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朝历史 商朝历史 周朝历史 汉朝历史 秦朝历史 三国历史 晋朝历史 南朝历史 北朝历史 隋朝历史 唐朝历史 宋朝历史 元朝历史 明朝历史 清朝历史
×取消主题

唐玄宗杀上官婉儿的背后,到底是什么原因?

历史趣闻 2024-05-22 04:48:02 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文档
文章导读:上官婉儿之死,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士人痛惜。她的才情和美好姿容,使之成为一个传奇。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在唐初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上官婉儿一直在政坛扮演着一种特殊的角色,对...

上官婉儿之死,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士人痛惜。她的才情和美好姿容,使之成为一个传奇。趣历史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在唐初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上官婉儿一直在政坛扮演着一种特殊的角色,对当时的政治走向产生了重要影响。

上官婉儿长期担任武则天和唐中宗李显的掌印官(秘书长),并负责诏书的起草工作,是勾通宫殿内外的关键角色。她又是士林领袖,在官绅中有深厚的影响力。

李隆基杀上官婉儿,之所以给后人带来疑惑。是因为上官婉儿本是太平公主的政治同盟,有力支持了李隆基的"唐隆政变"。2013年发现的上官婉儿墓,解开了许多历史谜团。从墓志中我们可以发现,上官婉儿同太平公主的关系远比同韦后的关系深厚。

那么,李隆基又为什么要杀上官婉儿呢?毕竟在"唐隆政变"之前,李隆基和太平公主姑侄两人关系还是不错的,没有太平公主的支持,李隆基的政变也绝不可能取得成功。那么,李隆基又为什么要杀太平公主的同盟者呢?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一是双方早在仇恨,具体说是李家对上官婉儿有仇恨。中宗初年上官婉儿和武三思私通且掌控朝政,引起太子李重俊嫉恨,李重俊矫旨杀武三思及其宗族,又到处找上官婉儿。上官婉儿为自保鼓动中宗杀死李重俊,还样就和李家结了怨。

二是李隆基只是表面上和太平公主合作无间。两人都雄才大略,且都有做皇帝的宏大志向。从日后李隆基同太平公主的冲突来看,两人的提防早已有之。所以杀死上官婉儿,也就是杀死太平公主在内宫最关键的同盟,对自己未来主导的政治布局有利。

三是李隆基有意提高高力士等亲信在宫内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上官婉儿这个宫内领袖打掉,换成自己的势力。

一、上官婉儿为何会和李隆基结仇?

上官婉儿同李隆基的仇恨,其实就是同皇族的仇恨。她和武三思合作"抑李扬武",早就让李家上下怒气冲天。当时中宗身处深宫,朝政又被上官婉儿、武三思和韦后等人阻隔,对李家的这种怨恨并没有直观感受。

这事追索起来,得从武则天时代说起。武则天时代重用上官婉儿,又宠爱侄儿武三思,甚至有让武三思做太子的想法。于是两个体制内的红人勾搭在一起,成了情人。这很容易理解,武则天时代,上官婉儿是无主的女人,恰恰武三思又想固宠,两人很自然成了情人和政治盟友。

这种同盟关系一直持续到中宗时代。中宗初年,武氏家族和中宗关系大体可以。因为武则天生前立中宗为太子时,曾把李武两家子嗣叫到一起祭天,让两家对天发誓世代亲善、互相扶持。所以,中宗即位后,武家的荣华富贵仍得以保持。中宗最宠爱的女儿安乐公主还嫁给了武三思的儿子武祟训。

但武三思对自已当年无限接近皇位还念念不忘,内心显然有更大的图谋。在上官婉儿的运作下,武三思得以经常性地出入内宫,又和上官婉儿打成一片。中宗、韦皇后、上官婉儿和武三思四人竟经常一起打牌。于是,武三思又和韦后勾搭上了,甚至两人还当着中宗的面亲热,中宗竟视而不见!

