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泊桑的经典作品《项链》,揭露了19世纪资本时代小资产阶级贪慕虚荣的嘴脸。故事里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原本衣食无忧,却因为一串假项链,就轻易葬送了后半生的幸福。
天时有令,命运无常。长路漫漫,载着希望与未来的马车,往往会被一粒石子改变了方向。
无独有偶,19世纪时值清朝的嘉庆年间,也出现了这样一个充满戏剧性的人物,其命运的跌宕起伏远比小说更精彩。
这位奇人,便是被称为史上最大悲大喜的状元——龙汝言。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一、因诗发迹
公元1812年是嘉庆皇帝即位的第17个年头,就在当年的寿辰贺礼中,一份特别的贺礼引起了他的关注。
贺礼是由驻京八旗都统倩龙呈献的,按理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皇帝什么样的物件没见过?
但是嘉庆面前的这份贺礼却显得别具匠心,因为这是从康熙乾隆的御诗中精心挑选出的两百句摘抄集。
嘉庆为此大为感动,因为御诗属于冷僻文学,光是乾隆皇帝一生所作的御诗足有四万多首,能将御诗读得如此烂熟于心者,足以见其对朝廷的忠诚。
于是,嘉庆特召倩龙入殿。
倩龙本是一介武夫,自然难以应对皇上的垂询,他只得如实相告,原来这些诗句都是出自家庭教师龙汝言之手抄录。
得知龙汝言是来自徽州安庆的一个穷秀才后,嘉庆当即赏赐他一个举人的功名,并且要倩龙转告龙汝言,让他参加第二年的京城会试。
历来会试是选拔进士的高级考试,龙汝言苦苦地熬了几十年也不过是个秀才,如今天赐良机让他有了这样的机会,自然不肯错过。
第二年会试,龙汝言满怀希望地参加,奈何他的文笔太烂,连末位都没排上。
嘉庆看到主考官献上的进士名录上没有龙汝言的名字,心中十分不悦,借机大发雷霆埋怨今科进士水平太次,有滥竽充数之嫌。
主考官心中疑虑不解,这些精心选拔的进士为何难称帝意?经过一番打听这才得知原委。
嘉庆十九年甲戌科会试时,主考官们心照不宣地达成共识,龙汝言一路绿灯地通过了殿试,以一甲第一名的成绩成为当年的状元。
嘉庆看到龙汝言被录为状元,欣喜之余,下诏赐龙汝言为南书房行走再兼任实录馆纂修,并经常召他入宫长谈,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令春风得意的龙汝言不会想到的是,一场灭顶之灾正悄然而至。
二、盛极则衰
按照现代的婚恋观来看,龙汝言是典型的凤凰男。
他自幼家贫,娶妻后仰仗岳父周济才勉强度日,因此生活中一直委曲求全。偏偏他的妻子很强势,龙汝言没有发迹之前一直对他冷嘲热讽。
如今看到丈夫发达了,她却毫不收敛,认为这全是娘家资助的结果。
龙汝言心中自然不服:"如今我是皇上眼中的红人,岂能任你这泼妇三番五次地羞辱?",两人一顿对骂后,理屈词穷的龙汝言只得退让,跑到好友那里避居了。
这一出走就是十几天,却不偏不倚遇到了一项改变了龙汝言命运的差事。
龙汝言走后,实录馆的书吏送来一本《高宗实录》请他校对。
《高宗实录》是记录先皇乾隆饮食起居的汇编,对于皇家档案的政治意义不言而喻。龙汝言的妻子却不知道这些,接过书稿后便置于一旁。
几天后,书吏上门取走了这本《高宗实录》,以为龙大人已经将书稿校验完毕,便在封面上贴了一张"臣龙汝言恭校"的标签呈。
没多久,嘉庆就收到弹劾龙汝言的奏折,打开一看不禁大吃一惊。原来交给龙汝言校验的这本《高宗实录》里有一处明显的错别字:"高宗纯皇帝"被误写成"高宗绝皇帝"!
龙汝言是被树立起的忠君典型,嘉庆当然不希望这么快被打脸。
他既不忍心将龙汝言治罪,也不想将他交给刑部议处,一旦交出,龙汝言必死无疑。思忖再三,他下旨:"龙汝言精神不周,办事疏忽,著革职永不叙用。"
侥幸余生的龙汝言得知事情原委,对嘉庆的法外开恩,不禁感激涕零。
三、否极泰来
公元1820年,在位25年的的嘉庆驾崩,享年61岁。
龙汝言虽然是一介平民,不过他也算内廷官员,此前又受嘉庆恩宠多年,故而被特许入宫拜灵致哀。
面对嘉庆的灵堂,历经了兴衰沉浮龙汝言越发觉得皇恩浩荡,一通嚎啕大哭几度昏厥,令现场所有人都伤感不已。
继任的道光皇帝是位仁孝天子,他听闻此事后对龙汝言心生恻隐,于是下旨赐予龙汝言内阁中书的差事。
尽管这只是个起草抄写文书的低级职位,但对于被一撸到底的龙汝言,已是天大的恩赐了。
龙汝言的一生大起大落,看似荒诞不经,实则是大清衰落的政治缩影。
当官员的选拔不再通过政绩能力的竞争,而是由个人喜恶来决定,这便意味着权力不再收受到体制的制约,而最终引发的,将是千疮百孔的集体腐败。
龙汝言死后仅仅过了两年,改变世界格局的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面对大洋彼岸的坚船利炮,那个曾经耀武扬威的大清帝国,终于在一片蒙昧颓废中绝望地沉沦。
参考资料:《清史稿》、《清代野记》、《安庆地区志》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