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古代皇帝的儿子那么多 皇帝怎么立太子才能避免手足相残

历史趣闻 2024-09-05 10:39: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还不知道:古代皇帝和太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有多子,如何选立太子,而不至于兄弟为夺权而自相残杀?  立储与皇子争储是一个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在那个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讲究多子多福的时代,大多数皇帝......

  还不知道:古代皇帝和太子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古代皇帝有多子,如何选立太子,而不至于兄弟为夺权而自相残杀?

  立储与皇子争储是一个永远无法调和的矛盾。在那个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讲究多子多福的时代,大多数皇帝子嗣众多是必然的,不少皇帝的嫡子往往也不止一个。但是,皇位却只有一个,这就注定了绝大多数皇子都是要“出局”的。一但“出局”,不仅意味着与无上权力彻底告别,而且还沦为了“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境地,一切生死富贵都凭皇帝兄弟的心情。触怒了皇帝兄弟,历朝历代不得好死的皇子不在少数。为了避免兄弟阋墙、骨肉相残,历朝历代的皇帝们也一直在寻求一种最大限度“减少伤亡”的方式。只可惜,皇位的诱惑力太大,加之其唯一性和排他性,顺得哥情则必失嫂意,很难做到“十全十美”,直到清朝灭亡,这个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除非像明孝宗朱祐樘那样,只有一个儿子活着,别无选择、也没有任何竞争者,否则诸子争储的情况很难绝对避免。

  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制是中国古代大多数王朝的首选,这一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以出身论成败”。唯一的准则就是出身和齿序,即所谓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嫡长子生来就注定了皇位继承人的身份,正所谓名分早定,除了少量野心勃勃的皇子,大多数皇子也只能选择“望而却步”……这一制度最大的优点就是早早将储位落了实锤,让大多数皇子不得不放弃,从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祸起萧墙、骨肉相残。但这一制度也同样有缺陷,首先皇太子并不是万古不变的,只要皇帝愿意,废嫡立庶、废长立幼依然是可以的。这就使得这一制度无法完全杜绝诸子争储,最著名的莫过于清康熙年间的所谓“九子夺嫡”了。

  皇太子胤礽树大招风,在位期间就已经被一众兄弟所环伺、甚至攻击。胤礽被废之后,清圣祖庶出的儿子们更是一个个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仅没能避免休息争储,最后反而愈演愈烈,成了反面典型。与此同时,因为是“以出身论成败”,必然地造成了皇太子资质的无从选择。最著名的莫过于“何不食肉糜”的那位了,就因为是事实嫡长子,司马衷智商不高居然也成了皇太子。当然,这毕竟是特例,大多数人的智商还是差不多了,只要不是司马衷那样的皇太子,还是可以通过教育后天弥补缺陷的。可问题是,名分早定、皇太子“老子天下第二”,谁敢管他?久而久之,皇太子们不仅容易养成“天下除了我爹我最大”的性格,而且还容易形成“熬死老爹就是胜利”的想法,使得庸君乃至昏君频出。

  为才是举既然嫡长子继承制有那么多弊端,那么为才是举就是喽,选择最有才能的皇子继承皇位。乍一看这的确是个不错的办法,但是细想想,根本行不通。何为有才?无法进行具体量化,是群臣说有才才算有才,还是皇帝老爹说有才才算有才?无法具体量化、操作。加之皇权的排他性,最后只能说皇帝老爹认为谁有才,谁就有才。皇帝也是人,也有好恶和“两样心”。更何况,有才、有德是可以装出来的。隋文帝杨坚因为对皇太子杨勇不满,选择了看似能力更强、德才兼备的隋炀帝杨广,可结局又如何呢?能力、才干倒真是不差,可好大喜功、滥用民力,隋炀帝最终还是葬送了隋王朝。

  这还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所谓唯才是举从根子上跳出了出身的限制,使得大量庶出的皇子拥有了与嫡出皇子同样的竞争机会。如此一来,非但没能避免祸起萧墙、骨肉相残,反而使得诸子争储进一步扩大化、激烈化,得不偿失。清康熙年间的所谓“九子夺嫡”为何如此白热化?不正是因为庶出的儿子都拥有了竞争机会吗?因此,所谓唯才是举看似有理,却缺乏可行性,而且后患无穷。秘密立储在经历了康熙年间的所谓“九子夺嫡”之后,清世宗终于想出了一套新的方案,说白了就是将嫡长子继承制和唯才是举进行了中和。既立皇太子却不公开,而且不拘泥于出身,尽量做到唯才是举。

  如此一来,即便被密立为了皇太子,自己也不知道。不仅避免了“老子天下第二”“熬死老爹就是胜利”的魔咒,而且也使得皇太子不再是众矢之的,因为谁也不知道到底谁才是皇太子。如此一来,皇帝可以有充足时间考察、选择一位相对德才兼备的储君。可问题又来了,这同样是皇帝的意愿,皇帝认为有才的儿子就一定有才吗?恐怕未必。换言之,这一制度同样是有缺陷的,如果所有皇子都不行么?充其量也只能是矮子里选高个儿。此外,虽说是秘密立储,但皇帝对儿子的态度、好恶多少还是能够反映出一些苗头的,所谓秘密立储其实也没有那么秘密。其实,秘密并不是卖点,这套制度最大的卖点是皇帝可以随时更换储君人选,又不会因为易储引发政治风波。

  如此一来,某位即便被密立为了储君,也可能随时被更换掉。皇子之间想要相互攻击,无从下手,说不定你费尽心机搞掉了哪位兄弟,到头来却是为他人做了嫁衣。因此,皇子们只能是使尽浑身解数、博取皇帝老爹的青睐而不是相互攻击、骨肉相残。如此一来,最大程度避免了祸起萧墙、骨肉相残的人伦惨剧发生,这恐怕才是秘密立储最大的功能。对于选择贤能的储君、帝王,这套制度并没有太多先进之处,甚至更加“落后”。因为它完全成为了皇帝一人的决定,他人连参与、参谋的机会都没有。综上所述,无论以上哪种制度,都无法绝对避免诸子争储、骨肉相残,也无法选出真正才德兼备的储君,有一利则必有一弊。

  清朝中期开始实行的秘密立储制度也只是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诸子争储、骨肉相残,同样未能做到杜绝,更无法做到真正唯才是举。晚清接连三代皇帝绝嗣、清文宗也只有一个儿子活了下来,自道光之后,秘密立储制度也彻底沦为了摆设……随着清朝的灭亡,皇帝退出了历史舞台,立储之事也正式寿终正寝。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大一统皇帝”袁世凯连正式立储还没来得及就因为尿毒症一命呜呼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