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聪慧、16岁理政,20多岁却谋反,李世民的太子李承乾怎么了?接下来趣历史小编带你详细了解历史真相,一起看看吧!
用我们如今的眼光看来,李承乾就像个聪明但贪玩的熊孩子,起初在本质上并不坏,但由于严母去世、皇帝父亲日理万机,面对巨大的诱惑,缺少管教的他逐渐放飞自我,最终在巨大的夺位压力下昏招迭出,最终走上了不归路。
公元619年,当时的李家正处于事业打拼的关键期,全家上下团结一心、一团和睦。当时的李渊也不讲什么君臣有别,把儿子们都安排在皇宫内居住。太子李建成住在东宫,秦王李世民使用西宫承乾殿;不久后齐王李元吉从太原逃到长安后,也被安排在武德殿后院。
就在这一年,李世民与长孙氏的第一个儿子出生了,顺势被取名为“李承乾”(太宗长子也,生于承乾殿,因以名焉),并被封为恒山王。
承载乾坤,这么霸气、有野心的名字竟然给一个藩王的儿子使用,可见当时的李家确实比较忙,也比较和谐,压根不计较这类细节。
后面的情节我们就比较熟悉了:随着权力的扩大,亲情的价值越来越小得可怜,李氏兄弟不可避免的走向手足相残。李世民杀死兄弟、逼退父亲后,自己当上了皇帝,8岁的长子李承乾顺理成章被立为太子。
年幼时期的李承乾还是比较优秀的,据史料记载,他聪明机智,很受父亲李世民的宠爱。公元635年李渊去世后,李世民按规定守丧,期间的朝政交给了李承乾操持。
年仅16岁的小伙子表现极其亮眼:“庶政皆令听断,颇识大体”,虽然独自面对繁杂的政务,但他处理得相当有模有样,帝王范儿呼之欲出。李世民龙颜大悦,以后每次自己外出,都安排儿子留守长安监国。
第二年,长孙皇后染病卧床期间,李承乾也很孝顺在身边伺候。由于担心病情,他曾试图请父亲大赦天下祈福,却被母亲以“死生有命”阻止;他心有不甘,却又不敢违背母命,只能偷偷的告诉了宰相房玄龄,李世民等人得知后唏嘘不已。
就在同一年,长孙皇后去世,而其后的李承乾开始逐渐变得顽劣。
根据史书中记载,李承乾大致有以下六宗罪(内容略长):
一、贪玩
学业逐渐荒废,喜欢声色犬马、打猎出游,而且生活奢侈。“喜声色及畋猎,所为奢靡”。不过,当初的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三兄弟貌似都酷爱打猎、出巡。
二、虚伪
李承乾知道父亲看重忠孝,于是平日里在东宫时,常跟身边人大谈特谈礼义廉耻、忠孝仁义,聊到动情处甚至痛哭流涕;然而在这些下属们散去后,他立即跑到后院跟一群小人们戏耍。但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真实情况,都对李承乾赞誉有加。
三、刚愎
与善于纳谏的父亲李世民相比,李承乾是另一个极端。
起初,听说有下属想劝谏,他很快揣摸出对方的用意,然后主动迎接、行礼,装模作样的自我批评,巧舌如簧、妙语连珠,说得对方应对不及、哑口无言。
到了后来,下属对这套有所准备,而李承乾也懒得费劲伪装,干脆想出了派人暗杀这些进谏者的馊主意。太子左庶子于志宁、张玄素,右庶子孔颖达等人,都曾几乎被刺杀,张玄素还被打的头破血流。
李承乾曾这样表达自己对进谏者的深恶痛绝:“今后我当上了天子,必然任情纵欲,劝谏者一律诛杀。顶多杀个几百人,其他人自然不敢废话连篇了。”
四、好色
起先,东宫有个侍女,人称俳儿,不仅长得漂亮,而且长袖善舞、歌喉优美。李承乾很快对这个妹子神魂颠倒,俩人天天腻在一起、形影不离。李世民知道后,把俳儿抓住一顿暴打,痛斥她蛊惑太子。惊惧之下,这妹子很快香消玉殒了,让李承乾伤心了好久;
后来,李承乾身边深受宠信的乐童称心也被李世民抓起来杀掉,这更让他伤心欲绝,甚至在东宫给设下灵位,早晚祭奠称心,情到深处乃至泪如雨下。
五、凶残
汉王李元昌,是李渊的第七个儿子、李世民的异母弟弟,这位仁兄也经常干一些违法乱纪的事,没少被李世民责怪。但李承乾偏偏跟这位叔叔关系密切,时常结伴玩耍。
这二位最爱干的事情,就是各带着一队人,身披毛毡甲胄、手拿竹制长矛,像战场上的两军一样交战,有点军事演习的意思。由于场面过于逼真,每次都有不少随从被打得浑身是血;那些不听命令的手下,动辄被吊在树上抽打,有人甚至被活活打死。
但李承乾对这还不满意,他宣称:“假如我今天当了皇帝,明天就要在宫里设置万人大军,然后我汉王分别统领,观看他们厮杀,岂不痛快!”
