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书法家、诗人。贞观十七年(643年)四月,唐太宗将其第九子晋王李治立为太子,并对太子严加教管。背后到底有什么深层次的原因呢?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01:保全所以儿子性命,太子之位不是争取来的制度
李世民对身边的人说了一番话,道出了选择李治为接班人的原因,“一是定下规矩,如果立李泰,那说明太子的位置可以由个人钻营而来,不是皇帝决定。从今而后,如果太子和诸王兄弟不和,争来斗去,两个人全部废了,太子位置只能是“朕给你的,才是你的。朕不给你,你不能抢。”二是保全儿子,如果立李泰,那李承乾和李治恐怕都保不住了;而立了李治,李承乾和李泰都能保住性命,不至手足相残。这两个目的,第二个顺利实现了,李泰和李承乾后来确实都是善终。第一个却落了空,大唐王朝的皇位继承始终处于不稳定的状态,每个皇子都想拼一把,争来争去。没办法,谁让他李世民开了这个历史先河,为后世子孙作出了榜样,立下了标杆呢!
02:关陇贵族等高门大族:和普通地主家庭支持
李治背后的支持力量实在太过于强大,太宗皇帝不得不接受。这就牵涉到贞观中后期的朝廷政治格局和社会阶层固化问题。唐太宗后期的朝堂上主要有两种力量:关陇贵族等高门大族出身的官僚和普通地主家庭出身的官员。太宗把高门大族官僚当成执政的根本依靠力量,而把普通地主官员作为使用力量,即高门大族掌握大权,普通地主干活办事。这两股力量在唐太宗的调和或领导下,本来相安无事。但随着争夺太子斗争的激烈,两股力量各自围绕着一个皇子凝聚起来。普通地主家庭官员多数是读书人出身,自然就集聚在魏王李泰身边,如房玄龄、刘洎等。高门大族本来是支持李承乾,可奈何李承乾最后实在是扶不上墙,最后转而支持李治,这帮人主要是关陇贵族的代表长孙无忌,江南士族的代表褚遂良等人。长孙无忌、褚遂良看中李治而不是李泰,主要是因为李泰羽翼已丰,翅膀已经硬了,不好控制。而李治还没有自己的班底,在外人看来性格也比较懦弱,将来容易控制,因此极力在唐太宗面前推荐李治。
03:为了维护国家的稳定
贞观十七年(643)十一月的时候,唐太宗有次秘密召见长孙无忌,讨论李治的性格:我说小舅子啊,你当初劝我立李治当太子,可我发现他性子太软,怎么能够带领朝廷和国家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呢。吴王李恪这个人,英明果敢,非常像我年轻的时候,要不然咱们再换个人,立李恪当接班人,如何?李恪是唐太宗的第三个儿子,母亲是隋炀帝的女儿,身上流淌着李唐和杨隋两个皇族的血脉,那血统是极其高贵。但正是因为他身上有隋朝的影子,反而成了竞争太子接班人的软肋。因为一旦他上位,人们不免会认为隋朝借尸还魂。所以,刚开始李恪就出了局。唐太宗这时旧事重提,想换李恪上,纯粹是因为认为李治过于懦弱,小肩膀扛不起大唐的江山。在这种情况下,李恪身上的隋朝阴影就显得无足轻重了,毕竟保住祖宗社稷要紧。
03:缓和关陇贵族和普通地主家庭的矛盾,有利于国家团结
长孙无忌去用大道理压服唐太宗:咱们咱再一再二不能再三啊。太子是国本,国本不稳,那朝廷和国家的事业就会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你再想想,再好好想想。长孙无忌这话听着很正确,实际上已经有威胁的味道,你非要换李恪,那我们这帮支持李治的人也非要把李恪给弄死,到时朝廷又是两边站队,乱七八糟,看你还怎么收拾烂摊子。唐太宗掂量再三,最终打消了用李恪换李治的念头。所以,与其说是唐太宗看中了李治,不如说是李治背后的高门大族力量的支持,使他不得不选择了李治,因为这些高门大族官僚才是他政权的根基。普通地主官员可以重用,但不能大用。可以大用到替皇帝执掌朝政地步的,只能是和皇帝同一个阶层出身的高门大族尤其是关陇贵族。关陇贵族是唐朝的立国之本,是维持统治的核心力量,他不但不能消灭,反而必须扶持。如果唐太宗违背了以长孙无忌为代表的关陇贵族的意志,立了李泰当太子,进而顺利即位当皇帝,那就意味着普通地主官员将掌握朝廷大权,这就会威胁到李唐王朝的执政根基。尽管普通地主官员取代高门大族官僚是大势所趋,而且是完成从打天下到治天下执政转型的必由之路,只有完成统治阶层的更新换代才能让大唐事业兴旺发达。但此时唐太宗的政治觉悟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的境界,还不能主动做出这样的历史选择。立李治为太子后,唐太宗还想继续维持高门大族掌权,普通地主干活的组织路线和用人思路,极力化解两派的矛盾。贞观十七年(643)四月初十,李世民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房玄龄为太子太傅,褚遂良当太子宾客,一起辅佐太子,还让刘洎当了门下省长官侍中,负责处理朝廷日常事务。以前的事都过去了,现在要团结一致向前看,撸起袖子加油干。但政治斗争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哪怕是皇帝的意志也不算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