原来,李唐本有草原民族血统,世居边陲,男女关系一向比较随便。李唐立国后,李家又把这种草原遗风也带到了宫室。所以,李唐时代,男女关系还是比较开放的。

我们都知道安禄山和他"干娘"杨贵妃勾搭的事。唐朝的贵族女人一向过得惬意。比如太平公主就有几个公开的情人。上官婉儿除了武三思,还和朝臣崔湜私通。中宗允许韦后和武三思私通,也有愧疚的意思。因为他和韦后是真正的患难夫妇,当年一起流亡。自己三宫六院,岂不能容忍韦后有个把别的男人?

只是这样,朝政失控了。上官婉儿利用自己掌控皇帝大印之便,每每在诏书中"抑李扬武",武三思利用他掌控的三个女人(上官婉儿、韦后、儿媳安乐公主),越来越目空一切,不把皇族放在眼里。甚至利用上官婉儿之手,把当年逼武则天退位的几个重臣(张柬之、桓彦范、敬晖等)都杀死了。

安乐公主李裹儿依父宠,尤其跋扈,经常和武崇训一起,直呼太子李重俊为奴。

武家权势遮天,武三思武崇训又目中无人。这样下去,李家江山又有落入武家的可能。所以,李家上下都比较紧张。受辱的李重俊联手大将军李多祚,矫旨发动兵变,袭杀武三思和武崇训,并入宫搜捕上官婉儿。事败,李重俊被杀。

从整个过程来看,武家上位与上官婉儿的帮助密切相关。李家(包括李隆基)对上官婉儿仇恨的种子早己种下。

二、上官婉儿与太平公主的同盟,为何让李隆基嫉恨?

那么,既然李家嫉恨上官婉儿,太平公主也姓李,为何还和上官婉儿结盟?

因为太平公主是女流,又想做皇帝,他和李家男性对上官婉儿的恨,还是有温差的。原因很简单,一方面,太平公主的附马武攸暨也是武氏族人,她对武三思并无太多恶感。另一方面,假如太平公主做皇帝,她竞争皇位的主要对手,就是李家男性。史书载太平公主"类其母"。这和武则天当年诛杀李氏家族、维护自己皇位的道理是一样的。

太平公主是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可以自由出入内宫,她和上官婉儿的年龄也相仿。史书载她们仅相差一岁左右。一个是武则天的宠臣、一个是武则天的女儿,两人很容易建立友谊。

这种友谊一直持续到中宗时期。据2013年出土的上官婉儿墓志载,上官婉儿曾四次向中宗谏议反对立安乐公主为皇太女,甚至喝毒药来死谏。这中间应与太平公主的策动有关。

为什么?因为那时候上官婉儿的情人武三思已被杀,影响不到她的政治活动。唯中宗之妹太平公主可自由出入内宫,两人又是好友。两人合作阻止安乐公主上位,既有动机又有一定必然性。既然武三思不在了,上官婉儿又想弥合和李家的怨恨,所以以太平公主为弥合同李家关系的中介,是再合适不过了。打压李裹儿,就是上官婉儿送给李家男性最好的投名状。

上官婉儿是个老练的政客。之后的史实也证明了上官婉儿想弥合同李家关系的决心。中宗死后,韦后权势熏天。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合谋,起草了一份诏书让李重茂为太子。并让李旦辅政,韦后摄政。

虽然无法撼动韦后的地位,但诏书也把李旦引入中枢,极好地平衡了韦后的专权,也阻止了安乐公主李裹儿做皇太女的野心。但这份诏书被宗楚客更改,宗楚客力劝韦后做武则天。比较一下就应该知道,上官婉儿和韦后集团是保持一定距离的。

可见,上官婉儿同多年闺蜜太平公主,关系不错,合作也不错。正是这种不寻常的关系,引起了李隆基的警觉。姑侄两人,一个是中宗的亲妹妹,一个是中宗的儿子。两个人在扶立中宗上位上,作用不分仲伯。但雄才大略的两位,又都想主导"唐隆之变"后的朝纲,甚至想做中宗的皇位继承人。这样,接近权力中枢的上官婉儿,自然是一个让李隆基警觉的变量。

