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不敢得罪洋人的慈禧太后,为何会倒向了义和团?

历史趣闻 2024-06-05 12:57:01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慈禧怕洋人,洋人恨义和团,慈禧为何敢倒向义和团一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随着西方列强一步步加深对中国的掠夺,一些敢于反抗的平民百姓,打出了“扶清灭洋”...

趣历史小编知道读者都很感兴趣慈禧怕洋人,洋人恨义和团,慈禧为何敢倒向义和团一边?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随着西方列强一步步加深对中国的掠夺,一些敢于反抗的平民百姓,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开展了抵制洋人扶持清朝的义和团运动。

义和团拳民打砸教堂,用死刑处死大量洋人,他们和西方列强的矛盾,已经达到不可调和的地步。

任由事态发展下去,列强向中国出兵是早晚的事。

一直不敢得罪洋人的慈禧太后,为何敢在这个节骨眼上倒向了义和团那边呢?

事件的本源:慈禧与光绪帝的矛盾

慈禧有两个儿子,一个是同治皇帝,另一个是光绪皇帝。

同治是她的亲儿子,光绪是她的养子。

和亲儿子都发展成了仇人的慈禧,现在又和养子不和,这是不足为奇的事。

随着光绪一天天长大,他也开始亲理政事,这必定会与权力欲极强的慈禧产生矛盾。

清廷在甲午战争中惨败过后,慈禧那一方的当权派名声大跌,这时候光绪要掌权,要实行戊戌变法,改革图强。

在这种情况下,慈禧聪明地选择了退避,光绪实行戊戌变法的早期,她也是抱着默许的态度。

然而随着改革一步步走向激进,当权的大臣也大批地被光绪罢免,一些没有理论依据的新政接二连三地出台,慈禧开始对新政产生不满情绪。

她的心腹荣禄计划进行政变,光绪听到这个消息后不愿坐以待毙。

维新派的谭嗣同就找到统辖新军的袁世凯,想让他用“兵谏”的手段帮助光绪掌权,并软禁慈禧。

袁世凯一口答应了下来,那样子好像他本就是维新派最忠诚的一员似的。

谁料到谭嗣同前脚刚走,“支持”光绪的袁世凯就连忙赶到天津,把维新派的“阴谋”汇报给上司荣禄,荣禄又立刻坐火车赶到颐和园,把情况报告给慈禧。

就这样,光绪被软禁,戊戌六君子被杀害,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逃出国外。

列强想保光绪帝,慈禧想废光绪帝

当时朝廷中有两大派系,一派是拥护慈禧的“后党”,他们掌握着实权。另一派是拥护光绪的“帝党”,他们人少势微,且没有实权。

因为种种原因,列强更喜欢光绪的“帝党”。

光绪的改革有利于商业的往来,在一定程度上符合列强的利益,他们也知道自己没有实力控制中国,在商业上牟利,代价更小,获利更多。

甲午战争过后,沙俄为了阻止日本独占东北的利益,做了一些有利于清廷的事,慈禧那一派就更亲近沙俄,引发其他列强的不满。

戊戌政变过后,光绪帝被软禁,慈禧又拿回了权力。

双方矛盾既然已经激化到了这个程度上,慈禧当然想斩草除根,她要杀死光绪,更立新帝。

太后是没有废除皇帝的权力的,但是皇帝死了,太后是有确定继承人的权力的。

慈禧就向外部宣传光绪患重病,为下一步铲除他作铺垫。

谁料到那些洋人似乎识破了慈禧的阴谋,一定要派人给光绪看病。

结果就那样了,光绪是否患病大家心知肚明。

这个计划失败了,慈禧还有别的计划。

她又要召集外国大使开会,让外部以为列强是支持她的。

谁料到洋人根本就不给面子,拒绝参会。

这样一来,慈禧也明白洋人到底是支持谁的了。

洋人的态度已经表明了,他们反对慈禧废黜光绪。

那就等于他们是在反对慈禧,挑战她的统治!

自从义和团打出了“扶清灭洋”的口号后,清廷和他们的关系就一直暧昧不明。

以荣禄为首的一些大臣开始提出,借助义和团的力量打击洋人在中国的势力。

义和团是仇视洋人的,听到“洋人”这两个字就恨得咬牙切齿,他们焚烧教堂和洋人房屋,用私刑处死洋人。

义和团和列强已经逐渐到水火不容的地步。

如果清廷任由义和团再这样发展下去,列强必定会向中国出兵镇压义和团,清廷的高层是能预料到这种情况的。

清廷对于义和团的态度摇摆不定,内部也分化出建议安抚义和团的一派,和建议剿灭义和团的另一派。

后来慈禧得到了一个情报,说洋人在各地的暴行,就是为了给慈禧压力,逼迫她退位还政给光绪。

这坚定了慈禧想结盟义和团的决心,让她一边倒地支持义和团的行动。

于是慈禧开始明目张胆地支持义和团,令清军进攻东郊民巷的外国使馆和兵营,还给义和团拳民赏赐,悬赏洋人的脑袋。

于是有八个国家集结兵力向中国进发,爆发了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

在列强的兵威之下,天津、北京相继沦陷,慈禧也仓皇出逃至陕西。

李鸿章与十一个国家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失去大量主权,还要赔偿12亿两白银。

自此之后,清廷走向衰落的趋势再也不可逆转了。

荣禄办好了议和的事,他让李鸿章以“列强不追究慈禧责任,不让慈禧归政,其余一切要求尽可满足”的原则,签订了辛丑条约。

荣禄回到西安后,慈禧重重地赏了他:“宠礼有加,赏褂。双眼花翎紫貂,随扈还京,加太太保,转华殿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