胤禛,清朝第五位君主,年号雍正。康熙帝第四子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的文章介绍。
被誉为古装剧经典的唐国强、焦晃版本的电视剧《雍正王朝》,其剧情是从雍正当皇子时,清查国库亏空这件大事来慢慢展开的。
电视剧的故事情节虽然是虚构,但清朝到康熙执政的后期,确实是亏空之风旺盛,从地方到朝廷,无处不亏空。
这大概是因为,从清朝入关,到康熙朝中期,清朝的统治慢慢稳固了,该打的仗也打完了,朝廷的整个体系开始正式成形,也慢慢和平了,到了享受的时候。
宗室、满、汉官员集团经过了清朝初期,各种政策的不断调整,在体系已经基本固定后,也有了一套熟悉和常规的侵蚀国家财产的套路。
康熙皇帝因为执政思路的原因,加上他也是依靠在位时提拔的满、汉官员们,完成了一系列比较大的功绩,所以,对于挪用国库钱财,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当然,也有可能是康熙到了晚年后,不想折腾了,也没精力折腾,干脆把这事交给了后人,也就是雍正。
雍正上位后,在其执政期间,对于国库亏空,采取了跟康熙截然不同的态度,不但仔细追查,并且严厉处置涉案官员,这也是造成后来雍正名声不太好的原因之一。
在清理国库亏空时,雍正甚至都开始发动群众,鼓励知情的百姓告发,以弥补官府清查人员的不足。
如雍正五年时,根据《雍正起居注》中的记载,为清理江西省的亏空,雍正特发上谕给江西百姓:
江西百姓须知朕爱养民生之至意,倘有不肖官員因亏空败露而捏称民欠者,尔百姓即赴上司告讦,切勿为其所愚,使劣员得以漏网,无以惩戒。
另外,雍正还强势要求,下级负责具体事务的吏员,在上官有出现侵占国库财产的意图时,要主动阻止和举报上司,《上谕内阁》中记载有雍正专门为此发出的明旨:
凡州县钱粮之亏空,总不出侵欺挪移二项,而负责具体事务的钱粮总吏则有秉阻之责,如本官不听秉阻,许总吏径赴司院呈明免罪,如不行秉阻,以致本官亏空被参,即将总吏一同监追,减本官一等治罪。
对于官员互相之间的帮助隐瞒,雍正也予以严厉警告,承诺一经查出,一定给予惩治,《雍正起居注》中记载:
将来倘新任州县官员私徇情面,接受交代,将亏空隐瞒,经朕察出,定将接任之员正法。
如此,从雍正派出的专门的稽查人员,到接任官员,地方吏员,再到普通百姓,雍正为清理亏空,布下了一张无比严密的网。
在这张网的覆盖范围中,凡有过亏空的官员,无一不纷纷落网,雍正也按照承诺,分别予以严惩,补不上欠款的抄家,亏空得太多,还不了钱的杀头。
甚至于,雍正对于某些因还不上款,且已经以死谢罪官员的亲眷也不放过。
如《上谕内阁》中记载的一份上谕,雍正五年,一个叫陶范的官员因亏空案件自杀,雍正却表示:
料必以为功名家货既不能保,不若以一死抵赖,将赀财留为子孙计……所有赃款着落追赔。
在这样的氛围中,官员们谈亏空案即色变,在他们的影响和传播下,民间也闻之色变,民间当时玩纸牌时,都编出了“抄家湖”这种名头。
至于雍正知道这种风声后,却丝毫不以为然,直接表示:“若不严追完项,一任贪官优游自得,国法安在耶?此明系朋党匪人,怀私捏造悖谬之语,以惑众听,殊属可恨。”
雍正毫不妥协的态度,也是在他执政时期,清朝此前积攒的国库亏空,基本全被追缴上来的原因。
而雍正发动上上下下帮助追缴亏空的结果是,在他驾崩时,国库已有存银三千余万两(数据采自乾隆五十一年时的一份上谕中所写:“朕即位初年,户部银库计不过三千余万两”)。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