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陵事变毫无疑问是三国时代一个影响非常大的历史事变,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正始十年(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祭陵,起兵政变并控制京都洛阳。自此,曹魏的军政权力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变。司马懿死后,司马师、司马昭相继掌权,公元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通过禅让称帝,西晋建立,曹魏灭亡。
曹操一生见于记载的有25个儿子,曹操是公元220年去世,虽然曹丕、曹彰、曹植等去世的比较早。但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夺权时,曹操应该还有儿子在世,为何他们没有出来反抗呢?
高平陵政变时,曹操还有五个儿子在世
通过查阅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之时,曹操还有五个儿子在世,分别是:曹据、曹宇、曹林、曹彪、曹茂。
1、彭城王曹据
曹据,环夫人所生,曹冲的胞弟。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封范阳侯。二十二年(217年),徙封宛侯。魏黄初二年(221年),进爵为公。三年(222年),徙封为章陵王,同年。徙封义阳王。曹丕以南方潮湿,环夫人是彭城人,徙封彭城王,又徙封济阴王。五年(224年),改封定陶王。
太和六年(232年),又改封回彭城王。景初元年(237年),私遣人诣中尚方作禁物,削县二千户。三年(238年),复所削户邑。正元、景元年间,累次增邑,并前四千六百户。公元254年司马师废了曹芳,准备立彭城王曹据,而曹据是魏明帝曹睿的叔叔,立曹据就意味魏明帝断子绝孙,于礼不通。于是,司马师听从了郭太后的意见,立了高贵乡公曹髦。
2、燕王曹宇
曹宇(?-278年),字彭祖,曹冲、曹据之同胞兄弟,魏元帝曹奂之父,娶张鲁之女。曹宇虽然是曹操的儿子,但由于年龄较小,自小和魏明帝曹叡关系很好,所以公元238年魏明帝曹叡病重时,一度准备托孤曹宇,但曹宇性格恭谨谦让,加上刘放、孙资从中作梗,最终由曹爽、司马懿辅政。
此后曹宇一直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景初、正元、景元中,一直累积增加食邑,一共达五千五百户。其子常道乡公曹奂,在高贵乡公曹髦被弑后入继大宗,是为魏元帝。泰始元年(265年),司马炎代魏,建立晋朝,降封曹宇为燕公。咸宁四年(278年),曹宇去世。
3、沛王曹林
曹操第十子,与中山王曹衮、金乡公主同为杜夫人所生,与秦朗同母异父弟弟。杜夫人本为吕布手下秦宜禄之妻,曹操破吕布后纳为杜氏妾。建安十六年封饶阳侯。建安二十二年,徙封谯侯。黄初二年,进爵为公。黄初三年,封为谯王。黄初五年,改封谯县。黄初七年,徙封鄄城。太和六年,改封沛王。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四千七百户。
4、楚王曹彪
曹彪(195年—251年),字朱虎,三国时期曹魏皇族,魏武帝曹操之子。216年,曹彪被封为寿春侯。221年,曹彪进爵,升迁为汝阳公。222年,升为弋阳王,同年又升为吴王。224年,改封寿春县。226年,魏明帝即位,升迁,徙封地在白马。232年,改封楚王。
曹彪是唯一一个对司马懿高平陵政变作出反应的诸侯王。嘉平元年(249年),兖州刺史令狐愚和太尉王凌谋划迎立曹彪,在许昌建都。到了公元251年,由于有人告密,被司马懿提起发现,王凌、令狐愚等人被诛灭三族,曹彪自杀。
5、乐陵王曹林
曹林(?~256年3月11日 ),曹操第十子 ,又名“曹豹”,在《吊魏武帝文》中被称作“季豹”,不知是其字否。母杜夫人。汉献帝建安二十二年,徙封谯。魏文帝黄初二年,进爵为公;三年,为谯王;五年,改封谯县;七年,徙封邺城;魏明帝太和六年,改封沛;景初、正元、景元中,累增邑,并前四千七百户。
曹魏诸侯王无权无兵,备受打压
第一,就是只虚封而不给实权。曹丕虽然把自己的弟弟们都封了王,但这些诸侯王没有任何治理封国的权力,封国内的官员全由朝廷任命。至于兵权,更不是诸侯王能染指的了,他们甚至连保护自己的安全都比较困难:封国内最多只有几百人的军队,而且都是老弱病残。
第二,经常更换诸侯王的封地。曹丕为了不让诸侯王在地方形成自己的势力,经常迁徙他们的封地,改变他们的封号(曹植经常迁来迁去)。让他们从一个封地到另一个封地,而不能通过长期在一地积累势力。而且曹丕还不允许诸侯王之间见面,联络,防止他们交通搞事情。
这样的政策,确实起到了很好地效果,终曹魏一朝也没有诸侯王作乱,甚至连作乱的想法都没有。但也造成了一个弊端,那就是当司马家夺权的时候,曹魏各地的诸侯王,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曹魏被取代,因为他们无兵、无权、无钱(估计也没有心思,已经寒心了)。
自公元220年曹丕篡汉称帝,至公元265年司马炎篡魏,曹魏政权仅仅存续了46年的时间。面对司马氏夺权,曹操有五个儿子在世,居然只有楚王曹彪一人反抗,结果还被扼杀在摇篮中,实在让人唏嘘感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