大夫晏子。正是大家熟悉的那位出使楚国说出名言“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齐国著名外交家。
晏子对齐景公说:“像孔子这样的人能言善辩,做事没有原则,骄傲自满,自以为是,贪慕富贵,肯定不会是忠臣。而且他们讲究的那一套礼节,琐碎复杂得一辈子都学不完,想用他们那一套来改变民风,恐怕没什么好处。”
晏婴还说:“这些儒者能言善辩不能用法度来规范;高傲自大自以为是,不能任用他们来教育百姓;崇尚丧礼尽情致哀,破费财产厚葬死人,不可将这形成习俗。自从圣君贤相相继去世,周朝王室衰落以后,礼乐残缺有很长时间了。国君打算用这一套来改造齐国的习俗,恐怕不是引导小民的好办法。”
晏子这番话不是没有依据,当时还有许多像孔子一样四处游说君主追求做官的人,他们给人的印象就是这样的。而从实用的角度出发,处于“诸侯争霸”且社会剧烈变革的春秋时期,孔子那一套“克己复礼”确实有些过时了。
齐景公觉得晏子的话也有道理,以后再见到孔子就不提封地这回事了,而且连国家大事也不向孔子询问了。
孔子知道自己受到了冷落,可是又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
而且,齐国的大夫们怕齐景公重用孔子这样一个外人,纷纷联合起来对付孔子,齐景公也听信谗言,最后干脆对孔子说:“我老了,真没有什么办法再重用你了。”
齐景公下了逐客令,孔子仰天长叹,已经点燃的理想之火,在现实面前,一点点地暗淡、熄灭了。他和弟子们当机立断、决定离开。
据说,孔子和弟子们离开的时候非常仓促,甚至可以说非常狼狈:本来都淘好了米准备下锅做饭,结果饭都没来得及做就匆忙地逃出齐国,一边走一边晾米,淘米的水洒了一路。
但是,孔子对晏子却一直没有心存怨恨,相反,他说:“晏平仲(晏子)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夸赞晏子善于和别人交朋友,交往越久,别人越敬重他。
对于晏子的不理解,他也这样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别人不理解我,但我也不怨恨,这才是君子啊。
孔子在齐国并不是一无所获,最让他感觉幸福的一件事情就是他终于听到了仰慕已久的《韶乐》。
《韶乐》是歌颂舜的音乐,在周初的时候,舜的后代被赐封地到了遂,后来齐国灭了遂,遂国的大部分乐师就留在了齐国,后来他们又把《韶乐》和齐国的文化和历史结合起来,使之得到了发展和创新,变得更加精美绝伦了。
当年孔子在洛邑曾和苌弘谈论过这首乐曲,到了齐国之后,他就想方设法地想听到这首乐曲,而开始的齐景公也因为孔子在治国方面的真知灼见对孔子敬佩不已,韶乐满足了孔子的要求。
孔子听齐国的乐师演奏,如痴如醉。
后来,他干脆跟随乐师学习《韶乐》,就像他学习《文王操》一样,由浅入深,整整学习了三个月。他每天都钻研琢磨,沉浸在这首乐曲中不能自拔,连吃肉都吃不出味道来了。
孔子感叹道:“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想不到音乐有这么大的魅力,欣赏音乐居然能达到这种境界啊。
于是,留下了“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的佳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