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樊哙为什么要跪拜韩信?其实这一拜大有深意,充分体现了他高超的为人处世之道,下面趣历史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刘邦之所以能从一个酒徒无赖,奋斗成一代帝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他慧眼识人,善于识别驾驭人才。秦末汉初乱世中的诸多优秀人才,如同过江之鲫,纷纷投奔到刘邦麾下,为他效尽犬马之劳,刘邦才得以开创大汉。
刘邦麾下诸多武将中,樊哙是个非常具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原是一个屠夫,“以屠狗为事”,收入微薄,地位卑下。但他生性豪爽,喜欢饮酒交友,与刘邦因酒结缘,两人很早就是莫逆之交。
刘邦起兵之初,樊哙就义无反顾追随左右,是正儿八经的从龙之臣。樊哙虽然是个粗人,不懂兵书战策,但他生性彪悍,悍不畏死,打起仗来不要命,冲锋陷阵屡立战功,在汉朝开国历次重大战役中,樊哙几乎场场不落,汉朝的建立他厥功甚伟。
鸿门宴上,刘邦身陷囹圄,险象环生。樊哙不顾个人安危,左手盾牌右手持剑,奋不顾身闯入项羽大营中,来到刘邦身边,“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连项羽都被他的气势震慑住,没敢轻举妄动。因此他对刘邦有救命之恩。
开国之后,刘邦封赏功臣,樊哙被封为舞阳侯,“世世勿绝”,世袭罔替,福荫子孙。樊哙还有一个身份:他娶了的亲妹妹吕媭为妻,是刘邦的连襟,吕后的妹夫,从此身价倍增,成为刘邦吕后夫妻的核心圈子人物。
樊哙位高权重,又有刘邦吕后当大靠山,加之又是一员猛将,在大汉朝应该横着走才合理。但樊哙在某些时候的举止行为,却令人难以理解。
公元前201年,刘邦和韩信之间君臣矛盾激化,刘邦担心韩信造反,韩信担心刘邦卸磨杀驴,双方一度剑拔弩张。最后韩信服了软,下不了狠心造反,主动妥协,被刘邦免去楚王的爵位,贬为淮阴侯。
韩信心情郁闷,有时免不了去老朋友老伙计家里串串门。有一次他信步来到樊哙家中,樊哙知道后,立即亲自出来迎接。他本和韩信是多年老战友,并肩作战情同兄弟,韩信当时已被剥夺王爵,身份是淮阴侯,与樊哙的舞阳侯平级。
但樊哙却一副的样子,一见到韩信,立即下跪磕头行大礼,并且口称“大王乃肯临臣!”意思是说大王您肯光临寒舍简直是我的荣幸。韩信辞别出门,他又送到大门外再次跪拜告别。他一副的样子,一时之间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令人难以理解。直到几年后,人们才发现樊哙这么干真高明。
其实,樊哙看似大老粗,实则,精通处世之道。他是在通过此举在刘邦和韩信之间搞平衡,两边谁都不得罪,是一条极为聪明的自保之道。
其一,韩信当时处境微妙,已成为刘邦眼中的危险人物。在此前提下,韩信与谁关系密切,也会成为刘邦的猜忌对象。
樊哙清楚意识到这一点,这才会故意大动干戈,公开向韩信行跪拜大礼。本来他与韩信是多年老战友,根本犯不着行此大礼,见了面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才对。但樊哙却向韩信行大礼,在旁人眼中,自然会认定,他们二人关系很生疏,很少往来。只有如此,才会打消刘邦的疑虑之心。
其二,樊哙这么干还有一层更为隐晦的意思。当时刘邦和韩信之间,关系紧张,两人之间的矛盾不可调和,势必有一场明争暗斗,一方是大,一方是一代战神,最后谁胜谁负,当时还真。
韩信此时处于落魄之中,刚从楚王被降为淮阴侯,樊哙却丝毫不计较,一如既往,向韩信行跪拜大礼,也能让饱尝人情冷暖的韩信认定,樊哙不是势利眼,而是个可交之人。这样一来,即使韩信日后胜出,也亏待不了樊哙。 几年后韩信被杀,樊哙依旧深得刘邦信任,人们才发现他这么干真高明。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