所以,当李隆基发动兵变时,上官婉儿头顶她和太平公主合作草拟的诏书,率全体后宫跪迎李隆基,以向李隆基表明她和韦后不是一伙的。并让刘幽求代为求情。李隆基把刘幽求推到一边,挥刀直取上官婉儿的脖子…

太平公主大恸,主持下葬了上官婉儿,并出钱5百匹绢。史书载李隆基修建了上官婉儿墓,应是史官的粉饰。修建上官婉儿墓的应该是太平公主,这才合乎情理。可能是太平公主谏议李旦这么干的。

至于上官婉儿的墓,史学界还有两种说法。一种是她的墓是自已建的,因为唐人有生前建墓的习俗;一种是通过对上官婉儿墓的考古,并未发现棺椁,墓内有被官方毁坏的迹象,这个毁坏上官婉儿墓的,只能是李隆基。

三、杀死上官婉儿,李隆基才能让亲信高力士等掌控内宫

李隆基杀死上官婉儿的原因很简单,就是要在后宫扶立自己的班底。只要上官婉儿在后宫,高力士等李隆基亲信就很难出头。可见,以上官婉儿为首的后宫女官同高力士等太监之间,一直有深刻矛盾的。

所以,太平公主结盟上官婉儿,和李隆基结盟高力士,两者之间是根本对立的。

史实也证明了这点。高力士不仅在李隆基剿杀韦后的"唐隆之变”中出了大力,在李隆基后来发动的剿灭太平公主的"先天之变"中又出了死力。

所以李隆基对高力士是感激的,一生宠爱。也是从李隆基始,太监受宠,直至太监在中后唐的专权。这一切的起因,都与太监当年对李隆基政变的支持有关。

李隆基对后宫女官的提防,除了同太平公主的矛盾,也与上官婉儿私通武三思有关。太监作为"家奴",不存在私通宫外的问题。

结语

唐朝大概没有怜香惜玉的概念,盖因为草原部落带来的遗风,男女一样剽悍。女人狠起来,男人是斗不过的。所以唐初女人中出现了许多牛人,如武则天、太平公主、韦皇后、安乐公主等,有胆识,有谋略,把男人们压得喘不过气来。

上官婉儿自然属于这些牛人中的一员,李隆基不会把她和男人分开看的。挡我道的,一悉铲除。

出生于官宦世家的上官婉儿,13岁被高宗封为才人,42岁又被中宗封为昭容,并负责起草诏书。其时上官婉儿己色衰。中宗大概不是看中她的美貌,而是看中她的才干和在士人中的威望。

上官婉儿在武则天时代就被重用,负责起草诏书,又与天下士人交好,主持各种士林大会,才华横溢兼权倾天下,被人称之为"巾帼宰相",能量巨大。通过在波诡云谲的政坛中的长期浸淫,她变得非常圆通,左右逢迎,长袖善舞。让中宗、武家、韦后、李裹儿还有太平公主,一直到死都对她没有恶意。

但上官婉儿不过李隆基的临时盟友,又非同时代人。走进新时代的李隆基,必须扶持新势力。对于无法摆脱旧时代烙印、且有巨大政治能量的上官婉儿,李隆基不仅疑虑,也有畏惧。

作为一个雄才大略的青年才俊,李隆基容不得上官婉儿,也最自然不过了。只是他扶立且不断壮大的太监集团,日后造成了大唐深重的危机,甚至成了葬送大唐基业的关健因素之一,这大概是李隆基生前没想到的。

所以,后世之人对上官婉儿的惋惜,是同初唐的繁盛联系在一起的。这个初唐的精灵,也增益了整个大唐的光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分享到:
赞助商AD位
个性签名:无意影响世界,但求安顿自己。
近期热门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本站最新文章
本栏图文推荐
赞助商AD位
格言警句: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网站首页|关于本站|网站地图
趣历史感谢每一位喜欢本站的人,欢迎将本站分享给你的朋友!历史知识尽在 ─ 趣历史!
本站部分内容来源于互联网,若无意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鲁ICP备2021008856号-18 Copyright © 2021-2024 趣历史 www.028gtxx.cn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