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皇位再次回到宋太祖一脉,宋孝宗赵昚有哪些作为呢?

历史趣闻 2024-09-07 00:06: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

  宋孝宗赵昚(shèn)(1127年11月27日-1194年6月28日),初名赵伯琮,后改名赵瑗,赐名赵玮,字元永,籍贯秀州(今浙江嘉兴),宋太祖赵匡胤七世孙、宋高宗赵构养子。宋朝第十一位皇帝、南宋第二位皇帝。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金匮之盟与皇位流转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大宋之后,有一天,他的生母杜太后病重,自知时日无多,于是将宰相赵普召入宫中,并对一直伺候在旁边的赵匡胤问道:

  “你知道你自己是怎样得天下的吗?”

  太祖回答:“我所以得天下者,皆祖先及太后之积庆也。”

  太后对赵匡胤的这句奉承话不以为然,摇头道:“不然,正由周世宗使幼儿治天下耳。假使周氏有长君,天下岂能为汝所拥有?汝死后当传位于汝弟。”

  赵匡胤顿首泣道:“敢不如教诲!”

  于是赵普将这段对话写成誓言,藏在金匮之中,此即为“金匮之盟”,也是赵光义继承皇位的依据,被记载于《宋史·杜太后传》中。

  无论是否有金匮之盟一事,或者其中另有隐情,总之,自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整个北宋一朝,皇位都在太宗皇帝的血脉中传承了下来。

  直到南宋年间,皇位才再次回到宋太祖血脉后人手中。

  赵构养子赵昚

  1127年,靖康之耻发生后,逃到南京应天府的赵构即位,成为南宋第一位皇帝。

  赵构一生共有一子五女,令人惋惜的是唯一一个儿子3岁时候就夭折,五个女儿却在靖康之耻中沦为金人俘虏,其遭遇不言而喻。

  1132年,宋高宗赵构虽然才26岁,但是早已经失去生育能力,不得不在宗室中寻找一位继承人。

  按常理,在皇帝没有亲生儿子的情况下,继承人应该是与皇帝血脉关系越亲近,优先顺序越高。

  可是,宋高宗的继承人竟然选择了与他关系非常远的赵昚。

  要知道赵昚是宋太祖赵匡胤的第七世孙,难道此时已经没有宋太宗的血脉了吗?

  实际上并非如此,而是“民意沸腾”。

  靖康之耻,对于赵构来说,也许是天上砸下来一块大馅饼,让本来毫无机会染指的皇位就这么落到了自己身上。

  可是对于百姓而言,这无疑是奇耻大辱,中原王朝被异族俘虏皇帝,赶到南方蜗居,让天下人对此愤怒不已,也对宋太宗的后人感到失望,很多人都发出这样的声音:

  “要是皇位依旧在宋太祖的后人手中,必然不会如此。”

  于是,皇位还并不太稳当的赵构就从太祖后人中选择了6岁的赵昚作为养子,继而成为太子。

  高宗以公天下之心,择太祖之后而立之。——《宋史·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

  与高宗相处30年,终于被禅让为皇帝,高宗病逝不久,自己又禅位做了太上皇

  历史上有这么一个残酷的现象,很多皇帝年老之后,都担心手中的权利不保,动辄闹出父子相残的惨剧。

  相反的是,鲜少有厌倦了皇位,禅让给后人,自己做太上皇的。

  古代禅位做太上皇最多的朝代莫过于大理国,尤其是经历过高升泰篡位之后的大理,段正淳早早传位给段正严开始,一代代都急着出家做和尚,其根本原因在于这个皇位确实没啥意思,大权都在高家手中,处处受制于人,还不如出家来个清净。

  奇怪的是南宋开始两位皇帝都在身体没有大碍、又足以掌控一切的情况下主动放弃了手中的权利,禅让成为太上皇。

  赵昚虽然被高宗抚养,是事实上的继承人选,但是高宗一直没有给予名号,毕竟“唯名与器不可假人”的观念深入人心。

  直到1162年,赵昚才被李伟皇太子,并在不久之后被赵构禅位,登基成为南宋第二位皇帝。

  养父与养子,同出三十年,还是在帝王之家,能让高宗心甘情愿禅位于他,无一不反应出了赵构对这个继承人的满意。

  事实上也是如此,虽然赵昚与赵构的治政思想并不相同,但是他的忠孝之心得到了高宗的认可,也得到了文武百官的认可,这也是他的庙号为“孝宗”的根本原因。

  从1162年赵构退位,到1187年赵构驾崩,整整25年,赵昚虽然名为天子,可是头上一直有一位“太上皇”压着,一直被灌输忠孝理念的赵昚又不敢违背赵构,因此,在赵构死后不久,赵昚也意兴阑珊,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自己也做起了太上皇。

  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金世宗被称为“小尧舜”,因为他在位期间十分朴素,不穿丝织龙袍,上行下效,整个金朝国库充盈,农民也过上了好日子,这才有了这个美誉。

  金世宗之所以如此,有很大原因是来自于南宋的压力。

  历史上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中原王朝一直以“天朝上邦”来自诩,可是无论东晋、还是南宋,被游牧民族赶跑了蜗居一方之后,竟然都没有打回去。

  除去实力因素外 ,根本原因是没有收复旧地之心,安于现状,这个心思最严重的莫过于南宋高宗赵构。

  赵构在位初期,迫于民心,不得不任用岳飞、韩世忠等主战派将领,可是等地位一稳固,马上重要朱和平的黄潜善、汪伯彦、王伦、秦侩等人,一味求和,甚至不惜处死岳父,罢免李纲、张浚、韩世忠等主战派大臣。

  而赵昚则不同,登基之初,赵昚就打着高宗的旗号,为岳飞平反,并筹划北伐,令人惋惜的是,北伐很快失败,不得不与金世宗签订了“隆兴议和”。

  此后,赵昚一心治理内政,兴修水利,发展经济,金世宗也就是有感于南宋日渐繁荣,感受到了威胁,也励精图治,使得两国维持了四十多年的和平。

  金人易宋之心,至是亦寝异于前日矣。故世宗每戒群臣积钱谷,谨边备,必曰:“吾恐宋人之和,终不可恃。”盖亦忌帝之将有为也。——《宋史·卷三十五·本纪第三十五》

  因此,宋孝宗赵昚被后世普遍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称其为“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