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刘穆之为何能让刘裕如此器重?他有哪些过人之处?

历史趣闻 2024-06-19 04:42: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穆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刘裕带兵进行气吞万里如虎的北伐,仅仅一年左右就灭了后秦,收复了晋朝故都长安。  刘裕...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趣历史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刘穆之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晋安帝义熙十二年(416年)八月,刘裕带兵进行气吞万里如虎的北伐,仅仅一年左右就灭了后秦,收复了晋朝故都长安。

  刘裕本来准备亲自经营关中,但是此时传来了刘穆之病逝的消息,刘穆之的死让刘裕感到朝中没有可以托付大事的人,于是他班师回朝。刘穆之究竟有何能耐,让刘裕如此器重?

  刘穆之的祖上世居京口,刘穆之是比刘备更货真价实的皇室之后,他是汉齐悼惠王刘肥之后,不过此时已经是家道中落。由于出生寒门,尽管刘穆之满腹才华,在东晋门阀政治制度下却怀才不遇。

  1.参与京口起兵,受到刘裕的重用

  元兴二年(403年),桓玄建立楚国,取代了东晋。

  元兴三年(404年),刘裕在京口起兵,准备推翻桓玄的统治,刘裕此时急需一主簿,何无忌将刘穆之推荐给刘裕,从此这对黄金搭档开始了亲密无间的合作。

  战神刘裕很快就推翻了桓玄的统治,一跃成为再造东晋的头号功臣,但是他的根基不稳,为了帮助刘裕巩固统治,刘穆之采用了几条重要举措。

  一是重塑司马氏的正统地位,以显示京口起兵的合法性。烧掉了桓玄所立的桓温牌位,重新为晋帝立庙,并且派人迎接东晋皇帝司马德宗。

  二是对于桓楚政权的官员,只诛首恶,胁从不问。刘穆之将打击目标锁定为桓氏家族,对其他人则赦免其罪行。

  三是协调各派系各阶层的关系。由于当时刘裕的威望还不高,刘穆之任命来自高等士族的王谧为侍中,作为刘裕在朝廷的代理人。

  刘穆之将京口起兵的将领由原来的中下级军官提升为太守、刺史等地方要员,掌握了京城周围的军事力量。

  四是在前朝的法律基础上,“斟酌时宜,随方矫正,不旬盈日,风俗顿改”,从而结束了京城混乱的局面。

  2.为刘裕的发展壮大出谋划策

  2.1提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帮助刘裕把持朝政

  义熙三年(407年),刘裕在朝中的代理人王谧病逝,刘毅等士族希望借机排挤刘裕,提出由士族出身的谢混出任扬州刺史,仆射孟昶任司徒、录尚书事,企图对刘裕夺权。朝廷派出尚书右丞皮沈前往征询刘裕的意见。

  刘毅和孟昶等人都是京口起兵时刘裕的战友,这次他们联合起来夺权,表明京口起兵的功臣已经分化为两个阵营,以刘毅为首的士族不甘心朝政被出身寒门的刘裕把持。

  刘穆之对刘毅等人的意图洞若观火,他建议刘裕以宰相的职位非常重要为由,亲自前往京城,朝中的人必定不敢将这么重要的职位授予别人。

  刘裕采纳了刘穆之的计策,朝廷果然授予刘裕侍中、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扬州刺史、录尚书事、兼任徐州、兖州刺史,从而牢牢把持朝政大权。

  之后,刘穆之和刘裕商议,“古有挟天子以令诸侯,今其时也”,建议刘裕效仿魏武帝曹操,尊奉晋安帝,以号令天下。

  2.2辅佐刘裕铲除异己

  通过刘毅企图夺权的事件,刘穆之察觉到刘毅“不能居下,终为异端”,因此提醒刘裕做好防范。

  刘穆之辅佐刘裕扩大势力,起用那些被刘毅排斥的人。比如张邵不与刘毅为伍,刘穆之就向刘裕推荐他,刘裕任命张邵为太尉参军。

  谢方明和蔡廓原本是刘毅的死党,看到刘毅失势后,这两人拜访了刘穆之。刘穆之于是向刘裕推荐二人,刘裕都给予重用。

  义熙七年(411年),刘裕觉得铲除刘毅的时机成熟,于是亲征刘毅。

  出征前,刘裕以豫州刺史诸葛长民监太尉留府事,刘穆之为建威将军辅佐诸葛长民处理政务。

  诸葛长民是参与京口起兵的老革命,此时他看到刘裕铲除异己,于是有兔死狐悲的感觉。

  诸葛长民对刘穆之说:“人间论者谓太尉与我不平,其故何也?”刘穆之看出诸葛长民有谋反之意,为了麻痹他,刘穆之宽慰到:“相公西征,老母弱弟委之将军,何谓不平?”

