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秦昭襄王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秦昭襄王如果能多活几年,能一统六国吗?
秦昭襄王如果多活几年,非但一统不了六国,甚至还可能让秦国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除了秦国自身的原因外,还有最终的一点当时“战国四公子”之首的信陵君还活着,就是他让秦国一统天下的梦想近乎破灭。可以说只要信陵君未死,那秦国即便想要东出扫六国,那必须要如履薄冰,一个不小心便可能万劫不复。
信陵君魏无忌
信陵君原名魏无忌,是魏国的公子。作为战国后期的明星人物,他真正做到了礼贤下士,他的名望让天下人仰慕,大家皆以做他的门客为荣。值得一提的是,就连汉高祖刘邦,年轻的时候也曾投奔过信陵君。
要了解刘邦家住沛县和魏国距离千里,不出意外的话,当时的普通人一辈子可能都走不了那么远。远在千里之外的人都要慕名投奔,信陵君的影响力可想而知。只不过等刘邦到了魏国时,信陵君已死,这是后话了。
当然作为信陵君的“铁粉”,即便后来秦国灭亡,刘邦依然崇拜魏无忌,只要途径大梁,就会去其坟前祭拜,称帝后还专门安置了五户人家,守护魏无忌的陵墓。
毫不夸张的说,战国末期的七国之人,或许不了解名将白起李牧廉颇,但是几乎所有人都了解信陵君是谁,而真正使得信陵君名声大噪的便是这邯郸之战。
邯郸之战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中赵国惨败,秦将白起坑杀了四十余万赵兵。就当白起准备一鼓作气灭赵时,秦昭襄王却在丞相范雎的建议下,以赵国割六座城池为条件答应议和,命令大军班师回国。
可谁曾想,赵国撕毁议和条约,秦昭襄王大怒,命名秦军再度攻赵。此时的赵国元气还未恢复,毕竟长平之战死的都是青壮年士兵,赵国的土地无人耕种,成为荒凉之地既成事实,根本无法抵挡秦国大军。
就这样,秦军兵临邯郸城下,赵国危在旦夕。其间虽然有平原君赵胜杀死爱妾招揽士人,散尽家财,募得三千死士共抗外敌,这样的壮举的确令人尊敬,但面对虎狼秦军,只能是鸡蛋碰石头。
于是综合实力排名十分靠前,傲立群雄的赵国,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开始向其余五国求援。其中,同为三晋的魏国,深知兔死狗烹的道理,于是便答应出兵驰援邯郸,令晋鄙率军十万前往。
但是,半路上秦昭襄王对着东方六国宣称,“谁敢救赵国,他就第一个打谁。”这一下子还真的就将魏王给唬住了。或许是想起之前伊阙之战的惨败,魏王不由得后脊发凉,他真的害怕秦国秋后算账。于是,魏王下令前线的救援大军停止前进,按兵不动,名义上是救赵国,实际上是采取两面倒的策略来观望形势的发展。
就在这危急时刻,信陵君站了出来,他置生死于度外,听取赢侯之计,从魏王处窃得兵符,赶往前线调兵救援赵国。领兵的将军晋鄙因无魏王的命令,不愿出兵,信陵君门下朱亥将其斩杀,他便亲自接管大军。
随后,魏无忌率领魏军与邯郸城内的赵国大军里应外合,击破秦军。邯郸城因此得救,信陵君从此名扬天下。
如果说邯郸之战让世人知晓了信陵君,那么第四次合纵伐秦大胜便是让世人敬佩并记住了信陵君。
信陵君领五国之兵,合纵伐秦
魏无忌因为有功于赵国,被赵孝成王奉为座上宾。而他自己因为私自盗窃兵符,还杀了魏国大将,而不敢再回魏国,于是就留在了赵国。然而这可苦了魏王,因为秦昭襄王此前曾说过,谁敢救赵,那么必将遭到秦国的报复。
于是,秦国不停的攻打魏国。而魏国哪里是秦国的对手,节节败退,丢盔弃甲。魏王头疼不已又无奈,或许在心中每天都会骂信陵君几百遍,就是这个弟弟给魏国惹下了天大的麻烦。最后魏王不得以,只好向其他东方五国求援,合纵以攻秦国。
令人万万没有想到是,没有一家诸侯国愿意出兵,就算是被魏国搭救的赵国,对出兵也是三缄其口。魏王不得已,只好将信陵君请回来。一别数十年,信陵君再次回到魏国,感慨万千,他和魏王本就是兄弟,两人相拥而泣。之后魏王拜信陵君为上将军,负责阻止秦国东出的一切事宜。
《史记》:公子(信陵君)使使遍告诸侯。诸侯闻公子将,各遣将将兵救魏。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
公元前247年,信陵君号召天下,诸侯纷纷响应,派遣大军相助。之所以诸侯国如此表现,主要是因为无论从人品还是军事能力,把大军交给信陵君,君王们心里踏实。军心稳,则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信陵君率领诸侯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秦国名将蒙敖也被击败,秦国只好紧闭函谷关,不敢言战。
之所以虎狼秦国不敢东出函谷关,其实就是因为秦人内心非常害怕以信陵君为总指挥的联军。于是乎,秦国认怂了,不管谁来挑衅,反正就是假装没看见没听到,紧闭城门也不敢出战。合纵伐秦的胜利,也让信陵君的声望到达一个顶峰。
所以说,在战国后期能够屡次挫败秦军的,估计也就只剩下信陵君了吧。他让秦国患上了深深的恐信症。从史书记载来看,就算秦始皇上台之后,实际掌权的吕不韦也不敢乱动,等到信陵君死后第二年,吕不韦二话不说就讨伐魏国了,再没多久,魏国便灭亡了,由此可见信陵君就是秦国的克星。
当然除了信陵君的因素以外,哪怕秦昭襄王再多活几年依然也无法一统六国,因为秦国自身也出现了两个问题:
一、秦昭襄王手下无名将。自古以来,两军对垒,第一个想到的便是双方指挥官的作战水平。就好比“长平之战”,就是因赵括纸上谈兵导致惨败,正所谓“将熊熊一窝”也就是这个道理。然而邯郸之战后,杀神白起被赐死,此时秦昭襄王手底下除了上将军蒙敖、王龁外,再无拿得出手的名将。
因此即便秦军为虎狼之师,缺乏良将统帅也上不了台面。而且秦昭襄王一直有东出的计划,所以用不了几年,秦军便会在战争中损耗殆尽。既然没有虎狼雄兵,秦昭襄王再多活几年,也无法完成一统。
二、秦军当时已经很疲惫,无法直接再次发动灭国大战。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确实取得了辉煌的大胜,但是不能忽略秦军的损失,鄢於之战,邯郸之战,面对这些东西秦军实际上是大败,长平实际上也是惨胜,再不休养生息继续干,灭楚的六十万人就拿不出来了。
所以经历长平之战过后,虽然赵国元气大伤,可秦国也伤筋动骨,暂时没有足够的财力物力人力继续灭国了,后面经历了庄襄和吕不韦一段休养生息,为始皇帝续积力量,才得以灭掉六国,灭的过程中也用了大力气,楚国抵抗尤为激烈,所以昭襄王再延长十年,秦国已连年征战,国力损耗太大,自身也难支撑,怎么可能一统六国。
所以说,秦昭襄王即便再多活几年,依旧无法一统六国。事实上,秦国虽然很强,但六国也不是菜鸟。如果不是东方六国一直出昏君,导致君臣不合,再加上小人陷害名将,后面还有很大的不确定因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