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缙是江西吉安府的人,这个地方盛产才子,有很多文化人都是出自这个地方,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解缙呢自然也是一名大才子,七岁就能作诗了。他是洪武二十一年的进士,中戊辰科进士三甲第十名,朱元璋当时很器重他,可是解缙那个时候刚入仕途还没搞清楚政治是怎么回事,他觉得看到不公我就要说出来,有什么意见我应该提出来,棱角鲜明锋芒毕露。
洪武二十三年的时候,朱元璋杀掉了李善长,解缙不乐意了,他认为李善长是有大功的,朱元璋这种卸磨杀驴的行为让他很不舒服,胸中的正义之火燃烧起来了,脑子一热,上书给朱元璋为李善长鸣不平。
朱元璋很生气,一个小小的解缙敢质疑我,收拾行李回家去吧。就这样解缙被赶回了家,又成了老百姓,多年的苦读,满腹经纶没有用武之地啊。在家一蹲就是七年啊,这些年解缙终于成熟了一些,不在单纯的认为正义就能得到伸张,犯错就会受到惩罚,政治的黑暗他也能看到一二了,而在政治面前,脸面什么的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了达到目的可以无所不用其极。
到洪武三十一年的时候,朱元璋去世了,解缙马上开始活动,通过自己的关系和老乡的帮衬,终于进了京城进了翰林院。可惜建文帝朱允炆瞧不上他,不肯重用,没办法,只能先忍着等机会了。
迎来机会得到重用
机会很快就来了,朱棣发起了靖难,在朱棣打到京城外的时候,解缙连夜收拾东西跑去投降朱棣,表示愿意效忠,那个积极劲就不提了。朱棣倒是很喜欢解缙,他知道解缙的才华,非常的重视他。后来朱棣还说过“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这样的话,可见朱棣的心意了。那么解缙在朱棣面前算是什么地位呢?接下来解缙的工作就很萌说明情况。这份工作可是对国家对民族影响那可是非常深远啊!
骢马五更寒,披衣上绣鞍。东华天未晓,明月满阑干——解缙
朱棣看中解缙的才华,就让他主持编纂了一部伟大的典籍——《永乐大典》。朱棣认为当代能扛起这份重担的人非解缙莫属。于是朱棣为解缙大开方便之门,打通一切关节,全力支持解缙著书。一开始朱棣交给解缙编书任务的时候,解缙还没有重视,以为朱棣是一时兴起,一年后就交稿了。
没想到朱棣看完就把他臭骂了一顿,朱棣对稿子很不满意,说解缙并没有领会精神,我要的是一部巨著!不是小说,你给我用心点,少糊弄事。然后还给解缙派了一堆帮着著书的人,而且这些人地位都很高,这才使解缙对这件事重视起来。安排完朱棣还不放心,另外又让姚广孝一同主持,这才松了口气。
朱棣拨钱著的这部中国第一部百科全书,耗费了大量国家资源和时间,从这就能看出来国家当时确实富了。因为著书是个大工程,需要采买大量书籍参考,编写的内容还要进行校对,这些对人力物力财力都是巨大考验。所以可以确定国家是富有的。
巅峰时刻
朱棣确实有眼光,被敲打了一番的解缙认识到著书任务有多么艰巨了,于是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呕心沥血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那么整部书共22877卷,约3.7亿字,全部人工手写著成的。这部书集百家之长,其中包括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技艺。涉猎广泛全面,参与编纂的约三千人,终于在永乐五年定稿,永乐六年抄写完成。
这次交完稿,朱棣看后非常高兴,亲自作序并赐名《永乐大典》。这是一部伟大的典籍,完美的著作,它是永乐大帝的功绩。当然军功章有朱棣的一半也有解缙的一半,解缙的付出不可忽视,他用另一种方式为这个国家立下汗马功劳,为后世留下了传世瑰宝来传承千秋万代。可惜书著成的时候也就是解缙的人生巅峰,一代才子从《永乐大典》之后开始走下坡路了…
时间回到永乐二年,朱棣对解缙不光表面重视,还对他委以重任,把他招进了内阁。这里再介绍一下内阁,朱元璋罢黜了丞相以后,大学生侍奉在皇帝左右,渐渐有了内阁的雏形,到朱棣时期正式有内阁的说法。内阁是按照皇帝的意思办事的,虽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把解缙招进内阁,这就能看出朱棣对解缙的器重了,而且经常和解缙谈心,是真真的皇帝眼前的红人。
解缙尝到了甜头,已经放弃了年轻时候的刚直,开始变的圆滑,逢迎,投机。皇帝喜欢听什么他就说什么,皇上让他打狗,他不去撵鸡,他要的就是权利和地位,要的就是青云直上。可惜他就是个读书人,做学问他是专业的,搞政治还是有些嫩…可他自己却偏偏没有这个觉悟,非要去跨过红线,去触碰那黑暗无比的政治漩涡,而且还是漩涡的最深处——太子之争。
事情要先从永乐二年说起,朱棣准备立太子了,这事宜早不宜迟,但是他自己拿不定主意,按礼法来说应该是立长子朱高炽,不过朱高炽腿有残疾,眼睛也不好使,当国家的一把手形象上有点说不过去。朱高熙就不一样了,玉树临风,一表人才,长的还挺英俊,关键是靖难最后时刻还立了大功,所以朱棣是有点偏向朱高熙的。
不会游泳非下水
