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历史上杨业之死真的于潘美有关?真相是什么

历史趣闻 2024-06-15 16:54:02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业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历史上的杨业本为北汉将领,宋太宗攻灭北汉之后,杨业归附北宋,并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大举北伐,杨业隶...

今天趣历史小编就给大家带来杨业的文章,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历史上的杨业本为北汉将领,宋太宗攻灭北汉之后,杨业归附北宋,并在雁门关大破辽军、威震契丹。雍熙三年(986年),宋太宗赵光义大举北伐,杨业隶属于潘美统帅的西路军,然而最终却在撤退途中力战而亡。那么,杨业真的是被潘美害死的吗?事实上并非如此。

宋太宗赵光义发动“雍熙北伐”,杨业撤退途中力战而亡

雍熙三年(986年)春,宋太宗赵光义意图趁辽景宗新逝,新帝年幼、朝中不稳的机会,一举收复燕云十六州,于是兵分三路大举伐辽,其中东路以曹彬为主帅,向向雄州、霸州方向进军;中路一田重进为主帅,由由飞狐(河北涞源)向北推进;西路则以潘美、杨业为正副统帅,兵出雁门关。宋太宗汲取历次北伐经验,意图先攻克其他诸州,再合围幽州。

这次北伐初期进展极为顺利,曹彬一路攻克固安南城,田重进于飞狐北破辽兵,潘美在西陉痛击辽军,克辽朝寰州。不久,曹彬又克涿州,潘美克朔州,下应州,破云州。然而,辽军却在萧太后的指挥下迅速展开反扑,结果东路曹彬因轻敌冒进而惨遭战败,合围幽州战略就此失败。

眼看计划受阻,西路军也已经陷入危局,赵光义便下令潘美裹挟云州、应州、寰州、朔州百姓回军。于是,杨业便与潘美围绕如何带领四州百姓安然撤军制定计划,杨业力主分兵应州,诱辽军向东,另以强弩手千人扼守石竭谷口,阻击辽军,以保民众安全南撤。

然而,监军王侁却对这个计划嗤之以鼻,他认为潘美和杨业此举乃是临阵退缩,认为应该率军直奔雁门北川,监军刘文裕也表示支持王侁的计划。

杨业对王侁的建议予以反驳,结果王侁却说,“君侯素号无敌,今见敌逗挠不战,得非有他志乎?”这句话的分量可就太重了,尤其是对于杨业这个降将来说,这几乎就是个掉脑袋的问题。

结局是显而易见的,面对这种意见冲突,潘美和杨业只能妥协,尤其是杨业,他甚至必须表现出对宋廷的忠诚,而从杨业的“今诸君责业以避敌,业当先死于敌”这句话,便不难看出他当时的无奈。然而,即使如此,他在出征前仍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希望潘美和王侁率兵在陈家谷口布阵作为援军。

从寅时到巳时,王侁派人眺望战场,见杨业还未率军返回,以为是打败了契丹军队,便打算争取战功,立即率兵离开谷口追击,潘美根本制止不住。然而不久后听说杨业战败,便又立即带兵后退。

可怜杨业带兵出朔州,途中遇辽军伏击兵败,一路且战且走、从中午战至傍晚,等到到达谷口后,却又哪里还有救兵,无奈之下只能率领部下奋力作战,受伤达几十处,士兵们也几乎全部战死,杨业还亲手斩杀了百十来个敌人。后来因为战马受了重伤,无法前进,为辽军所擒,绝食三日而亡。

潘美并非主要责任人,但却被骂了上千年

如上所述,潘美显然并非害死杨业的元凶,监军王侁才是罪魁祸首,这点其实从赵光义事后对几人的处置也不难看出,事后潘美只是被贬官三级,而监军王侁则被“除名,隶金州”,刘文裕也被“除名,隶登州”。

那么,既然潘美不是元凶,为何会被骂上千年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虽非主谋但并非没有责任。我们知道,从宋初开始就对武将限制极为严格,监军这个职位太过重要,而杨业和潘美此时的身份却是极为尴尬的,杨业是北汉降将,而潘美则与宋太祖赵匡胤关系深厚,并不属于赵光义一派。那么潘美是否没有一点责任呢?答案是否定的,他虽非始作俑者,但作为西路军主帅却无法约束部队,最终酿成如此悲剧,他必须负有一定责任,而这也是潘美最终会被贬官三级的原因。

2、艺术创作的需要。将潘美列为害死杨业的主谋,其实是“忠义杨家将”等艺术作品的处理结果,而这则源于艺术创作的需要。要在艺术作品中塑造杨家将的忠义形象,必然要为其树立一个对立面,监军王侁虽是害死杨业的元凶,但就他的身份地位来说,根本无法承担这么一个“大奸臣”的形象,而将身为统帅的潘美设在对立面,无疑更加具有戏剧冲突,且更能突出杨家将的悲壮。

3、文艺作品影响力太强。潘美奸臣的形象之所以会深入人心,文艺作品可谓功不可没,相较于正史来说,文艺作品的流传度、话题度等等无疑极具优势,也正是由于“忠义杨家将”等作品的流传,使得“杨家将”忠义形象为人们所熟知的同时,潘美这个“大奸臣”的形象自然也就被人们所铭记了。在这些艺术作品的广泛影响之下,潘美想要彻底摆脱奸臣的形象,任重而道远。

事实上,作为北宋开国功臣的潘美,在历史上的形象还是相当正面的。与此同时,与大家所熟知的“杨家将”比起来,曹彬的曹家将、折德扆的折家将、种世衡的种家将和李处耘的李家将,无论在贡献还是名将数量方面,其实更要突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