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5年,经过三代人几十年的的努力,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终于将曹操的孙子曹奂赶下台,建立了西晋王朝。司马炎在成为皇帝后,在加封文武百官的同时,还对自己的家族成员进行了封赏,其中许多人都被封为王。司马炎吸取前朝教训,给这些宗室王爷们很大的权力,结果引发来了后来的“八王之乱”。感兴趣的读者和趣历史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然而,在司马炎给宗室封王的过程中,却发生了一件意外事情,他的一位堂叔不仅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反而还惨遭流放,最后死在流放之地凉州。前面说了,既然司马炎已经吸取曹魏的教训,厚待宗室成员,为何还要将自己的亲堂叔流放呢?在这背后,到底隐藏着哪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呢?
司马炎的这位堂叔名叫司马顺!原来司马懿的父亲名叫司马防,总共有八个儿子,因为他们的表字中都有一个达字,所以被称为“司马八达”,分别是长子司马朗、次子司马懿、三子司马孚、四子司马馗、五子司马恂、六子司马进、七子司马通、八子司马敏。而司马顺的父亲正是司马通,而司马昭与司马顺是堂兄弟,也就是说司马顺是司马炎的堂叔。
西晋建立的时候,司马通已经死了,不过他有三个儿子,分别是长子司马陵、次子司马顺、三子司马斌。司马炎对自己的家里人很大方,刚做皇帝就封了几十人为王,其中就包括司马陵、司马斌。根据史料记载,司马陵最初被封为北海王,食邑为四千七百户,司马斌被封为陈王,食邑为一千七百一十户。
早在曹魏统治时期,司马顺就已经有爵位了,是习阳亭侯。如今,大哥司马陵封王了,三弟司马斌也封王了,按理说司马顺也应该被封王,但是现实却没有!司马顺不仅还被削取了习阳亭侯,还遭到了流放,“由是废黜,徙武威姑臧”,最后死在了凉州。那么,司马炎为何这么对待司马顺呢?
事情与司马炎篡位有关!司马炎虽然是篡位的,但却采取了禅让这种非常古老的方式,来掩人耳目。司马顺虽然是司马家族的成员,但却深受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对堂侄篡位表示不满,他叹息道:“事乖唐虞,而假为禅名!”意思是说,司马炎的篡位行为完全无法与尧舜相比,却还假称禅让之名!
说完这句话,司马顺还留下了眼泪,“遂悲泣”。从这段记载,我们不难发现司马顺的政治态度,他虽然是司马炎的堂叔,但却反对篡位的行为。与司马顺态度差不多的还有一个人,他就是司马孚。魏主曹奂被废后,司马孚在给曹奂送行时,拉着曹奂的手,痛哭流涕,悲不自胜地说道:“臣死之日,固大魏之纯臣也。”
司马孚毕竟是司马懿的三弟,也就是司马炎的三爷,在家族之中地位很高,所以司马炎不敢惩罚,还对叔祖司马孚毕恭毕敬。而司马顺就不一样了,他和司马炎的关系相对疏远,威望地位也无法与司马孚相比。因此,司马炎决定惩罚司马顺,才将其废黜,流放到凉州。司马顺虽然被流放,但却“死不悔改”,最终病死于凉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