六、野性
李承乾虽贵为大唐储君,但竟然对当时唐王朝的手下败将、藩属国突厥特别有好感,甚至以学习、模仿突厥习俗为荣。
他在宫里安置了大炉子和大鼎,纠集一批逃犯跟着自己去偷盗民间的牛马,其后亲自烹煮、跟众人一起品尝。
他还酷爱说突厥语、穿突厥服饰,甚至还设立突厥人住的穹庐,自己住在里面,像突厥人一样宰羊吃肉,不亦乐乎。
最让人目瞪口呆的是,他还假装自己是死掉的突厥可汗,让身边人模仿突厥礼仪哭丧。Cosplay玩得正开心,李承乾突然坐起感慨:“我一旦拥有天下,当亲率数万骑兵狩猎于金城西面,然后解开头发做突厥人,听从李思摩的指挥,也算的得偿所愿了。”
李思摩,也就是阿史那思摩,是李世民扶植的东突厥贵族,替唐王朝统领归附的突厥人。
随着李承乾毛病逐渐暴露,恨铁不成钢的李世民没少收拾他。同时,这位太子的身体也不太好,腿部有些残疾、走不很不方便,实在与大唐的威武形象不匹配。
而李承乾的亲二弟——魏王李泰,为人潇洒帅气,而且还多才多艺,深受父皇的宠爱,以至于让他产生了错觉:自己有可能取太子而代之。此时,看到哥哥逐渐失宠,他以为自己的机会来了,于是抓紧动作争宠
首先,他还刻意贤下士,让部下韦挺、杜楚客带着金银财宝贿赂朝廷权贵,对他们说魏王如何聪明,应当立为太子;而满朝文武,不少人也对李承乾的太子之位不看好,纷纷向李泰示好。
其次,他投父亲所好,召集了一批文人,编纂了一册分析古今地理知识的《括地志》献给李世民,以体现自己的文韬武略。唐太宗看儿子如此优秀,自然高兴地眉开眼笑,每月划给他的花销额度,甚至跟太子同等规格。
对于李泰的这些动作,李承乾自然心急如焚,毕竟玄武门之变的惨烈后果在前。他曾派人自称魏王府的官员,上书揭发李泰结党营私。但由于缺乏具体证据,加上李泰等人心思缜密,有关部门审查下来,最终一无所获。
后来,当俳儿、童心先后被打死后,李承乾认定是李泰告发的,对其越发怨恨。加上父亲越来越不掩饰对自己的反感,李承乾干脆装病在家,暗中豢养了100多名刺客,准备暗杀李泰。
后来听说凌烟阁功臣之一的侯君集对朝廷心生怨气,李承乾于是主动与其结交。最终,在侯君集、汉王李元昌、杜如晦的儿子杜荷等人的撺掇下,李承乾决定寻机发动政变,不仅要除掉李泰,还要一鼓作气拿下帝位,就像当初的玄武门之变一样。
但他的政变计划,最终戏剧性的流产。
就在李承乾还没起事时,齐王李祐在齐州举兵谋反,然而在前去平叛的名将李世勣面前压根没什么抵抗之力,瞬间被摆平。
朝廷其后严查此事时,李承乾手下的头号刺客纥干承基牵连其中,被抓去审问;为了活命,这位“壮士”毫不犹豫的揭发了太子的阴谋。
就这样,李承乾、侯君集等人出师未捷身先死,被来了个一锅端。
李承乾小时候明明很聪明机制、识大体,为啥长大后完全变了个样?笔者认为,可以从一个细节中加以猜测。
长孙皇后还在世时,李承乾的乳母曾请求为东宫增加一些物品,理由是"东宫器用阙少";长孙皇后严词拒绝:“身为太子,最该担心的是德行不立、名声不扬,为什么会关心身外之物!”
追求更优越的生活是人的本性,李承乾这一请求也是人之常情,但在长孙皇后的教育、管束下一直被严格控制;
但随着长孙皇后早逝,年仅17岁的李承乾没了贴身管束;而父亲李世民为政务而奔波,经常离开长安。此时李承乾身为储君留守长安,身边自然有一大批趋炎附势、投机钻营之徒主动贴上来。各种新奇的玩意、让人舒坦的奉承话,极有可能让这个年轻人逐渐失去了自我,他仗着自己的聪明,一边忽悠父亲、朝臣,一边纵情享乐,久而久之,积重难返。
而面对魏王李泰咄咄逼人的攻势,身处恐惧之中的李承乾并没有判断形势、掌控局面的能力,在各怀鬼胎众人的鼓动下,最终走向了不归路。
八岁就当上太子的李承乾可谓天之骄子,但所谓最是无情帝王家,母亲的过早去世、长期处于权力中心,逐渐让他迷失了自我,真是可悲可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