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陆秀夫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古代亡国之君的下场,大抵可以以南北朝作为节点,划分为两个阶段。
周礼兴盛的前半段,大多开国皇帝会善待亡国之君,至少不会在明面上将他们处死。礼教不兴的动荡时期,亡国之君的下场就比较凄惨了,受辱被杀的情况屡见不鲜。
不过,在我国历史上曾出现这样一位皇帝,他并没有死于敌人之手,亦没有自杀,而是被大臣抱着跳海自尽。这位亡国之君在史界留下的痕迹不多,但这位抱着皇帝跳海的大臣却因此成了民族英雄。
帝昺样兴二年,大宋官兵与蒙元侵略者进行了最后一场生死决战——崖山海战。
当时率领元军的,便是投降蒙古的张弘范和李恒。两人兵分两路,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宋军发动进攻。宋军寡不敌众,于是便焚毁了岸边的行宫和军营,全军转移到海上。二十万官兵和老百姓分散在一千多条船上,每一艘船由铁索连在一起,形成巨大的方阵。
宋军领袖张世杰考虑欠周,将重心放在了海上,却没想到元军借机切断了淡水的补给。仅几天的功夫,元军便将宋军困得焦渴难耐,并借机攻陷了船阵。陆秀夫见大宋国祚已无复兴之机,于是便逼迫自己的妻儿投海自尽,随后便跪在小皇帝面前说道:“陛下,当为国死!”
说罢,便抱起不断挣扎的小皇帝,跳进了大海。
这场决定宋王朝命运的崖山海战,是我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上战役之一,那么,这场海战中究竟有多少大宋官兵和百姓战死呢?
各史料中给出了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具说服力的文献指出当时的参战人数约为五十万。当然,笔者认为这个说法是有失严谨的。南宋已到了生死存亡的最后关头,所以南宋一方应该包括不少不肯归降的老百姓,还有军队携带的家眷,直接参战人数应该远小于二十万这个数字。以最乐观的角度来看,当时能够参与作战的官兵仅有几万人。除此之外,在宋军的船阵中,有相当一部分船舰并非战船,而是民用船或商船。
至于元军一方,则是实打实的“全员皆兵”。
文献记载元军的人数近三十万,其中有一千名蒙古人,其余都是投降的宋军或其他少数民族的军队。因此,单从人数上来看元军便有相当大的优势,宋军几乎不可能完成翻盘。
对于宋军,唯一有利的一点就是官兵的船只数量远胜于元军。元军仅临时征调了四百多艘船,其中同样有大量民船。倘若宋军能够借助这一机动优势迂回作战,即便不能全歼元军,亦能换取战略转移的机会,不至于因此覆灭。只可惜张世杰没有海战经验,被敌军抓住了机会,掐断了淡水补给。
据史料记载,崖山海战期间大宋官兵、百姓死伤超过十万,那么,陆秀夫有没有必要抱着小皇帝投降呢?
笔者认为,这不但是一种忠君爱国的表现,更说明陆秀夫是一名有气节的爱国主义将领。相比于那些贪生怕死投降蒙古的汉人,陆秀夫真可谓是高义之士。相传,张弘范在打赢了崖山之战后,曾在海边立一大石,恬不知耻地在上面写道:“张弘范灭宋于此。”不过后来有心人又在上面加了一个字,使之变成“宋张弘范灭宋于此。”极具讽刺之意味。
当年,陆秀夫面临与张弘范同样的处境,但当宋恭宗赵显投降蒙元之时,陆秀夫并未愚忠随降,而是来到南方继续组织抗元力量,与他所扶持的最后一支大宋宗室共存亡。陆秀夫的结局,体现了忠臣与国家荣辱与共、生死同命的炽烈情感。所谓“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说的就是陆秀夫之流的浩然正气。
何曾几时,面对侵略中原的日寇,有人学了张弘范,亦有人效仿陆秀夫。正是因为无数个陆秀夫用血肉铺设了复国之路,中国人才得以粉碎日本“大东亚共荣”的春秋大梦,夺回属于我们的土地和文化。
陆秀夫之精神,就是华夏民族千百年来形成并发展起来的传统和美德。虽然,陆秀夫生前曾逼迫家人为国就义,亦抱着没有主见的小皇帝投海自尽,但这些都是陆秀夫献身精神的表现。
即便陆秀夫的做法有失,但他亦不愧为一代民族英雄,值得后世铭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