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趣历史小编给大家准备了:张飞吼死人,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
首先我觉得用“吓退”这个词应该更准确一些,为什么呢?《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是张飞持矛立于长板桥上大吼:我乃燕人张翼德,谁敢来战?三声过后,曹操手下将领夏侯杰吓得肝胆破裂而死。这当然是杜撰,张飞又不会狮吼神功,怎么能够吓破人的肝胆呢?那么事实真相是什么样呢?
真实的情况跟这个差不多,不过没有这么夸张。当时张飞派人将桥拆掉,然后立于断桥之上向曹军大喊:我是张翼德,谁来一决生死。曹操手下没有人应战,随后曹军撤退,仅此而已。
先主闻曹公卒至,弃妻子走,使飞将二十骑拒后。飞据水断桥,瞋目横矛曰:「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敌皆无敢近者,故遂得免。出自《三国志》
这里就有疑问了,凭借张飞大喊一声,曹操就吓得撤军了吗?事实情况肯定不是这样的,那么曹操撤军的原因是什么呢?
曹操其实并不是怕张飞,而是怕刘备。为什么这样说呢?这就要回过头来看一看,曹操为什么要追击刘备。
公元208年,曹操南下征讨刘表。刘表病死,小儿子刘琮代领荆州。刘琮无胆识,在幕僚的劝说下投降了曹操。但是刘琮没有把这件事通知刘备。
刘备的原计划是刘琮据守襄阳,自己到距离襄阳很近的樊城去防守。襄阳和樊城互为犄角之势,这样的话也够曹操喝一壶的。刘备没有想到刘琮率先投降,而樊城在襄阳的北边,会早于襄阳遭到曹操的攻击,前有攻击,后无援助,刘备必败。因此刘备慌忙从樊城撤军,兵分两路,刘备领军走陆路,关羽领军走汉水,约定在江陵汇合。
那么刘备为什么要退守江陵呢?襄、樊和江陵是荆州的重镇,人口繁多,物产丰富。这三座城市储存了大量的粮食和武器。当年刘表来荆州时,荆州的治所是宜城,刘表招降叛党后,将荆州的治所迁到襄阳,就是看好了襄阳的地理位置。
襄阳和樊城间有汉水经过,方便运送军粮,因此进可攻,退可守。而江陵频临长江,水路优势明显,背靠襄樊,只要守住江陵,南方四郡武陵、零陵、桂阳、长沙都很容易被收复。当年刘表就是按照这个思路统一的荆州。因此襄阳、樊城、江陵这三个城对于荆州太重要了。
曹操南下后,刘备放弃樊城退往江陵,路过襄阳时诸葛亮建议刘备攻击刘琮,占领襄阳。刘备没有同意。这样的话,曹操就拥有了三座重镇中的两座。只剩下江陵了,而刘备正逃往江陵,因此曹操急眼了,率领三千骑兵,一天一夜没合眼,就是要追上刘备,要么斩杀刘备,要么逼刘备逃往其他地方,只要不去江陵就行。
曹公追之,一日一夜,及於当阳之长阪。
曹操这样做其实风险很大,所谓“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率领骑兵追击,数量多可以,但是此时刘备的部众有两万左右,随行军民接近十万。曹操这三千骑兵冲击一次可以,冲击多次就有被灭掉的危险。
曹操在当阳长坂坡追上刘备,刘备军队没有防备,被曹军骑兵冲散,刘备几乎被擒。但当刘备越过长板桥,部众逐渐聚集时事情就开始发生变化。此时刘备有了防备,张飞持矛立于桥上迎战就是个证明。
这时曹操就要考虑一下是否能再次进攻了,三千骑兵没有休息,已经奔袭了一天一夜,况且经过一番厮杀已经极度疲惫。此时刘备冲散的部众开始聚集,明显有了准备,再进攻结果就不好说了。于是曹操选择了停止追击,暂时观察。
观察后曹操发现刘备改变了逃跑方向,刘备逃往哪里了呢?
曹公追至当阳长阪,先主斜趣汉津,適与羽船相值,共至夏口
刘备也发现曹操离自己太近,去江陵不可能了,于是决定绕过江陵南下去苍梧,投靠苍梧太守吴巨。此时鲁肃赶来,建议刘备联合孙权共同抗曹。于是刘备又紧急决定向东走,在汉津渡口走水路去夏口。看下图,此时关羽正好率船赶到,接走了刘备,顺着河水来到夏口和刘琦会师。
因此,曹操并不是惧怕张飞,而是看到刘备被冲散的部众开始重新聚集,已经有了防备,所以才停止了攻击。接着曹操又看到刘备改道去了东方,没有南下江陵,战略意图已经达到,因此就撤军了。
曹操凭借占据的襄樊和江陵,很快就平定了荆州。接着挟余威开始征讨孙权,没想到败于孙刘联手,曹操如果能料到这样的结局,还不如长坂坡直接破釜沉舟再次冲击刘备,说不定就会早早的将刘备斩杀。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张飞在长坂坡怒吼一声吓死夏侯杰是《三国演义》作者的杜撰,真实的情况是张飞立矛于长坂断桥上,向曹军挑战。而曹操带的骑兵太少,不敢再次冲击。后来曹操观察到刘备没有南下江陵,而是向东撤军。曹操阻止刘备去江陵的战略意图已经达到,于是曹操便撤军了。而不是曹操惧怕张飞这么简单,大家不要误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