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贞洁烈女,是指深受古代封建社会礼教影响,严格遵守女子不失身、不改嫁道德观念,并且不惜为捍卫贞洁而自愿赴死的一些女子。就我们现在看来,不少古代贞洁烈女的事迹都很匪夷所思,其中有一个被后人称颂了千年的贞洁烈女,她做的事甚至与贞洁无关。
这个女人就是春秋时期的共姬。你可能没有听过她的名字,但她却一直被视为千古烈女,历朝历代官方都对她推崇至极,如今位于安徽淮北发电厂的“共姬墓”,都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而她能够被世代供奉称颂,只因为几千年前的一场火灾。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前476年,史称“春秋时期”。这段时间,周朝的王室地位已经衰微了,礼崩乐坏,诸侯们割据天下,因此出现了不少破坏传统周礼的事情。比如齐国公主文姜与异母哥哥齐僖公私通,就发生在这个时期。
而共姬是春秋时期鲁国鲁宣公的女儿,原名伯姬。公元前583年,宋国国君宋共公派大臣到鲁国求亲,鲁宣公把这个女儿嫁给了宋共公,因此伯姬改称共姬。共姬身为一国公主,出嫁的过程十分隆重,光陪嫁的侍女就有十二个,其他诸侯国也纷纷送来贺礼。
但是,共姬嫁到宋国后,却迟迟不肯与夫君宋共公行周公之礼,让宋共公又郁闷,又恼火。原来,按照那时候诸侯娶妇的礼仪,共姬嫁给宋共公做国夫人,她的仪仗到达宋国时,宋共公应该亲自迎接的,但他不看重这些小节,只是派了个大臣去迎接。
所以,共姬觉得这个人不遵守礼仪,就不想和他发生亲密关系了。每次宋共公靠近,共姬就跟触电一样起身回避。宋共公好歹也是一国之君,不好强来,只能跟共姬娘家诉委屈。鲁宣公听说后,派了个叫季文子的人来劝了共姬好久,劝她顾及自己母国,不要和宋国结仇。
共姬虽然不情不愿地答应了,也和宋共公做了真正的夫妻,但她内心对“礼”的固执,还是没改变。这之后,共姬在宋国见证了几代君主的更替,直到公元前543年,共姬已经老了,她住在宫中某个宫室,一天夜里,住处突发火灾。
共姬身边伺候的人急忙请她出去避火,共姬却说:“傅母不在,我不能出去。”火越烧越大,侍女几次三番请她出去,都被共姬拒绝,最后,共姬死于大火之中,她的侍女也未能幸免。那么,共姬坚持要等的这个傅母是谁呢?
=
其实,这个傅母就等于当时贵妇人身边的保姆,按照当时的妇道,晚上没有这个保姆的陪伴,共姬这种身份的女人就不能出屋子。共姬死守着这条规则,才不肯出去避火,宁可葬身火海。她去世之后,被安葬在宋国相城的西边。
而在后世,共姬因为严守礼教,世代受到称颂,有了千古美名。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到清朝马骕的《绎史》,都把共姬作为妇德的楷模,大力宣扬。在对女人要求严苛的古代,共姬这样严守礼教的人,实在正中封建统治者“下怀”。不过到了现代,你怎么看待共姬做的事情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