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之一。对此很感兴趣的小伙伴们,趣历史小编带来详细的文章供大家参考。
四大名著之一《三国演义》中有这样一位大英雄,西汉开国皇帝刘邦曾经这样评价他为“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更是说自己不如他。西汉著名丞相、开国元老萧何也曾经评价他是"国士无双"的大将军。他就是气吞山河的韩信。
韩信最开始只是一个普通的平民百姓,他的性格比较懒散,不喜欢被礼节所约束。年轻时的他,既没有选择去当官吏,也没有经商的能力,以至于自己没有经济来源,经常吃不上饭,去其他人家里蹭饭,于是很多人都不喜欢他。韩信的母亲死后,他甚至穷得没有钱可以为母亲办丧事,只能寻找一块又高又宽敞的地方,当作是母亲的坟地。
当时下乡南昌的亭长,看见韩信后认为他并不是凡夫俗子,便多次邀请他来家里面吃饭。韩信这闲饭一吃就是几个月。亭长的妻子渐渐地开始厌恶他的这种行为韩信有一次去他家蹭饭,开饭的时候,亭长的妻子故意不给他准备饭食。韩信对此感到十分愤怒,一气之下便离开了,再也没有来蹭过一次饭。
韩信被人厌恶可不止这一次。他在城下钓时,有几位老太太也在河边漂洗涤丝棉,有一位大娘看见韩信饿得实在不行了,便可怜他拿出自己的饭给韩信吃。在老太太漂洗的这段日子里,韩信一直都吃的老太太给他的饭。韩信对此心怀感激,对这位老太太说:“总有一天我一定会报答你的。”老太太却生气地说:“你以为我是为了你的报答才给你饭吃的吗?堂堂的大丈夫却不能养活自己,我是看你可怜。”
想必大家都听过“胯下之辱”这个成语吧,他的主人公也是韩信。
在《史记·淮阴侯列传》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淮阴屠中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胯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胯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但其实韩信在仔细打量对方后,发现对方人多势众,并且在这里逞英雄并不威风,真正的英雄是在战场上杀敌。
于是在当时相应起义时,韩信便带着自己的信念和宝剑,前去投奔了项梁,在投奔项梁的这段日子里,韩信默默无闻,并没有多少人知道他。在项梁战败身亡后,他又归属项羽,这才得到了些许的提拔,项羽让他做郎中。
韩信多次给项羽出谋划策,都没有被采用过。长期的不被重用,让韩信在刘邦入蜀后,选择离开项羽投奔刘邦。不过在刘邦这里他依然没有被重用,只是被派去做管理仓库的一个闲职。
韩信心里十分郁闷,做事情也心不在焉,十分敷衍,在一次不小心犯下错误后,被抓住要砍他的头。与他一起的是三个人都被砍掉了脑袋,就要轮到韩信的时候,韩信抬头,眼睛盯着当时的滕公夏侯婴,说到:“汉王这样就轻易的杀掉壮士,岂不是已经放弃了,要打下天下?”夏侯婴看他相貌威武,又说出了这番豪情壮语。便决定放了他,在和韩信交谈的时候,很欣赏他的想法,于是便找到刘邦向他推举了韩信。此时的刘邦依然没有发现韩信与众不同的地方,为了夏侯婴面子,所以又只封给韩信一个管理粮饷的小闲职。
俗话说得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在这里韩信找到了另一位欣赏自己的人—萧何。
他经常和萧何交流自己的想法,萧何对他的想法十分的认同。这时的刘邦,已经被项羽封为汉王(实际的意思是被排挤到了汉中,这可能无法再打下天下了。),导致许多将领都选择带兵离队。
此时的韩信内心也十分的挣扎,因为这段时间萧何肯定已经多次在刘邦面前推举过自己了,在这种用人的时候,自己仍然不被重用,看样子自己的志向在这里是不可能完成的了。于是几天后也选择逃跑,萧何听说韩信逃跑后,便急忙追赶。刘邦在得到消息后,十分的生气,认为萧何也背叛自己离开了。在萧何追到韩信后,便许诺他一定让他当上大将军,于是韩信便跟随萧何回到营中。
经过一两天的整顿,萧何便亲自去拜见刘邦,刘邦见到萧何回来之后,那是又生气又开心。萧何便向刘邦再一次地推荐了韩信,说到“逃跑的那些人都是很容易就可以再次找到的,但是像韩信这样的人才,在当今这个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主公要是想要夺得天下,像韩信这样的人才,您是一定要重用的啊。”
刘邦看在萧何的面子上封了韩信大将军,韩信被刘邦拜为大将军以后,这才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为刘邦统一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一切都是因为萧何曾经对他的重用,所以说成也萧何。
那为什么败也萧何呢?
