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的朝代,分北宋和南宋两个阶段,共历十八帝,享国三百一十九年。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据统计宋朝319年共有民变434次。其中最大规模的有三次,分别是宋太宗时期四川李顺、王晓波民变,从淳化四年(993年)开始到至道二年(996年)结束历时3年。宋徽宗时期浙江的方腊民变,从宣和二年(1120年)开始到宣和四年(1022年)结束,历时2年多。最长时间的是钟相、杨幺民变,从建炎四年(1130年)到绍兴元年(1136年),共计6年时间。这几次民变也都只在当地有影响,没有波及到其他地方。其他民变都是小打小闹,不成气候。
宋朝民变为何难以成功呢?
宋朝实行募兵制,吸纳了大量精壮男丁
宋太祖曾经说:“可以利百代者,唯‘养兵’也。方凶年饥岁,有叛民而无叛兵;不幸乐岁而变生,则有叛兵而无叛民。”
宋朝的募兵制度是把一些强悍好斗的百姓招募进入禁军。矮小一点的招募进入厢军。国家给予士兵俸禄。一些危险的罪犯也编入到了军队,受军队管制。宋仁宗时期禁军士兵领的工资是130余文一天,同一时期打工者工资是100文一天,待遇相当优厚。
每三年皇帝还会赏赐士兵,每到过年过节也有赏赐,驻守边疆的士兵还发给银鞋。从四川、两广边远地区驻守回来的士兵,皇帝还发给衣服钱。
每到饥荒年间,军队就会招募饥民。饥民吃喝问题得到满足,不仅消灭了潜在的造反力量,这些人还能帮助宋朝统治者维护治安。
强壮有胆子的百姓都招募到了军队,剩下的是一群没有什么战斗力的百姓,即使发动叛乱也很容易扑灭。这是民变难以成功的原因之一。
宋朝城市、商业发达,百姓就业渠道更多
宋朝打破了里坊制度,又取消了宵禁,允许店铺通宵营业。这些举措促进了城市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根据《元丰九域志》记载,北宋有1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达到40多个,北宋首都开封人口达到了100万人以上。
城市的发展带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民农忙时候干农活,农闲了就去城市经商或者打工赚钱。《宋会要辑稿》记载岳州知县范寅敷说当地的农民,一半都在外地。可见宋朝的人口流动更频繁,农民有了更多的赚钱养家机会。
南北朝时期梁朝的罗研曾经说过:“若令家畜五母之鸡,一母之豕,床上有百钱布被,甑中有数升麦饭,虽苏、张巧说于前,韩、白按剑于后,将不能使一夫为盗,况贪乱乎?”宋朝百姓生活尚能温饱情况下,自然没有人愿意跟着造反。
科举制度保证了人才流动
隋朝唐朝虽然实行了科举制,但当官还是很看重门第,官僚集团还掌握在门阀世家手中。到了宋朝宋太宗开始扩大科举录取名额,科举又采取了公正的制度设计。只要你努力苦读考中进士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比如范仲淹、欧阳修都是贫寒子弟,通过科举考中进士做了官,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宋朝的人才通过科举有了上升空间。狄青不过是一个小兵,也能靠军功一步步做到了枢密使的高位。
刘邦、朱元璋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得到了士大夫的支持。宋朝对士大夫阶层待遇很优厚,宋朝的官员工资待遇很不错。士大夫自认为是宋朝的一份子,也是宋朝的统治者。宋朝的民变没能得到士大夫阶层的支持,也是失败原因之一。宋朝的民变领袖没有出现张良、刘伯温这样的人才,帮助出谋划策,失败是必然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