  诸葛长民在刘穆之的忽悠下,打消了趁机谋反的打算。不久后刘裕平定了刘毅的叛乱,回师京城。

  刘穆之早已向刘裕通报了诸葛长民有谋反之意,刘裕回到京城后,召见诸葛长民,趁其不备将他杀死。

  铲除权臣后,刘裕将打击的目标锁定为东晋宗室。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因为是宗室出身,又有贤名,因此颇得人心。

  义熙十一年(415年),刘裕率领大军杀气腾腾地攻打司马休之,留下刘穆之镇守京城,事无大小,都由刘穆之决断。在刘裕的强大攻势下,司马休之迅速被击败,被迫亡命后秦。

  2.3不拘一格唯才是举

  刘穆之作为刘裕的得力助手,他帮助刘裕物色了大批富有才干而又忠于刘裕的人才。刘穆之举荐的人才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高等士族。当时封建门阀制度已经有百年历史,刘裕本身出自寒门,许多士族从心里排斥刘裕,这非常不利于刘裕的统治。比如谢安的孙子谢混、郗鉴的曾孙郗僧施都拒绝与刘裕合作。

  为了巩固刘裕的统治,刘穆之十分注意从士族挖掘人才。刘裕的参军孟昶自杀后,刘裕询问刘穆之谁能接任参军之位,刘穆之推荐谢晦,谢晦出自陈郡谢氏,门第高贵。

  谢晦不仅对刘裕忠心耿耿,还十分有才华。刘裕征后秦时,“入关十策,晦有其九,才略明练,内外要任悉委之”。

  除了谢晦,后来又有谢方明等士族人才加入刘裕的阵营,大量士族的加入,减少了刘裕改朝换代的阻力。

  二是优秀的将领。随着刘毅兵败身亡,原来京口起兵的一批北府兵的元老有很多已经不在世,孟昶自杀、何无忌与檀凭之战死。

  因此,为了刘裕的霸业,刘穆之提拔了一批年轻的优秀将领,朱龄石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在刘敬宣第一次伐蜀失败后,刘穆之向刘裕推荐了朱龄石作为伐蜀的主帅,朱龄石不负所托,顺利攻取蜀地,为东晋开疆拓土,也为刘裕后来的北伐打下坚实基础。

  三是出身寒门的优秀人才。济阳人江秉之出身寒门,刘穆之提拔他为前军府参军。江秉之为官清廉又有政绩,他在各地做地方官时造福一方。另外还有张邵、羊玄保等寒门子弟也受到刘穆之的重用。

  对于那些有名无实的人,即使出身高贵,刘穆之也拒之门外。比如王靖之出身高贵,是王羲之的孙子,王献之的儿子,和刘穆之的私交很好,他多次向刘穆之求官都被拒绝了。因为刘穆之深知王靖之仅仅擅长书法,并不擅长处理政务。

  3.刘裕绕过刘穆之向朝廷要求加九锡,刘穆之忧惧而死

  义熙十二年(416年)十一月,正在北伐后秦的刘裕派长史王弘回京城建康,要求朝廷给刘裕加九锡。

  当时刘穆之留守建康,他看到刘裕居然没通过自己去向朝廷要求加九锡,于是误以为刘裕不信任自己,由于刘穆之本身就是工作狂,再加上受到如此惊吓,没多久他的身体就垮了。

  刘穆之病逝后,由徐羡之接替他的位置。原来刘穆之留守京城时,所有事情都打点得井井有条,刘裕一点也不用操心后院的安危。徐羡之继任后,他完全没有刘穆之的决断力,大小事情都要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刘裕汇报,刘裕担心后方不稳,只好放弃经营关中的打算,收兵回到京城。

  刘裕之后经常怀念刘穆之:“穆之死,人轻易我。”如果刘穆之能多活几年,也许可以帮助刘裕开创盛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