有一句话叫做“韩信点兵,多多益善”。在一次刘邦与韩信的对话中,刘邦问他:“以大将军的角度来看,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道:“最多十万。”
刘邦认为自己不止能带这么多,于是反问到:“那将军你呢?”
韩信自豪地说:“我的话肯定是,越多越好,多多益善嘛!”
刘邦便开玩笑的说:“那我岂不是在战场上打不过你?”
韩信说:“这不一样,主公是挑选将军的人,不善于训练士兵,而将士的本领是带兵打仗。”这看似只是普通的对话,却已经在刘邦的心里埋下了种子。
在刘邦做了皇帝以后,便开始对韩信越来越不放心。
于是刘邦找了个机会,将韩信手上的兵权没收,又将名号从“齐王”改封为了“楚王”;不久,又设计将韩信逮捕。释放韩信之后,将“楚王”换为了更小的官职。韩信只能在长安当个闲职,自己的才能又得不到施展了。此时的韩信却仍然在被人算计,有人偷偷向刘邦的妻子吕后告发韩信正在秘密谋划造反。
于是吕后便想把韩信除掉,又害怕这件事情不好做,便找来萧何和他一起商量。最后,萧何成功设计把韩信骗到了宫中,吕后以谋反的罪名成功的将韩信在长乐宫的钟室里杀掉了。
这样一位英勇善战,足智多谋的大将军就被冠上了造反的名义轻易杀死了。先不说韩信此时是否想要造反,在先前为刘邦打天下的时候,韩信就有多次机会可以自立门户。
韩信在刘邦任命为大将军后一连灭了魏、徇赵、胁燕、定齐,他将齐国平定之后,便派人向刘邦传信说:“齐国十分的阴险狡诈,是个反复无常的国家,他的南边又和楚国相交,如果不马上安排一个人来代理主公你通知这里,齐国说不定会出差错。我希望你可以让我做这个代理的王。这样对目前的形势来看比较有利。”
此时,项羽带兵正把刘邦死死地围困在了荥阳,暂时无法脱身,在看到韩信信中的内容时,刘邦十分的愤怒,大骂韩信不知道来帮助自己解困,只想之自立为王。
张良、陈平劝阻刘邦,凑近他的耳朵说到:“现在的处境对我们来讲十分的不利?如果拒绝他有可能与项羽联手,发生叛变。不如就他成为齐王,好好的重用他,让他先镇守住齐国,”刘邦经过提醒也稳住了情绪,改口说:“韩信居然平定了诸侯,做个真的齐王又怎么样呢?何苦委屈自己,做个暂时代理的王呢?”便派张良去齐国,立韩信为齐王,然后让他调兵去攻打楚国。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齐国发生的事情,让项羽十分的慌乱。早早便派盱台人武涉去齐国游说韩信造反与自己联合。韩信谢绝说到:“我在楚国多年,做过最高的官不过是个郎中罢了,甚至从来没有带兵打过仗。我说的话没有人听,我的计谋也没有人采纳,最终决定投奔刘邦。现在汉王刘邦任命我为大将军,让我带领数万士兵,任命我为大将军时,按最高的仪式办理,并且我的计谋都得到了中有,才有了我今天的成就。汉王这样相信我,重用我,我到死都不会背叛汉王的,请替我辞谢项王的邀请。”
在武涉游说失败后,齐人蒯通,知道此时天下大局的关键在都握在韩信的手中,于是借用“相人术”来劝说韩信,说他虽屈居于臣子,却有当主公的能力,名高天下,如果刘邦统一了天下,对你来说很危险。这种说法虽然说动了韩信,不过他始终而不忍心背叛刘邦,自己虽然现在自封齐王,但他并不会自信到自己的功劳,可以让刘邦不来讨要齐国。所以其实在这个时候韩信就已经可以选择自己当王了,何必帮刘邦打下天下后再选择造反?
如果这个时候的韩信选择自立门户,与他们三分天下,最终他会取得成功吗?
我想应该是没办法取得成功的,就算是真的与项羽联手打败了刘邦,在项羽腾出手来的时候,韩信的兵力也不足以对抗。其次韩信所掌握的兵权都是刘邦手底下的,自身的实力不够,再加上韩信也从来没有想要自立门户的打算。
不过这些都是后话了,如果韩信选择自立门户,起码不会这样屈辱地死去。刘禹锡都曾经写下“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来评价韩信的死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