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说起曹操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在三国之中,如果谁最有可能结束乱世,那么这个人只会是曹操,没有之一。在东汉末年那个大环境之中,曹操凭借一己之力硬生生将一个支离破碎的大汉王朝又支撑了十几年,虽然此时的大汉王朝已经是名存实亡,可是汉终究还是那个汉,而这一切的缔造者都归功于曹操。
本来按照曹操的硬实力来说堪称那个时代最强,可惜的是曹操终究不是那个“天命之人”,后来的“天可汗”李世民非常崇拜曹操,可是李世民仅仅只用七年就平定了乱世,而曹操用了三十多年只是统一了北方以及黄河流域,南方广袤的领土还被刘备和孙权割据着。
这其中固然有运气成分在里面,因为东汉末年的人才真的是太多了,这个时候将星璀璨阵容豪华堪称历代罕见,但是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曹操自己没有把握住机会,曾经他有三次机会可以结束乱世,可惜的是曹操始终没有把握,最终是半途而废:
赤壁之战的失败
第一次失败就是赤壁之战,自官渡之战胜利之后,此时胜利的天平已经开始向曹操倾斜了,就在公元202年,曹操当时最大的敌人袁绍病逝,这无疑是加速了袁绍集团的败亡。
袁绍这个人虽然优柔寡断,可是能力还是有的,虽然官渡之战败给了曹操,可是他只要在河北一日,曹操始终都不能算彻底胜利,因为袁绍在河北太有影响力,可是随着袁绍的死,他的几个儿子根本不能团结袁绍的部众,况且兄弟三人之间也有嫌隙,因此这就有利于曹操各个击破。
在这之后曹操就将目光暂时放在了北方,用了七八年时间平定了河北,公元207年在彻底肃清袁家残余势力之后,曹操就将目光对准了偏居南方的孙权和刘备。
然而曹操当时不得不面对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曹操士卒都是北方士兵不善于水战,且北方将士到达南方之后很多都水土不服。
对于这种情况,贾诩和荀攸等大臣都曾经向曹操提起过,可惜的是,此时的曹操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他并没有采纳贾诩的策略,此时的曹操已经太过于急躁了,他想着尽快平定天下建立万世之功。
然而曹操的不善水战、水土不服等这些致命缺陷却成为了之后孙刘联军大破曹操的转折点,而赤壁之战之后三分天下的格局也已经形成,曹操元气大伤,短时间之内也无力发起大战了。
渭水之战后曹操半途而废
在赤壁之战两年之后,由于北方人力物力强有力的支持,曹操的实力已经恢复了不少,此时的孙刘联盟在赤壁之战之后也逐渐呈瓦解之势,可惜的是此时曹操并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
孙刘联盟在蠢蠢欲动的同时,西凉的马超也开始不安分起来了,当时马超以为曹操在经过赤壁之战之后已经再也没有往日的实力了,因此常常袭扰曹操的领土,更是想要趁机吞并曹操的关中割据自立。
面对马超的挑衅,曹操在公元210年亲自率领大军攻打马超。在这一战之中,曹操认识到了西凉铁骑的厉害,西凉由于地处西捶,而且马超部众多为羌人,因此彪悍无比。
曹操一度被马超杀得割须弃袍,可惜的是西凉兵本身并不是一个集体,马超虽然是西凉名义上的领袖,可是西凉更多是一个诸侯联盟,当时西凉军内部有十路诸侯组成了十万大军,这样子就意味着他们必定内部不稳。
而这一点就利于曹操从西凉军内部击破他们,曹操在这之后采用了贾诩的毒计,以离间计离间马超和韩遂,直接导致西凉地区的崩盘。
可惜的是在渭水之战之后,曹操并未继续乘胜追击,而是给了马超又一丝喘息之机,直到两年之后才彻底平定马超。
从当时的形势来说,曹操假设继续追击马超必定能够将西凉纳入自己的领土,同时又可以趁机吞并汉中,可惜这个机会给他浪费了,而当时的刘备和孙权正因为荆州而闹得不愉快更加没有机会顾得上曹操了。
得陇望蜀,半途而废
而最后一次机会就是在汉中之战前,曹操在平定马超之后以雷霆万钧之势趁机向汉中发起了进攻,在弹指间迅速打垮了张鲁。
此时对于曹操来说,他假设迅速调兵南下攻打葭萌关那成功几率还是很高的,因为就在这一年孙权和刘备为了荆州的归属权而闹得剑拔弩张,双方各陈兵五万在湘水边界对峙。
这也就意味着曹操假设大举进攻的话,刘备根本来不及回防益州,而孙权这个时候又背后捅刀子的话那么必定也能够趁机瓜分刘备刚刚拿下的益州。
此时曹操的谋士刘烨则趁机劝说曹操趁着拿下汉中的威势进攻益州,可惜曹操以一句“得陇望蜀”而放弃了,言外之意就是人要知足。
最终只留下夏侯渊等少数人镇守汉中,自己则率领大部队回到许昌,而曹操的这个举动给了刘备机会,他在这之后迅速调兵遣将攻打汉中。
可是在汉中鏖战的时候,曹操又没有迅速派出部队增援,直到夏侯渊战死汉中才派大部队前去,此时已经为时已晚,汉中大部分地区都已经为刘备占领。
因此曹操不能统一天下也还是眼界的问题,在逆境之中不能绝境求生,在顺风局的时候又比较浪,如果曹操能够克服这两个困难在这三次大战之中必定能够把握机会。
可惜的是,这三次机会他都没有把握,而曹操也终究不是那个“天命之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