拿不定主意的朱棣决定听听手下参加过靖难的大臣意见,他们到底是一个战壕里呆过的战友,跟朱高熙关系都不错,朱高熙要是上位了,他们这些人肯定能过上好日子。所以大部分人都认为应该立朱高熙为太子。
谁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这个人叫金忠,是兵部尚书,他明确表示支持朱高炽。其实这个人分量不算重,但是他背后的人太有影响力了,我不说可能也有人猜到了,这个人就是姚广孝。
金忠是姚广孝的学生,就是姚广孝向朱棣推荐的金忠,说此子堪当大任。那么立太子事件的背后到底有没有姚广孝的影子这就很难说清了,姚广孝,一个永远无法完全了解的人。
金忠的态度就不得不让朱棣重视了,后来朱棣又去询问朝中大臣的意见,听听他们的想法。终于问到了解缙这里,其实解缙心里早有人选了,为了以后自己的前程,为了以后可以继续享受现在的待遇和权利,他经过认真思考后,把宝压在了朱高炽身上。
在朱棣问他意见的时候他说出了朱高炽的名字,可是半天也不见朱棣的动静,于是他想了想又补了一句“好圣孙”。这个好圣孙说的是朱高炽的儿子朱瞻基,朱瞻基从小就非常聪明深得朱棣的喜爱,立朱高炽的话,以后朱瞻基这个爱孙就能顺理成章了。
朱高炽
这句话可是杀手锏,朱棣一下就想通了,就这么定了,永乐二年立太子朱高炽。可以说朱高炽能当上太子,那是沾了儿子的大光了…解缙可是为这次的事情立下了大功,朱高炽知道以后感激得不得了,没事了就拿着礼物上解缙家串门去。可解缙不知道,就是这次谈话,为他的结局埋下了伏笔。
解缙的下坡路
这可把解缙高兴坏了,太子都天天来我家,我这脸上可真是有光啊!每天美的不行的解缙光顾着自己高兴了,却忽略了朱高熙的感受,朱高熙认为要不是你解缙,太子之位肯定是我的,你现在坏了我的好事还整天吃喝玩乐,我要是让你好过了,我就不姓朱!当然了,后边这话是我说的。从这以后朱高熙恨解缙恨的牙痒痒。
其实朱高熙的政治能力是很强的,手下聚集了一大帮谋士,而且因为有战功的原因,地位也很高,加上朱棣对他不赖,生活中就有些高调,按说人家是皇子,高调点也正常,跟你解缙有什么关系,又没拿你家银子花。
偏偏解缙不开眼,觉得自己是朱棣眼前的红人,就分不清谁是大小王了,看不惯朱高熙的作风竟然跑去找朱棣告状,说朱高熙现在太高调了,有越礼的行为,皇上应该多管教一下。
这下可坏了,朱棣心想你看把你能耐的,都管到我的头上了,怎么管儿子还用你来教么,再说了,这算我的家事,你个外人都敢管我们姓朱的了?不过转念一想,永乐大典还得指望解缙呢,这笔账我先给你记上,这次忍了,回头再算。
就这样,解缙在朱棣心里的地位一落千丈,可惜解缙自己不知道,看着朱棣不说话,自己心里还美滋滋的呢。以后的日子更是变本加厉,有事没事找点事,显的自己很威风。终于,永乐五年,永乐大典的编纂接近尾声,忍了许久的朱棣终于不用再憋屈得听解缙呱噪了,既然用完了,就别碍眼了。于是解缙终于被朱棣发配到广西当参议去了。永乐大典既是解缙的巅峰,也是他的落幕。
解缙的结局
仕途虽然没了,但是安心生活也能舒舒服服过一辈子,可是他并不甘心,曾经沧海难为水嘛,也可以理解。解缙就这样安顿下来,等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直到永乐九年,他有了一个进京汇报工作的机会,终于又能回到京城了,又能见到繁华的景象了,这是他年少轻狂意气风发的地方,是他人生巅峰的舞台,他渴望再次崛起。
可是到了京城后,朱棣正好不在,他就没有了汇报工作的对象。要不说解缙政治敏感性不行呢,皇上不在你就老实等着,或者回去呗,不行,非要去串门,你说去找谁不行,偏偏去找了朱高炽。
结果解缙在朱高炽家吃完喝完也没等到朱棣回来,可能解缙是等的不耐烦了,竟然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回去了。也就是说解缙来京城就是为了见见朱高炽呗?
结果这事让朱高熙知道了,这么多年过去了,朱高熙对解缙的恨意一点没减,等朱棣回来以后,朱高熙马上去报告,说解缙去过朱高炽家了。得,这下谁也保不住解缙了,朱棣合理怀疑解缙勾结太子有不良企图,于是下令把解缙抓起来关进了监狱…
解缙的一生啊,就这么糊里糊涂的断送了,政治真不是谁都能参与的,也许安心做学问的话,解缙可以成为一代贤者奈何他没能认清自己,没能吸取教训,自己把自己的给断送了。
最后,在永乐十三年的时候,锦衣卫向朱棣汇报囚犯名单的时候,朱棣看到了解缙的名字,就问了一句,
缙犹在耶?
意思是解缙还活着呢?这句话就很有学问,隐含的意思就是,他不该活着了。就这样,下面人心领神会,把解缙灌醉了以后,拖到雪地里把他给埋了,结束了解缙的一生,那一年解缙四十七岁。
解缙确实有才,少年得志。可是我认为,一路走来都非常顺利并不是什么好事。一把剑锋芒毕露并不容易伤敌,因为人家会提防你,同时这样的人也不明白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没有经历过变数的人,就不会明白什么叫积累和隐忍。就像三国时期的杨修,他难道不优秀嘛?不,他非常优秀,他的脑子太好用了,可是他同样太顺了,结果就是英年早逝。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